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程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00例为观察样本,2021年1月至12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遵循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板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对干预后的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管理知识知晓度评分、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减低、健康管理知识知晓度与依从性的提升、疼痛度的减低与张口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9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组(PNF治疗组)和关节镜灌洗术治疗组各49例,评定2组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开口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关节咬合均改善,2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可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作为关节镜灌洗术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稳定型咬合板,对照组使用松弛型咬合板,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疼痛及功能障碍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Helkimo指数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松弛型咬合板,稳定型咬合板对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平台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住院的WilkesⅢ~Ⅴ期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护理平台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信息登记及康复指导,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前分别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张口度、关节疼痛评分和随访依从性。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随访率分别为94%、88%,对照组为94%、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颞下颌关节锚固定术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11,P0.001);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颞下颌关节锚固定术患者最大张口度均呈增大趋势,观察组最大张口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472,P0.001)。结论应用信息化护理平台可以提高颞下颌关节锚固术后患者6个月内随访依从性,改善患者术后最大张口度及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对颞下颌关节紊乱伴慢性肩颈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伴慢性肩颈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Fricton指数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张口限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伴慢性肩颈疼痛患者的口颌肌功能,减轻疼痛,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冲击波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冲击波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2周后,应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ion指数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功能状况,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评价疼痛程度,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和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的下颌运动分、关节弹响、关节触压痛、肌肉触压诊分、肌肉触压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中社会功能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冲击波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治疗(PNF),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深层肌肉刺激治疗(DMS)。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2.18±0.98)分]较对照组[(3.43±1.03)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分别为(0.424±0.067)、(0.032±0.017)和(0.129±0.034)]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DI指数(0.581±0.098)、CMI指数(0.172±0.05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PI指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深层肌肉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颞下颌关节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68-1069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8例。A组接受咬合板治疗,B组给予超短波治疗,C组行联合治疗方式,比较三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时间及张口度指标差异。结果三组张口度经治疗均显著上升,同时段组间比较C组显著较高(P<0.05),VAS均呈下降趋势,C组同时段较A、B组更低,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及显效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则分别显著低于A、B组。咬合板联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咬合板或超短波单一治疗,可抑制疼痛,增加张口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A组21例予以稳定性咬合板治疗,B组21例予以Twin-block咬合板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点疼痛、关节弹响及张口度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1、3、6个月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A组较同时间点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1、3、6个月后张口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增大,且A组较同时间点B组增大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1、3、6个月后关节弹响声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较同时间点A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稳定性咬合板在缓解关节疼痛和张口受限方面优于Twin-block咬合板,但Twin-block咬合板在改善关节弹响方面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动能系统整体康复的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理疗组(30例)采用常规理疗,手法治疗组(30例)采用基于动能系统整体康复的手法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最大张口度(MMO)及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法)评估颞下颌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探讨。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最大张口度(MMO),颞下颌关节功能(DI、MI、CM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及肌肉触压痛指数(P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法治疗组患者的颞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明显低于常规理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理疗(TENS和超短波治疗)与基于动能系统整体康复的手法治疗均可以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和张口受限,而手法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尤其是在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尖牙保护性咬合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运用尖牙保护性咬合板进行治疗,在治疗后6个月后,观察患者疼痛、弹响或绞锁和开口受限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82例患者,显效60例,好转18例,无效4例。其中对疼痛显效88.7%,对弹响或绞锁显效60.3%,对开口受限显效76.2%。结论尖牙保护性咬合板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疼痛症状的治疗疗效明显,对弹响或绞锁的治疗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9例,随机分为PNF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 指数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功能状况及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颞下颌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PNF组患者的下颌运动分、 肌肉压诊分、肌肉触压痛指数、颞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可明显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各种症状,尤其是在改善下颌运动和缓解肌肉疼痛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随访中进行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对100 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在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物理治疗以及张口训练方面等保守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患者首次治疗教育和随访中的健康指导,100 例患者中,疗效好50 例,占被随访人数的50.0%;症状好转29 例,占被随访人数的29.0%;总有效率为79.0%.结论: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对就诊医嘱执行依从性有直接关系,就诊后及时和定期的随访,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穴位贴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钕铁硼永磁体穴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患者分别采用钕铁硼永磁体穴位贴磁治疗(磁疗组)和咬合板治疗(对照组)各120例,按Helkimo五项临床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87.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钕铁硼永磁体穴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较好的疗效,较咬合板等疗程短,见效快,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响。 方法 将5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接受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每周3次,持续3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颞下颌关节功能开展评定。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DI、PI、CMI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0.93±1.41)分]、DI(0.08±0.09)、CMI(0.05±0.06)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可有效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冲击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Ⅲ类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观察组给予冲击波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予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张口度、Fricton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数分别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最大张口度和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最大张口度和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和最大张口度分别为(0.95±1.15)分和(3.23±0.37)cm,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疗法可显著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解疼痛程度,最大张口度和颞下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8月本院收治的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QOL-C30量表的心理功能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QOL-C30量表的情感需求、精神紧张程度、认知活动和自尊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明显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术后疼痛,改善其心理功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肌功能训练和TDP照射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肌功能训练和特定电磁波 (TDP)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 :对 1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分为治疗组 (肌功能训练、TDP照射和咬合板治疗 )和对照组 (局部封闭和咬合板治疗 )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1 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0 % ,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肌功能训练和TDP照射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中有可靠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进行中医手法与微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34例,采用中医手法及微波治疗,共10d。结果:治疗10次后,34例患者张口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医手法结合微波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式按摩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咀嚼肌紊乱的疗效。方法58 例咀嚼肌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式按摩疗法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Friction 颞下颌关节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Friction 颞下颌关节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01)。结论西式按摩结合肌肉能量技术能更有效治疗咀嚼肌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