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对口服药发放流程改造的效果。方法以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改造前口服药发放流程发放口服药;以神经内科、胸心外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按界定阶段、测量阶段、分析阶段、改进阶段、控制阶段5个阶段进行流程改造。结果改进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口服药发放所需时间、发药时患者不在位率、口服药漏服率、服药时间不准确率下降,患者口服药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知晓率提高(P0.01或P0.05)。结论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口服药发放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口服给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追踪联合根因分析法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5月我院成立口服药专项护理质量督查组,以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为重点督查项目,将追踪与根因分析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应用追踪法进行督查,应用根因分析法找出原因,加强整改。将实施前2013年1~4月与实施后2013年5~8月患者口服药漏服率以及口服药发放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比实施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发放口服药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联合根因分析法真实评价了护理工作质量,寻找出导致偏差的原因,切实落实整改措施,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漏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102例脑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漏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原因,同时设计漏服原因调查问卷,对神经内科护士进行原因调查,针对漏服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经原因分析及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后,患者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漏服率由12.7%降至2.8%。结论:通过对脑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漏服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与对策,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漏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肿瘤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漏服率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意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成立品管圈,开展以"降低口服药漏服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发生漏服药物的原因,制订并落实相应的措施,行效果评价,进行推广。结果口服药漏服发生率由改善前的8.3%下降到改善后的3.7%,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P=0.000 6)。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的正确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在神经肿瘤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也有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感染科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情况调查表"向患者发放。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品管圈活动,提出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结果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由活动前21.67%降至活动后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感染科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提高了护士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药物漏服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患者出院后漏服药物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漏服率降至7.3%,目标达标率108%,护士考核合格率由42.8%提高到85.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ACS患者出院后服药漏服率中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病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对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应用该管理体系的外来骨科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该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等管理步骤,使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从82.5%提高至99.6%;隐血试验阳性率从18.5%下降至0.18%。结论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严密,可确保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年痴呆症患者服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干预,比较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前和干预后的服药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老年痴呆症患者漏服、误服情况有明显改善,漏服和误服情况均有减少,未发生不良反应等现象.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干预后服药安全隐患明显减少,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加强病房基础护理,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以及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品质形象。方法运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护理服务工作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了(2.35±0.18)分(P<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提高了7.54%(P<0.05),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提高了23.7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通过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关注护理服务细节、确立并强化"以患者康复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基本达到了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的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减少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漏收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避免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不必要的来回付费,降低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抢救费的漏收率.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急诊科漏收费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漏收费的关键原因,改进收费流程,推出急诊一卡通,规范急诊科抢救收费流程,明确收费负责人,方便病人缴费.结果 优化急诊科收费流程,漏收费比率从改进前的18.4%下降到改进后的4.5%.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医院的应用,真正体现了以病人(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提高病人(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过程的革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缺陷.  相似文献   

11.
胡小艳  胡彬  沈杨 《当代护士》2017,(11):174-176
目的探讨标准化作业程序(SOP)在降低口服药错服漏服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且服用口服药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9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68例,对照组397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发放及服用口服药,观察组运用SOP程序发放及服用口服药。比较两组口服药管理的错服、漏服、擅自停药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SOP管理后,口服药的错服率及漏服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9,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χ2=29.819,P0.01)。结论开展SOP流程管理,能有效降低血液科口服药管理的错服、漏服、擅自停药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正口服药发放是内科患者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也是护士的基本操作之一。用药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评价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指标~([1])。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护士做不到服药到口,患者常常会出现漏服、不按时服、错服、误服或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呛、噎等不安全隐患,其结果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现将本院1例淋巴瘤患者误服口服药包装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防止此类事件再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口服化疗药物管理不合理的流程进行改造,提高患者用药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3-6月在该院血液肿瘤科采用CHOPE方案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52例为对照组,2016年8-11月行同种方案化疗的患者58例为观察组,比较流程优化前后医嘱不规范,口服化疗药漏服,服药时间不准确,患者对口服化疗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全的发生例数。结果口服化疗药物管理流程优化前医嘱不规范,口服化疗药物漏服,服药时间不准确,患者对口服化疗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6,P0.05)。结论口服化疗药物管理流程优化,降低了口服化疗药的差错率,提高了口服化疗药的发放质量和效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漏服现象.方法 选择在本科再次住院后出院居家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患者再次入院前在家居住均有药物漏服现象)对其及家属进行定期、连续、循环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漏服药的潜在危险性.通过闹钟、手机、床边服药卡等提醒按时服药.结果 通过家庭护理干预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漏服药物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降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漏服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对日间化疗病房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组建六西格玛项目管理团队并进行培训,分析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优化住院流程、输液流程,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加强输液安全保障措施。结果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缩短,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降低,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能优化输液流程和住院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卓茜  黄婷 《当代护士》2016,(7):164-16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的实施与体会。方法由内科病区8名护士自发组建QCC小组,按照QCC的步骤及品管手法,对影响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由QCC活动前的13.68%降至活动后的5.19%,目标达标率为111%,进步率为62%。结论通过这次QCC活动,显著降低了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医生的满意度,护患、医护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圈员的能力得到提高,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增强,充分发挥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药袋对老年患者出院带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入住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的老年病人且有出院带药的患者147例,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2例,实验组75例,对照组的出院带药采取常规整盒发放的形式,由药房直接发放。实验组则采取同住院期间相同的分次发放形式,即将同一时段所需服用的药物放于同一药袋内,同时将单色药袋改良为不同颜色药袋。分别于患者出院后一周末和两周末以电话回访的形式对患者出院带药的漏服、忘服、错服和不及时服药情况进行随访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漏服率为0,忘服率为1.06%,错服率为1.90%,不及时服药率为4.76%;对照组的漏服率为3.37%,忘服率为1.65%,错服率为1.72%,不及时服药率为6.28%。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漏服、忘服和不及时服药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错服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颜色药袋应用于老年患者出院带药中,能降低患者漏服、忘服和不及时服药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居家服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入院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运用六西格玛法,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入院护理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等候时间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入院患者治疗等候时间较改进前平均缩短,满意例数增加(均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入院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入院患者治疗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病床精神病患者服药状况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60例家庭病床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服药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干预6个月末对上述内容再次调查,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患者主要存在的服药问题依次为:藏药(36.67%)、药物保管不当(33.33%)、拒绝服药(30.00%)、漏服(25.00%)、吐药(1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护理干预后患者藏药、拒绝服药、吐药、漏服、药物管理不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解决家庭病床患者的服药问题,提高遵医行为,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探讨骨科优质护理质量和服务示范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护理相关条款,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强化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组织全员培训;查找存在问题;以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方法和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服务。采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本科室A级评分从42.2%上升至50.0%,B级评分从17.2%下降至14.7%,C级评分从40.2%下降至35.3%;护理人员职责审核评分由92.0分提高到95.0分;患者满意度从91.8%提高到98.9%;护理人员满意度由92.5%提高到97.7%。结论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工作,能提高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而全面提高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