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俯卧位通气对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对小儿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17例ALI患儿,在持续镇静下俯卧位通气4h,机械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模式(PCmode),以监测呼出潮气量6~8mL/kg反馈调节控制压力,吸气时间0.6~1.0s,呼吸频率28~42次/min,吸入氧体积分数400~1000mL/L,呼气末正压6~16cmH2O(1cmH2O=0.098kPa)。监测0、1、4h及恢复仰卧位通气4h的呼吸循环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施俯卧位通气1、4h及恢复仰卧位通气4h,氧合指数[pa(O2)/FiO2]和pa(O2)均较实施俯卧位通气前显著升高(Pa<0.05),俯卧位通气4h和恢复仰卧位通气4h时的尿量也有增加(Pa<0.05)。而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呼吸道峰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ALI患儿的氧合,增加尿量,恢复仰卧位通气后氧合改善,尿量增加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不同时间点吸气峰压(PIP)、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及水通道蛋白5(AQP-5)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PRVC组(应用PRVC通气)和SIMV组(应用SIMV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1、12、24、48、72 h时的PIP值;观察两组在通气前、通气24、72 h时血清SP-A、AQP-5水平的变化。结果 PRVC组(32例)和SIMV组(32例)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例数、胸部X线Ⅲ级及以上例数、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P/F)比值、Downes评分、发生气胸、颅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PIP值在机械通气1、12、24、48、72 h时(16.1±1.6,15.5±1.2,15.8±1.4,13.9±0.8,11.6±0.8)cmH20均低于SIMV组(21.1±1.7,20.5±1.2,19.9±1.7,17.8±1.5,13.4±0.6)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时间点PIP值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065,P<0.05)。通气前和通气后24 h时,PRVC组新生儿血清SP-A和AQP-5水平与SIMV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72 h,PRVC组新生儿血清SP-A和AQP-5水平[(614.7±49.6)ng/L,(14.4±5.8)μg/L]均低于SIMV组[(875.6±74.2)ng/L,(18.6±6.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各时间点血清SP-A和AQP-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机械通气前最低,通气后72 h最高。结论与SIMV相比,新生儿PRVC模式下PIP值有所下降,血清SP-A和AQP-5水平较低,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俯卧位对机械通气新生儿氧合和肺力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20例,采取交叉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仰卧位-俯卧位组和俯卧位-仰卧位组,每组10例.分别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各3h和俯卧位→仰卧位各3h,共6h,记录并分析患儿呼吸机参数、动脉血...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撤离后不同体位对新生儿通换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呼吸机撤离后最初6h内新生儿仰、俯卧位对其通、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我院N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并直接撤机后体温正常的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氧气涵吸氧,确保经皮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监测撤机后6 h内各时间点的吸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及经皮氧饱和度,于撤机后1 h及6 h各测动脉血气1次,记录PaO2、PaCO2,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结果 撤机后1~6 h俯卧位组FiO2均明显低于仰卧位组(P<0.01),RR在俯卧位组有降低趋势,于撤机4 h后明显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撤机后1 h及6 h,俯卧位组PaO2及氧合指数明显高于仰卧位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呼吸指数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于撤机后6 h仰卧位组PaCO2高于俯卧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俯卧位可以改善撤机后最初6 h内新生儿的通、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伴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5 mg/kg)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对提高撤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8例≤ 32周并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RDS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69)和常规组(n=169)。两组患儿均给予早期咖啡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咖啡因。比较两组撤机后48 h的再插管率、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撤机后2 h的血气分析及血糖、心率、平均血压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撤机后48 h内再次插管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34),呼吸暂停发作次数(≥ 2次/d)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15)。撤机后2 h,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pH值较常规组升高,PaCO2较常规组降低(P < 0.05);两组患儿PaO2、血糖、心率、平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期间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48);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的枸橼酸咖啡因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早产儿RDS的撤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后两种撤机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胎龄≤ 32+6周或体重≤ 1 500 g、首选HFOV治疗的RDS早产儿101例,随机分为HFOV直接撤机组(观察组)50例,HFOV转为常频机械通气撤机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72 h内的撤机失败率,撤机前2 h、撤机后2 h、撤机后24 h的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两组呼吸支持治疗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出院时的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撤机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 vs 14%,P > 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4±39)h vs(88±69)h,P < 0.05]。两组患儿总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撤机前后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转归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对于RDS早产儿,使用HFOV后采取直接撤机策略是安全可靠的,且可减少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8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NSIPPV组与NCPAP组,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 h血气分析结果、上机时间、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 NSIPPV组的pH值、PaO2、PaCO2均明显优于NCPAP组(P<0.05);NSIPPV组上机时间(50±9 h)明显短于NCPAP组(91±1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 vs 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IPPV组3 d 内撤机的比例(23/40)明显高于NCPAP组(14/4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比率(22% vs 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比NCPAP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序贯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收住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已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准备撤机改为无创通气的88例RDS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RDS患儿均常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HFOV/HHHFNC组45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HFOV,nHFOV撤离后给予HHHFNC过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头罩吸氧组43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CPAP,nCPAP撤离后给予头罩吸氧过渡。观察2组有创通气撤机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后1 min及5min Apgar评分、分娩24 h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比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有创通气时间以及RD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nHFOV/HHHFNC组有创通气撤机后1 h、24 h PaO2、PaCO2以及氧合指数(OI,OI=100×MAP×FiO2/PaO2)与nCPAP/头罩吸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nHFOV/HHHFNC组与nCPAP/头罩吸氧组有创通气撤机72 h内失败率[9%(4/45)比26%(11/43)]、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7%(3/45)比23%(10/43)]、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撤离失败率[4%(2/45)比21%(9/43)]、用氧时间[12.02(9.08-12.31)d比14.44(11.32-13.26)d]及鼻损伤发生率[4%(2/45)比26%(1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2组首次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肺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脑室内出血、视网膜病变(≥Ⅱ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HFOV/HHHFN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RDS序贯撤机,较nCPAP/头罩吸氧,能改善氧合,减少CO2潴留,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呼吸暂停及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早产儿生后3、7、14 d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1 500 g的41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018年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98)和非BPD组(n=316),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并发症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与BPD相关的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W、窒息、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间质性肺炎、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和呼吸支持模式是BPD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生后7 d(P7)、14 d(P14)预测模型表达式分别为logit(P7)=-2.049-0.004×BW(g)+0.686×窒息(无=0,有=1)+1.842×Ⅲ~Ⅳ级RDS(无=0,有=1)+0.906×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无=0,有=1)+0.506×间质性肺炎(无=0,有=1)+0.116×FiO2(%)+0.816×呼吸支持模式(无=0,鼻导管=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2,常频机械通气=3,高频机械通气=4),logit(P14)=-1.200-0.004×BW+0.723×窒息+2.081×Ⅲ~Ⅳ级RDS+0.799×急性绒毛膜羊膜炎+0.601×间质性肺炎+0.074×FiO2+0.800×呼吸支持模式,两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80,高于生后3 d预测模型(P<0.05)。 结论 BW、窒息、Ⅲ~Ⅳ级RDS、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间质性肺炎、FiO2和呼吸支持模式是BPD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可用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生后7 d、14 d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CMV+PS)、常频机械通气 (CMV)3种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ALI/ARDS新生儿136例 (ALI73例,ARDS63例),其中HFOV+PS组45例,CMV+PS组53例,CMV组38例,前两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 (70~100mg/kg)。分别检测机械通气0h、12h、24h、48h、72h的PaO2、PaCO2、PaO2/FiO2、氧合指数 (OI)、呼吸指数 (RI)。结果 机械通气12h、24h、48h时HFOV+PS组的PaO2高于CMV+PS组和CMV组,PaCO2低于CMV+PS组和CMV组 (P < 0.05);在机械通气12h、24h、48h、72h时HFOV+PS组PaO2/FiO2高于CMV+PS组和CMV组,OI、RI低于CMV+PS组和CMV组 (P < 0.05);HFOV+PS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均低于CMV+PS组和CMV组 (P < 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纯CMV以及CMV联合PS治疗相比,HFOV联合PS更可改善ALI/ARDS新生儿的肺功能,缩短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AVA)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触发同步性、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先后给予NAVA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通气各60 min,在模式选择顺序上采用随机化处理。比较不同通气模式中患儿生命体征、触发同步性和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参数。结果 NAVA模式下吸气触发延迟时间较SIMV模式明显缩短(P0.05);2种模式下动脉血pH、PaCO2、P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NAVA模式时自主呼吸频率、气道峰压、膈肌电活动信号和呼吸做功均较SIMV模式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与SIMV模式相比,NAVA模式能改善触发同步性,降低气道峰压,并减少膈肌负荷和呼吸做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NICU诊断为BPD且胎龄 < 32周的14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组81例,中重度组63例,对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围生期高危因素及治疗情况、合并症及并发症、呼吸系统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中重度组胎龄大于轻度组(P < 0.05),但小于胎龄儿比例高于轻度组(P < 0.05)。中重度组重度子癎前期比例高于轻度组(P < 0.05),先兆早产比例低于轻度组(P < 0.05)。中重度组生后2周仍需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肺炎及胆汁淤积综合症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均P < 0.05),枸橼酸咖啡因应用率低于轻度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5.974)、肺炎(OR=2.590)、出生2周仍需机械通气(OR=4.632)是BPD程度较重的危险因素(P < 0.05)。纠正胎龄40周肺功能检测中,中重度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25%潮气量时呼吸流速(TEF25%)均低于轻度组(P < 0.05)。随访至纠正胎龄1岁,中重度组因肺炎反复入院率及喘息发作率均高于轻度组(P < 0.05)。结论 小于胎龄儿、肺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与BPD的严重程度相关,可加重BPD程度。中重度BPD患儿肺功能较差,易出现反复感染、喘息等并发症,应关注其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住院28 d 以上的明确诊断为BPD 的早产儿110 例,根据临床分度标准分为轻度BPD(52 例)、中度BPD(44 例)、重度BPD(14 例),探讨不同分度BPD 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吸氧、母亲妊娠并发症、宫内感染性肺炎及机械通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不同分度BPD 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吸氧浓度>40% 的持续时间、是否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参数、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间、是否采用INSURE 模式及是否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动脉导管未闭有关。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参数中的吸气峰压(OR=1.260,95%CI:1.096~1.448)、机械通气时间(OR=1.010,95%CI:1.005~1.016)为BPD 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INSURE 模式为保护因素(OR=0.208,95%CI:0.060~0.923)。结论 早产儿BPD 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避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防止和减少肺部感染以及尽量采用INSURE 技术是预防BPD 进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加容量保证通气(PSV+VG)两种模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撤机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小于32周,且需要机械通气的40例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儿从进入撤机阶段开始被随机分为SIMV组和PSV+VG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间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撤机时间(从进入撤机阶段到拔管时间)、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使用时间以及拔管失败率;比较两组病死率及气胸、动脉导管未闭(PDA)、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结果 与SIMV组比较,PSV+VG组的平均气道压、撤机时间、撤机后NCPAP使用时间、拔管失败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在动脉血气、病死率及气胸、PDA、BPD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RDS早产儿撤机阶段,PSV+VG模式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191例BP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1例BPD患儿中,37例(19.4%)在纠正胎龄36周后并发PH,均发生于中度和重度BPD患儿,中度、重度BPD患儿的PH发生率分别为5.7%(5/87)和47.8%(32/67)。并发PH组患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明显小于无PH组患儿(P < 0.01);并发PH组患儿小于胎龄儿(SGA)比例、重度BPD比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PH组(P < 0.01);并发PH组患儿的吸氧、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时间均明显大于无PH组(P < 0.01);并发PH组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PH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 < 0.01)。37例PH患儿中(6例为轻度PH,14例中度,17例重度),轻、中度PH患儿均存活,重度PH患儿中15例(88%)死亡。结论 中重度BPD患儿的PH发生率较高,建议定期筛查BPD患儿的肺动脉压力。低出生胎龄和体重、SGA和重度BPD患儿更易并发PH。BPD并发PH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预后相对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胸闷痛儿童静息期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及ST段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以不明原因胸闷痛(静息期)为主诉的6~14岁儿童122例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分HUTT阳性组(n=61)和HUTT阴性组(n=61)。测量卧位与立位12导联心电图的心率及Ⅱ、Ⅲ、aVF、V5导联T波和ST段振幅。结果 (1)HUTT阴性组:立位较卧位心率增快(P<0.05),Ⅱ、Ⅲ、aVF、V5导联T波振幅降低(P<0.05);Ⅱ、aVF、V5导联ST段振幅增加(P<0.05)。(2)HUTT阳性组:立位较卧位心率增加(P<0.05),Ⅱ、Ⅲ、aVF、V5导联T波振幅降低(P<0.05);V5导联ST段振幅增加(P<0.05)。(3)T波振幅及ST段振幅变化:立位与卧位心电图Ⅱ、Ⅲ、aVF、V5导联T波及ST段振幅在HUTT阳性组、HUTT阴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和ST段振幅差比较:HUTT阳性组卧位与立位心电图Ⅱ、Ⅲ、aVF、V5导联T波振幅差及心率差较HUTT阴性组增加(P<0.05)。结论 不明原因胸闷痛静息期儿童HUTT阳性组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振幅差及心率差较HUTT阴性组增加,表明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振幅变化对提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极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依据初始呼吸支持治疗方式随机分为NIPPV组(46例)和HHHFNC组(43例)。分析两组患儿初始治疗失败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呼吸支持治疗相关数据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NIPPV组治疗72 h内气管插管率、PS使用率、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及总用氧时间、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肺炎发生率与HHHFN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IPP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气漏的发生率与HHHFN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IPPV组鼻损伤的发生率高于HHHFNC组(P < 0.05)。结论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HHHFNC与NIPPV疗效相当,是可供临床选择的另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2016年在新生儿病房住院并诊断为肺出血的早产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2007~2011年组(34例)和2012~2016年组(72例);根据肺出血发生后使用的不同呼吸支持方法分为常频通气组(43例)和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63例);根据在肺出血之前未关闭PDA是否给予PDA结扎术分为未手术组(34例)和手术组(14例)。按照3种不同分组方法对患儿的基本情况、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2~2016年组使用HFOV和PDA结扎术的比例高于2007~2011年组(P < 0.05);2012~2016年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2007~2011年组,住院时间长于2007~2011年组(P < 0.05);2012~2016年组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高于2007~2011年组(P < 0.05)。HFOV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常频通气组,住院时间长于常频通气组(P < 0.05);HFOV组颅内出血、BPD的发生率高于常频通气组(P < 0.05)。PDA手术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未手术组,住院时间长于未手术组(P < 0.05);PDA手术组颅内出血、BPD的发生率高于未手术组(P < 0.05)。结论 HFOV和PDA结扎术的应用可使早产儿肺出血的生存率得到改善,但颅内出血、BPD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