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2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况、认知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与护理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并发症、注意事项、用药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规律进餐、适当运动、按时服药、检测血糖、定期复诊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亲情式关怀联合激励式护理对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纳入标准的62例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亲情式关怀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与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式关怀联合激励式护理在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中运用,能有效缓解青年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夫妻双方感情,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缓解其非理性思维应对方式,降低其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提升治疗护理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治的1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调查问卷(MCMQ)]、希望水平[采用Hearth希望量表(HHI)]及自我形象[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问卷(BIBCQ)]。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屈服、回避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BC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能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改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亲情心理疏导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干预给予亲情心理疏导护理,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病耻感、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病耻感总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两组干预后MCMQ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亲情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和术后心理压力,提高患者面对困难的应对能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911-3912
探究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进行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调整作息时间以及医疗知识科普在内的常规的术前辅导工作;观察组56例,在常规术前辅导的基础上,采取激励式心理干预,包括入院后心理辅导、术前激励法等。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较护理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忧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得分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忧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通过提高手术成功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手术的成功率升高,适宜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在脊柱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10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变化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优良率94.44%,同对照组81.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脊柱骨折病人负性情绪,改善病人心理状况,并能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44例肾移植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RT)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疾病治疗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肾移植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不良心理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80例RA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进行2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RA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认知行为干预与意象放松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情绪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住院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意象放松技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认知行为干预,持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更年期Kupperman量表评分、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Kupperman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KP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ert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认知行为干预与意象放松技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功能状态,减轻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接受"院内-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健康行为和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将86例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前指导,观察组病人接受"院内-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评价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健康行为,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心理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的健康行为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生理指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励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情绪状态、毒副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宫颈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延续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观察调查量表(SPIEGEL)、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及干预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Ⅲ级以上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干预组SAS、SDS评分及SPIEGEL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HHI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延续护理可有效缓解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 改善其严重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目标激励式自护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目标激励式自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及SAQ量表中疾病认知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以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激励式自护模式可以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支持结合行为计划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5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社会支持结合行为计划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教育。比较2组的癌症疲乏程度、上肢功能、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4周和8周,2组的躯体、情感和认知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的上肢功能测评量表各项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8周,2组的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社会支持结合行为计划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教育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能够有效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其上肢功能,缓解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出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出院后采用自我效能量表(D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SE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CBT)疗法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ALL患者77例,按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接受血液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血液病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CBT疗法,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和肝功能损伤等)发生率和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和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84.62%比60.53%,P<0.05)。结论 CBT疗法应用于ALL患者,可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6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社会支持评分(SSRS)、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能够有效预防口腔感染,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