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AS、SDS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60 d后应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评定(GQOU)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除物质生活外,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DEACMP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将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随访半年后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干预后也优于干预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个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78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干预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综合护理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心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眩晕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2例老年眩晕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抗眩晕药物治疗及原发疾病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DH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老年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均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肺功能管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则实施精细肺功能管理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炎及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健康指导、用药指导等,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值及血糖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PO_2、pH值动脉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P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世卫组织生活质量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肺功能管理可控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在咳嗽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的整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实施治疗的80例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及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5.00%)明显低于常规组(20.00%),且相比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啰音消失、退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整体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助于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1 s用力呼气容量、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FEV1与LVEF水平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与心衰生活质量水平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2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86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8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6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SF-36量表中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8个方面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舒适度负面影响因子预处理法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度负面影响因子预处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舒适度负面影响因子预处理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有利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按实施干预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4%,住院天数为(8.2±1.9)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4%,住院天数为(11.3±1.4)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16±11)分,对照组患者的总评分为(17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增强患者的依从性,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4例。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EHFSCB-9)、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调查量表(DSQL)评分及患者再住院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EHFSCB-9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且两组组内干预后EHFSCB-9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1),且两组组内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长度高于常规组(P0.01),且两组组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长度长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DSQL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且两组组内干预后DSQL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再住院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微信延续性护理,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