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使用化疗泵出现时间误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3月患者使用化疗泵输注5-Fu出现时间误差的例数及误差原因,得出可能导致误差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对策实施后时间误差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化疗泵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化疗泵配置及PICC维护的标准操作流程、加强患者宣教可以极大地减少使用化疗泵输注5-Fu时间误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9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出现时间差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与组织管理、产品性能、患者因素及血管因素等有关。结论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相关原因给予相应护理,是减少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时间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谭庆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95-5195
目的分析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出现时间差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出现时间差与组织管理、患者因素及血管因素等有关。结论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相关原因给予相应护理,是减少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时间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血管活性药在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受到微量注射泵本身固有的缺陷,泵用耗材的不当选择,使用操作不当以及静脉输注的外联设备等诸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异常,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危及其生命。本文即对导致血管活性药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总结38例球囊持续性化疗泵药物输注延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影响球囊持续性化疗泵药物输注延时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泵体位置、给药途径通畅度、血液黏稠度等。准确配置药物,妥善固定流速感应器,合理安置泵体位置,保证静脉给药途径通畅,降低增加血液黏稠度的因素,以保证化疗药物输注的准时性。  相似文献   

6.
李丽  方伟红 《护理与康复》2012,11(4):370-372
分析30例应用全自动注药泵输注氟尿嘧啶中出现注药故障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注药故障原因为护士未规范操作、导管状况异常、装置故障、患者因素。护理对策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加强注药泵使用管理,做好PICC置管护理,使患者能安全使用全自动注药泵。  相似文献   

7.
洪菁  苏梅芳  周桂兰 《全科护理》2012,10(10):906-907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注泵输注生长抑素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方法]将183例胃癌行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观察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注泵输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应用生长抑素期间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应用生长抑素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人术后采用一次性输注泵输注生长抑素,可促进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心脏外科患儿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对我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50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回顾分析,对微量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进行判断、评估、评价,总结微量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归纳其管理要点。结果:出现血压波动者4例,循环不稳定5例,发生静脉炎10例,外渗者4例,发生静脉炎及外渗者均为外周浅静脉置管者。无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是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调节改善心功能、维持血液循环稳定、控制血压、纠正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通过加强用药观察,规范操作,做好相关健康教育,能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注泵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1例化疗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配合一次性输注泵输注5-氟尿嘧啶(5-Fu)。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化疗反应较轻。结论:采用一次性输注泵持续输注5-Fu,不仅杜绝了静脉炎、皮肤色素沉着的发生,而且使患者化疗期间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了自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其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72例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重视营养评估及心理护理,规范肠内营养流程和输注泵的使用,及时处理并发症,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做好患者活动、睡眠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本组1例放弃治疗,1例不能耐受置管及胃肠道反应改用肠外营养,5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治疗后好转,20例未诉不适。  相似文献   

12.
2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新型手术.通过对受体进行直接、持续性给药,可明显降低镇痛药剂量,大幅提高镇痛效果,且明显减低药物不良反应.介绍了对2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术前着重做好疼痛评估、筛选实验和镇痛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症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监测与处理,做好镇痛泵护理.2例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下降≥5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使用微量泵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6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微量泵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护理要点.结果 用药后出现头晕等轻微用药反应者5例,更换药物时出现血压、心率波动者4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者15例,无菌性静脉炎发生5例,液体外渗者4例.实施瓣膜置换手术治愈出院者240例,无手术指征出院16例,死亡7例,无一例严重血管并发症.结论 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是积极调整、维护心功能的重要手段,加强用药期间的护理,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及血管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传统输入法与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持续输入法输注5-fu后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10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入法,用5-fu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6h,共治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持续输入法,先将5-fu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注射,再将100mL的5-fu用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持续静脉输注50h,并将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每隔3h快速冲管5~15min,共治疗12个周期。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持续输入法输注5-fu及间歇冲管化疗治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我科使用百特泵输注5-氟尿嘧啶(5-Fu)化疗的患者共354例,发现其中9例未能按时完成化疗计划,本文对出现时间差的原凶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不同输注方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2008年6月,本科对120例严重烧伤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空针推注、间歇重力滴注、肠内营养泵3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输入营养液,观察不同输注方式对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微量止痛泵在肿瘤患者中持续输注5-Fu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0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持续输注5-Fu的临床效果现察及护理,化疗前的护理主要是心理护理和宣教;化疗中的护理要点是选择适当的静脉置管,正确使用微量止痛泵,控制静脉炎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328-333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4.0%,此外,试验组腹泻、白细胞下降、口腔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粘滞性液体后脉冲式冲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3月在我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粘滞性液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输注完粘滞性液体后未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的原因,于2015年于4月至6月依据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制定整改措施,7月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输注粘滞性液体后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率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粘滞性液体后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率从整改前的16.8%提高到整改后的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优化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输注粘滞性液体后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脉冲式冲管率,避免了导管堵塞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刘英 《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08-409
尼莫地平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安全、有效地输注尼莫地平是神经外科护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尼莫地平本身的药物性质、药物的联合使用、输注器材的使用不当、微量泵本身的缺陷、输注部位不当等因素影响,可导致尼莫地平输注异常,影响用药效果,甚至诱发或加重病情。本文对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时常见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