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新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形式进行岗前培训的30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16年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岗前培训的30名新护士列为观察组。分别按照新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计划进行岗前培训。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新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P0.05);观察组对喜欢教学模式、提高学习主动权、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独立操作能力、提高临床解决问题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适用于新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岗前培训,可提高培训效果及新护士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适应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入职的75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1年入职的78名新护士为实验组,采用院-科-站三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专科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同事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患者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新护士对岗前培训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科-站三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其迅速适应新时期护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5年内的护士24名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选取432例患者,观察组护士对216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护士对另216例患者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中,可显著提升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许萍  苏琳 《中国临床护理》2017,9(4):353-355
目的 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新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为完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16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案;选取2013年至2014年185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案,包括组建专项培训队伍,制订新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及考核要求,实施岗前培训和临床轮转培训模式,应用现场培训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在临床核心能力得分及对培训内容、定科方案、培训形式、考核方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具有显著作用,护理人员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护理管理者需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案,重视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保障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悠燕  周艳 《护理与康复》2010,9(2):164-165
目的探讨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07年毕业的2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加集体点评训练,半月后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观察组对集体点评训练的满意度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体点评训练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护理专业新毕业即将进入口腔科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探索口腔科护士岗前培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新入职的护士32名为对照组,该组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另选我院2012~2013年新入职的护士36名为观察组,该组护士接受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比2组护士接受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都优胜于对照组,医生对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护理专业新毕业护士更快向口腔专科护士转型,同时全面了解口腔各专业知识及护理操作,有利于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师带教制在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和2012年本院261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在职护士和45名进行岗前培训的新入院护士为实验组,分别在规范化培训和岗前培训考核前通过导师带教方式进行培训;并选取2009年和2010年实行常规带教方式培训的261名在职护士和45名新入院护士为对照组,比较2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能力评估得分及培训效果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后能力评估得分及岗前培训效果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师带教制度应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对提高护士能力有积极影响,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式。  相似文献   

10.
曹红军 《护理研究》2017,(6):2117-2119
[目的]探讨跨专业理论教育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录用的新护士40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录用的新护士42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方法,研究组在传统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跨专业理论教育,比较两组护士的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结果]培训3个月后,研究组新护士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得分(85.36±7.31)分,核心能力得分(165.98±29.01)分,对照组新护士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得分(80.01±7.16)分,核心能力得分(152.43±28.61)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专业理论岗前教育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跨专业理论教育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录用的新护士40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录用的新护士42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方法,研究组在传统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跨专业理论教育,比较两组护士的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结果]培训3个月后,研究组新护士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得分(85.36±7.31)分,核心能力得分(165.98±29.01)分,对照组新护士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得分(80.01±7.16)分,核心能力得分(152.43±28.61)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专业理论岗前教育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床边护理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253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岗前培训模式;将2019年298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给予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模式。评估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经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技术考核成绩及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白金玉 《妇幼护理》2022,2(14):3356-3358
目的 分析点评训练法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并为岗前操作训练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间入院的新护士 3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新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各 1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实施常规岗前培训联合点评训练。两组培训之后,分析并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 核心能力以及对培训认可度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多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 的多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培训工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之中采取点评训练法可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职业核心能力,从而最终提高护士的认可度及 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联合以案例为导向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采用非平行对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岗前培训的80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岗前培训的80名新护士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培训。比较两组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对相应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接受相应授课方式后的操作成绩、临床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成绩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有利于新护士尽快掌握岗前培训知识,并将其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信息化模拟病房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岗前培训中实行护理技能和信息系统分开培训;选择我院2015年9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中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入侵生活、技术复杂难懂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岗前培训,可缓解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导师制培训在提高军队医院胆道外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道外科病区2015年新入职的护士18名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2016年新入职的护士16名设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导师制培训方法。3个月岗前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1年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单独完成责任班及晚夜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新护士采用新的培训方法后,观察组能够单独胜任各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个体化导师制培训可满足新护士岗位需求、提高新护士护理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促进了胆道外科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罗森塔尔效应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新招聘的96名新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培训时注意罗森塔尔效应,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进行新护士满意度问卷调查,3个月后对新护士所在科室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士礼仪规范、职业素养、工作态度、主观能动性、护患关系、稳定性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所在科室护士长的评价较好。[结论]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岗前培训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新入职护士1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线下培训方法;选取2019年新入职护士15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结束1周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用线上+线下岗前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技能水平,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师负责制联合培训手册在新入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门诊导诊轮转的34名新入科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培训;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门诊导诊轮转的31名新入科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导师负责制联合培训手册法规范化培训。对两组护士均实施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岗前培训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岗前培训考核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导诊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负责制联合培训手册能提高新入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及门诊专科技能,使新入科护士能更好更快地胜任门诊导诊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景剧结合网络直播课程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就职的新入职护士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网络直播课程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情景剧结合网络直播课程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综合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培训前后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观察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师生交流、学习效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后,两组SCL-90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评分均低于培训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剧结合网络直播课程培训能加强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及操作培训效果,提高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改善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积极面对工作,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新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