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导管置管技术,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一般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向到达上腔静脉,现如今PICC导管成功率很高,留置时间长,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在肿瘤科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PICC的尖端位置为上  相似文献   

2.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其因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均可应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PICC有很多优点,但在穿刺送管以及日常维护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导管位置的  相似文献   

3.
PICC异位颈内静脉的复位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索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后复位至中心静脉的改进方法,提高复位成功率。对18例PICC置管时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患者,通过X线荧光屏,根据数字化胃肠造影机的测量工具或定位片上的比例尺,测得患者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长度,先行退管,使导管头端至锁骨下静脉入口处,采用带支撑导丝,通过调整肢体角度,使穿刺侧肢体上举与颈部角度30°时复位。18例均一次成功复位至上腔静脉,复位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4.
王岩  乙苏北  康娜  李丹  卢燕 《护理研究》2008,22(14):1292-1292
PICC是指经外周血管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其优点是保留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强刺激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导管位置不当,使用强刺激药物时可给病人造成痛苦.有报道,PICC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化疗时致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病例[1].我科1例病人先后两次行PICC插管均发生导管头异位,及时采取措施后,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1例PICC导管2次异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乙苏北  康娜  李丹  卢燕 《护理研究》2008,22(5):1292-1292
PICC是指经外周血管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其优点是保留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强刺激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导管位置不当,使用强刺激药物时可给病人造成痛苦。有报道,PICC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化疗时致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病例。我科1例病人先后两次行PICC插管均发生导管头异位,及时采取措施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力自然复位法在肿瘤患儿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PICC颈内导管异位肿瘤患儿,将17例采用重新送管复位法的患儿作为对照组,26例采用重力自然复位法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渗血、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儿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后应用重力自然复位法,在保证复位成功率的同时能够减少穿刺口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及其持续时间,减轻了患儿的恐惧和痛苦,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手法复位在PICC导管异位复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重新送管的方法进行复位,观察组采用体外手法复位。比较两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一次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导管异位时采用体外手法复位与重新送管复位比较,可明显提高一次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由于其安全、留置时间长、能有效保护血管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其应用领域也已从肿瘤科向越来越多的临床科室拓展。乔爱珍等~([2])报道PICC异位发生率为3.7%~40.0%,虽低于国外的10.0%~60.0%~([3]),但有文献报道颈内静脉异位率高达64.1%~([4]),远超出国外  相似文献   

9.
P 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是由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P ICC导管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我科2009年出现1例P ICC导管漂移,经积极处理,并在X线直观正确的引导下,成功的将P ICC导管退出7 cm,并成功复位。现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男,84岁。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10个月余,吞咽困难10 d于2009-04-07入院。入院诊断:贲门恶性肿瘤,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入院后予补液,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因长期静脉补液治疗,导致局部静脉硬化,于2009-05-21在患者右上肢置P ICC导管一根,置入44 cm,并妥善固定,X线拍片位置正确,告知注意事项。但在P ICC置管术后第7天,2009-05-28因患者呕吐咳嗽,在P ICC穿刺处上方约10 cm处突然出现皮肤红肿,有压痛,抽回血不畅,患者主诉有恶心。  相似文献   

10.
PICC穿刺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期治疗等患者,导管头端的最佳位置为上腔静脉,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穿刺后导管异位发生率很高,若头端异位于其他血管,极易导致静脉炎、回血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而在治疗未完成时需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处理方法。方法 发生导管异位时,由两名护士进行调整,患者采取平卧位、侧卧位或坐位,将导管外露部分及穿刺点充分消毒后,将导管外撤,撤出的长度即透视时上行至颈内静脉的长度+2cm,平卧位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同时下巴紧贴锁骨,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形成一锐角,将导管送入。侧卧位或坐位时,使穿刺侧肢体与身体的纵轴成一直线,利用重力作用,再将导管送入。结果 23例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患者,经过调整,20例送入上腔静脉,仅3例留置在锁骨下静脉,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发生导管异位时,应首先考虑调整,不急于拔除,这样不仅降低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大大减轻了由于患者血管条件欠佳再次穿刺失败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PICC的头端异位是PICC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头端异位常常增加PICC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1],缩短导管留置时间,甚至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等.通常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等异位,奇静脉异位较少见.2010年11月10日,我科收治1例PICC头端异位至奇静脉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适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患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也存在导管异位、静脉炎、拔导丝  相似文献   

14.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的贵要、肱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的最佳位置是在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连接处的导管[1]。它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给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国外研究发现反复的中心静脉置管操作和长期导管保留可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2],文献报道多次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及异位是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治疗发生堵管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每次输液后正确封管、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导管打折及扭曲等。认为PICC可以为脑出血患者提供有效的静脉通道,良好的护理有利于静脉通道的维护,从而有利于脑出血患者有效使用脱水药物,防止脑疝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在新生儿科,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主要用于极低、超低体质量儿中需中长期静脉营养的危重新生儿。由于新生儿PICC均采用盲穿法,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是最常见的,发生率为20.6%,可通过体外手法复位,复位成功率为79.5%[1]。导管异位可分为原发异位及继发异位,原发异位是指在置管过程中就发生的异位,较多见,又以异位到颈内静脉最常见。继发异位(尖端移位)是指发生在导管留置期间的异位,较少见,是由于留置时间较长,发生继发异位时处理比较棘手。作者收集了本科近7年的10例早产儿,其在PICC导管使用期间出现继发异位,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经采用体位法复位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漂浮的原理,经血流回心的作用,使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置管并发症调整至上腔静脉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和体表定位置管长度的方法进行导管穿刺。观察组置管患者经超声影像对颈内静脉异位导管的判定后,退出颈内静脉导管后,撤出导管内支撑导丝(5~10cm),再次缓慢(5s/cm)送入导管至预定长度;对照组采用传统改变体位的方法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方法下患者的调整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除1例因锁骨下淋巴结压迫血管无法送入导管,其余均调整至上腔静脉内;对照组采用体位调整法调整,有8例未能调整至上腔静脉,保留导管在锁骨下静脉。两组调整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的导管尖端最易发生异位的血管是颈内静脉,因此,运用导管漂浮原理调整异位的PICC导管,使其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带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 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观察组(200 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 导管送入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13例肿瘤患者经PICC置管时异位的识别及复位对策。置管过程中借助B超和心电图实时识别导管异位,采用颈内静脉阻断法、呼吸配合联合前段导丝撤出法等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复位处理,111例成功复位,成功率98.23%,2例因疾病等原因复位失败。  相似文献   

20.
正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继发性异位指的是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位置正常,而在患者留置导管期间导管尖端移行到腔静脉以外的位置,包括颈内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右心房等。有关文献报道,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发生率约为4%~12%[1-2]。导管继发性异位是严重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且会明显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