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姑息照护对居家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个社区居家晚期癌症病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姑息照护,对照组行常规照护。实施姑息照护前及实施1月后,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对病人进行评分。[结果]1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姑息照护能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居家姑息照护对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碧橙 《全科护理》2010,8(5):378-379
[目的]探讨姑息照护对居家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个社区居家晚期癌症病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姑息照护,对照组行常规照护。实施姑息照护前及实施1月后,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对病人进行评分。[结果]1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姑息照护能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效果, 为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 共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姑息照护结局、生命质量及死亡焦虑情况变化。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05例, 对照组53例, 干预组52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8例, 年龄(58.96 ± 10.71)岁;干预组男22例, 女30例, 年龄(59.82 ± 10.53)岁。干预前, 2组患者姑息照护结局、生命质量、癌症死亡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干预组姑息照护结局总分(13.34 ± 5.88)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5 ± 5.7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8, P<0.05);生命质量总体健康状况得分(68.55 ± 9.34)分, 高于对照组的(63.01 ± 9.28)分, 差异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方法将收住肿瘤病区的90对晚期癌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尊严干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主要照顾者预期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比较,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干预1月、出院2月3个时间点,2组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度得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尊严干预能增加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度,降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程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庭,探讨开展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具体内容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64名社区专业人员和57名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人员就开展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具体内容必要性进行了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分别(39.02±10.66)岁、(29.82±5.36)岁;两组在年龄、工作时间、受教育水平均存在差异(P〈0.01)。结果 社区及医院医护人员均以女性为主;两组均积极支持社区开展姑息照护;在对姑息照护熟悉度方面,医院组以熟悉为主,社区组则以了解为主(χ^2=54.55,P〈0.01);在对社区卫生熟悉度上,社区组以熟悉为主,医院组以了解为主(χ^2=21.31,P〈0.01)。两组在除气管切开护理、胸腹腔抽吸积液、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外的28项服务内容认为有必要开展的专业人员所占比例都在79%以上,两者在7项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组与医院组整体上认为有必要开展31项服务内容,但在部分具体内容上意见相左。提示在制定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内容相关政策和将其付诸实践时,要综合社区与医院肿瘤专业人员两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癌症姑息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50例)采取知信行教育模式予以干预,护理时间均为1个月。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状况,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疲乏总分、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等癌因性疲乏状况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及生活感受等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彭翠娥  王卫红  谌永毅 《护理研究》2014,(14):1715-1717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照护模式在老年肿瘤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8例老年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照护模式,提高了老年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Delphi法,经过3轮专家咨询(15名专家),对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初拟的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姑息照护适宜条件进行修订.①专家权威系数Ca=0.805;②3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RR均为100%;③形成了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姑息照护的适宜条件,包括3大内涵和14个子条件:支撑居家姑息照护服务发展的医疗卫生政策(4个子条件)、能够提供居家姑息照护的社区卫生服务(8个子条件)、适宜接受居家姑息照护的服务对象(2个子条件).提出"适宜条件"对居家姑息照护服务的长远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推动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还需在未来的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居家姑息护理过程中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名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居家姑息医疗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对照组和干预组在研究开始前和结束后均采用HERTH希望调查表评定。结果通过实施临床心灵关怀服务后,比较两组的癌症患者希望水平,干预组中癌症患者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姑息癌症患者的希望值极低,对进行居家姑息护理中的癌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灵关怀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张莉红  何雪浓  覃壮玲 《护理研究》2015,(10):1271-1272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功能缺失居家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分别在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评分、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严重程度分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能为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的居家病人提供专业康复护理,可促进病人的认知、语言及肢体活动等功能的持续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睡眠质量及临终照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收治的86例癌症晚期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终照护质量[采用姑息照护结局量表(PO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结果:实验组POS及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ORTC QLQ-C30中功能领域、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症状领域、单体测试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安死优逝的护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临终照护质量、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专业化照护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并探讨在居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现有APP功能分析及专家函询法,结合课题组前期专业化照护需求调查结果,开发专业化照护APP 1.0版。经10例居家脑卒中患者试用4周后,依据使用体验优化升级为APP 2.0版。专业化照护APP 2.0版包括患者端和医护端两部分,其中患者端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服药提醒和在线咨询等服务。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便利选取郑州市某社区脑卒中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干预组(n=38),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随访,干预组进行专业化照护APP干预,共12周。结果 12周后,干预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 4.205, P 0.001),专业化照护需求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8.183, P 0.001)。干预组对APP有用性、易学性、易用性、信任度、接受性和满意度方面评价均较好。结论专业化照护APP可满足患者的专业化照护需求,提高疾病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患者对APP评价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69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照护能力测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照顾准备度量表得分、照护能力测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得分和照护能力测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照护能力,可以为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癌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癌症患者常伴有癌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折磨,导致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差,且治疗费用高,很多家庭因病致贫。被诊断为晚期或无法治愈的患者生存的可能性很小,多数癌症患者在生命晚期会选择居家治疗,目前,国外已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广泛开展了居家姑息照护(palliativehomecare),居家姑息照护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癌症患者疼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姑息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艳华 《护理与康复》2008,7(6):444-445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姑息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等。实施姑息护理前及实施1月后,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施姑息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经t检验,t=2.135,P〈0.05。结论实施姑息护理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d care planning, 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某肿瘤医院治疗的109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1个月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死亡态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和死亡态度描绘(自然接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态度描绘(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ACP准备度,改善患者死亡态度,对晚期癌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云妹  蔡小燕 《当代护士》2021,28(6):100-102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相城区凌浜社区78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时间段为2018年1—6月.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营养支持、压力调节等健康行为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SF-36)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够增强老年COPD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的团队照护对社区老年人群衰老后衰弱综合征的管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在上海市同仁医院住院的衰老后衰弱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由上海市同仁医院专科-全科-社区照护团队分层联合管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用药指导、康复心理、护理等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及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进行Fried衰弱表型、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跌倒评估量表(MFS)、简易健康量表(SF-36)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Fried衰弱表型评分、ADL评分、MFS评分、SF-36评分较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诊疗模式下的团队照护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的衰弱表型、日常生活能力、跌倒风险以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THA患者,按照收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而Harris评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的开展有助于减轻THA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NOSIE-30和SDS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NOSIE-30和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观察组NOSIE-30和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生活技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