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7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减孔(2孔)腹腔镜与5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本院9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5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及病理指标(肿瘤直径、肿瘤距肛门距离、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3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肿瘤直径、肿瘤距肛门距离、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在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3年生存率方面与5孔腹腔镜手术效果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具有一定优势,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2015年1月—2017年9月,14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70例(对照组),7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标本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数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显示,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2.41±6.47)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76.58±7.14)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2.9%(2/70)低于对照组5.7%(4/70,P0.05)。术后并发症为15.7%(11/70)明显低于对照组37.1%(26/70,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更具优势,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2%)明显低于对照组(5.65%),胃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问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阑尾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行阑尾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阑尾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早期胃癌者临床诊治资料,将38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者纳入研究观察组,另38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者纳入研究对照组。记录两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248.66±12.67)分钟较对照组(182.74±15.89)分钟,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96±7.67)枚与对照组(24.75±6.98)枚,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创伤轻、并发症少,易于恢复;但该手术方式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需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其手术熟练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6—2014-07间在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21例。其中将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 a无肿瘤生存率。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3 a无肿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开腹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相近,但后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10.87%,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无病进展生存期(12.5个月vs.9个月)、中位生存期(34.3个月vs.22.7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FTS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3 d血清Ig A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Ig 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Ig A指标较术前均有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护理,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开腹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接受近端胃癌D2根治术的168例贲门部胃癌患者分为2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综合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将108例实施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8例)给予围术期心理、康复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n=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恶心呕吐、疼痛、下呼吸道感染及排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C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55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5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病理结果及随访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6.5±48.9)min,术中出血量(142.3±142.7)mL,肛门排气时间(2.8±1.1)d,术后进食流质时间(5.1±1.8)d,术后住院天数(10.3±1.1)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216.8±47.1)min,(246.0±148.4)mL,(4.5±1.5)d,(7.2±3.4)d,(13.2±3.6)d](均P<0.05)。腹腔镜组肿瘤上下切缘[(4.1±1.6),(3.5±1.5)cm],术中清扫淋巴结数[(13.2±6.9)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与开腹组[(4.0±1.8,3.6±1.7)cm,(14.3±7.7)枚,1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腹腔镜组中位随访24(2~66)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为112例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60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腹腔镜组1例中转开腹,51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0±2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2±45)ml,术后腹腔引流量平均(90±3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9±0.8)d。术中无邻近脏器及输尿管损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2例,无出血、吻合口漏、排尿障碍及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患者均于术后72 h内下床活动并恢复肠道功能,平均住院(9±3)d。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术中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直肠癌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可逐渐成为直肠癌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下中医药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疗效及价值。方法:63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施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术后加用理气中药外敷及相应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WBC、CRP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6.4±13.7)h明显短于对照组(67.6±14.3)h;治疗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74.4±11.1)h明显短于对照组(85.4±13.4)h;治疗组住院时间(9.3±1.3)d,短于对照组(12.4±1.7)d(P 0.05);治疗组术后第3 d、7 d的WBC计数分别为(9.6±2.7)×10~9、(7.2±1.8)×10~9,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3)×10~9和(8.0±1.9)×10~9(P 0.05),CRP分别为(15.5±5.1)mg/L和(10.2±3.6)m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7.4±6.9)mg/L和(15.2±4.5)mg/L(P 0.05);治疗组有1例切口感染,对照组1例术后尿潴留,两组均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药外敷结合穴位按摩可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进食及住院时间,并改善炎症,安全可行,在术后快速康复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超低位保肛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2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科根治术,两组患者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38±21)min,进食时间(34±12)h,住院天数(12.0±2.4)d,术中出血(109±49)mL,切口长度(2.9±0.1)cm,止痛时间(1.9±0.4)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0.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4±22)min,进食时间(68±9)h,住院天数(15.1±3.5)d,术中出血(228±163)mL,切口长度(13.0±2.1)cm,止痛时间(3.8±1.3)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9±0.8)d。两组患者术后在排便功能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超低位保肛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评价均优于常规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预防末端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对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09例患者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69例未行末端回肠造瘘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造瘘组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3±0.4)d,术后进食时间平均(1.8±0.4)d,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6.2±1.5)d,术后平均住院(8.0±1.5)d,治疗费用平均(3.2±0.3)万元。未造瘘组患者术后9例(13.0%)发生吻合口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5.1±0.6)d,术后进食时间平均(5.7±0.3)d,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8.3±3.8)d,术后平均住院(14.2±3.6)d;治疗费用平均(4.3±0.8)万元。两组术后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选择性预防末端回肠造瘘可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尤其高龄、全身情况较差等不利于低位吻合的患者。但术者应进行个体化选择,同时严格遵循无瘤原则、合理选择病例、精细操作可使更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保留肛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7-12间在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不同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QOL-C30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可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初步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检测术前与术后第1天时患者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以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价患者的正性情绪(PA)和负性情绪(NA)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PA评分、N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者恢复,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