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2.
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治疗以控制症状和减少发作次数为主,而不能从一级预防水平干预。哮喘患儿存在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而纠正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可作为哮喘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如果维生素D参与儿童哮喘发病机制,并能作为治疗手段的突破口,将对儿童哮喘治疗进展产生重大影响。现对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哮喘儿童的肺功能改变。方法 应用IOS肺功能仪对117例不同病期,不同病情哮喘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①哮喘发作期总气道阻力R5(1.33±0.32)比正常对组(0.96± 0.16)明显增高,而 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依次为(0.58± 0.21),(0.56± 0.18),(1.26± 0.43),(1.14± 0.44),(0.74± 0.35),(0.37± 0.26),(0.58± 0.35)较对照组(0.83± 0.18),(0.82±0.16),(2.12± 0.38),(2.07± 0.37),(1.58±0.35),(0.95± 0.30),(1.41± 0.35)减低(P<0.05);②缓解期总气道阻力R5(1.05±2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EF75(0.74±28),MMEF7/25(1.15± 0.4)仍低于对照组(P<0.05)。③哮喘发作期气道阻力与呼气流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哮喘儿童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哮喘发作期测定气过阻力可代替呼气流量测定,对哮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的关系,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选取门诊6~14岁初诊哮喘患儿11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儿童保健科体检的6~14岁健康儿童78例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25( OH)D3的含量,检测哮喘患儿呼气峰流速( 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 PEF% pred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pred),对观察组患儿进行FeNO检测。对25( OH)D3与PEF% pred、FEV1% pred、FeNO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维生素 D 缺乏、不足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7.78,P ﹤0.01);PEF% pred、FEV1% pred的值随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而降低(F=28.12、29.56,P均﹤0.05), FeNO值随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反而升高(F=15.65,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儿童哮喘相关,与哮喘患儿肺功能下降有关,且可增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维生素D参与了胎儿肺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维生素D缺乏和哮喘的发病率上升及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关;维生素D对哮喘的发生有早期干预作用,而且在糖皮质激素耐受性哮喘的治疗和特异性免疫疗法中发挥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 0~7 岁儿童维生素 D(VitD)营养状况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门诊因“生长发育缓慢、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就诊的儿童 6 838 人,采用化学发光法法测定血清 25 羟VitD [25-(OH)D] 水平,并同时应用定量超声仪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研究对象血清 25-(OH)D 的水平为34±14 ng/mL,定量超声骨密度 Z 值为 -0.49±0.54。随着年龄增长,25-(OH)D 和骨密度水平逐渐降低,且 VitD缺乏、不足及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逐渐增加(PPP结论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 VitD 不足和缺乏的现象较婴幼儿更严重。在一定范围内 VitD 水平和骨密度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代谢通路和哮喘发病相关,其机制包括维生素D通路中多个环节异常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及免疫系统的紊乱等。该文主要通过综述维生素D、维生素D结合蛋白、维生素D受体及相关基因多态性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3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在世界各国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生与免疫调节有密切关系,而维生素D3在支气管哮喘有其特定免疫调节机制,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对支气管哮喘起到一定作用.维生素D3对支气管哮喘免疫调节可为临床有效治疗哮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最终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IgA水平,并行维生素D(VitD)治疗,探讨VitD营养状况与儿童RRI及免疫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RRI患儿60例为病例组。年龄1~6(3.91±2.83)岁;男32例,女28例。将病例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补VitD组30例,均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补VitD组另进行补VitD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到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受检儿童均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2份,离心,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其血清25-(OH)D3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IgA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病例组3个月时复查血清25-(OH)D3及IgA水平。病例组儿童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结果1.病例组血清25-(OH)D3及Ig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2.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补VitD组25-(OH)D3及IgA水平升高,常规治疗组和补VitD组RRI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I患儿血清25-(OH)D3及Ig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低水平25-(OH)D3与RRI有关,提示对RRI患儿应重视VitD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与孕母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维生素D 水平与孕母维生素D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5 年6 月1 日至7月10 日采集102 名足月单胎新生儿脐静脉血及其孕母静脉血,采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OH)D 水平。结果 孕母维生素D 不足者39 例(38.2%),缺乏者25 例(24.5%)。新生儿维生素D 不足者27 例(26.5%),缺乏者66 例(64.7%)。不同血清25(OH)D 水平孕母组新生儿25(OH)D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母25(OH)D 水平与新生儿维生素D 水平呈正相关(r=0.914,P<0.001)。孕母25(OH)DROC 曲线预测新生儿维生素D 缺乏(≤ 15 ng/mL)的曲线下面积为0.962,95%CI: 0.930~0.994,P<0.001。孕母血清25(OH)D ≤ 27.55 ng/mL 为界值预测新生儿维生素D 缺乏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80.3%。结论 新生儿维生素D 水平与孕母维生素D 水平正相关;孕母维生素D 水平可预测新生儿维生素D 缺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脂与哮喘的发生、临床分期、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56例哮喘患儿为哮喘组,46例行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根据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n=24)和慢性持续期组(n=32)。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结果将哮喘患儿分为非过敏性哮喘组(n=16)和过敏性哮喘组(n=38),2例未测定。检测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空腹血脂水平,并对哮喘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各项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慢性持续期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P < 0.05);与非过敏性哮喘组相比,过敏性哮喘组患儿血清HDL水平降低(P < 0.05);在6~13岁年龄组哮喘患儿中,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用力呼气50%流量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与HDL有线性回归关系,且均与HDL呈正相关(P < 0.05);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期流速与HDL、LDL有线性回归关系,且均与HDL、LDL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血脂与儿童期哮喘的临床分期、过敏情况及肺功能均有关,提示血脂可能参与了儿童哮喘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歇与每日吸入布地奈德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6~14岁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共120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间歇吸入组60例(出现哮喘征兆时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持续6周)和每日吸入组60例(持续吸入布地奈德200?μg/d)。于治疗第3、6、9、12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基线资料、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激素用量、哮喘发作次数及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起始时,基线资料及FeNO、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FeNO逐渐降低,肺功能指标逐渐改善(P < 0.001)。与间歇吸入组比较,每日吸入组在降低FeNO和提高1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上具有优势(P < 0.001)。吸入方式和治疗时间对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 < 0.001),每日吸入组在治疗3个月后FeNO及肺功能指标迅速改善并趋于平稳,而间歇吸入组6个月后趋于平稳。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儿身高、体重增长及病情控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间歇吸入组患儿布地奈德吸入量要明显少于每日吸入组(P < 0.05),但哮喘发作次数要多于每日吸入组(P < 0.05)。结论 间歇和每日吸入布地奈德对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能够达到相同的哮喘控制水平,且对患儿身高、体重增长均无影响;每日吸入布地奈德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降低FeNO和提高FEV1% pred;虽然间歇吸入能够减少激素用量,但有更高的哮喘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1~4 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4 岁喘息患儿141 例(哮喘41 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4 例、支气管肺炎46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呼吸道疾病患儿30 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并观察喘息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TBFV 环形态以阻塞性改变为主(65%),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后TPTEF/TE、VPEF/VE 较试验前明显改善(P<0.05)。以TPTEF/TE、VPEF/VE 任意一个改善率≥ 15% 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哮喘的灵敏度为47%,特异度为84%。哮喘组患儿舒张试验前TPTEF/TE ≥ 23% 者的阳性率28%,TPTEF/TE<23% 者的阳性率为65%(P<0.05)。结论 1~4 岁喘息患儿肺功能损害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气道可逆性特征;在1~4 岁儿童中以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哮喘的敏感性不高,但在阻塞程度重的患儿中诊断意义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特异性Ig E(s Ig E)过敏原与哮喘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2 239例1~14岁单纯哮喘患儿(n=1 415)和非过敏性疾病患儿(n=824)的血清s Ig E过敏原进行检测,分别建立所有样本、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单纯哮喘与非过敏性疾病的病例对照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过敏原与哮喘发生的关系。结果 2 239例患儿中,血清s Ig E阳性者1 028例(45.91%),过敏原阳性率居于前三位的为户尘螨(15.68%)、屋尘(14.29%)和霉菌类(13.4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户尘螨、霉菌类、屋尘、腰果/花生/黄豆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年龄组与哮喘发生相关的过敏原有所不同,1岁~组儿童仅屋尘与哮喘的发生有关,户尘螨和屋尘是3~14岁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霉菌类是6~14岁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户尘螨和屋尘是男、女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腰果/花生/黄豆和霉菌类仅是男性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户尘螨、屋尘、霉菌类为哮喘患儿最常见过敏原,且与哮喘发生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最大用力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法(MEFV)测定学龄期儿童肺功能的质控符合情况。方法 将行MEFV 次数≥ 2 的862 例患儿按年龄分为6 岁~ 组(n=379)、8 岁~ 组(n=210)、10 岁~ 组(n=164)和12~17 岁组(n=109), 比较MEFV 测定各组患儿肺功能质控参数和质控标准符合率。将诊断为哮喘的417 例患儿分为肺功能异常组(n=262)与肺功能正常组(n=155), 比较两组间肺功能质控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862 例患儿共行2 367 次肺功能检测用于质控分析;符合起始标准外推容积(VBE)<0.15 L 百分率为97.8%, 其中6 岁~ 组符合率最高, 12~17 岁组符合率最低;符合结束标准呼气时间(FET)百分率为44.2%, 其中10 岁以上患儿符合率低于10 岁以下患儿(P<0.05);符合可重复标准最佳两次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差(⊿ FEV1)<0.15 L 与最佳两次用力肺活量差(⊿ FVC)<0.15 L 的百分率分别为91.9% 和84.8%。肺功能异常的哮喘患儿肺功能质控参数均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 MEFV 检测肺功能起始标准与可重复性标准符合率较高, 结束标准符合率较低, 建议进一步优化提高FET 标准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25 羟维生素D3 [25(OH)D3] 是维生素D(VitD)的主要产物,可反映体内活性VitD 的绝对含量。该文检测了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清25 羟维生素D3 [25(OH)D3] 水平的变化,以了解VitD 含量与JIA 发病、疾病活动度等的可能关系。方法 收集2013 年1 月至2014 年3 月确诊为JIA 的53 例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25(OH)D3 水平,并与同期106 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作比较。并分析JIA 患儿25(OH)D3 水平与JIA 亚型、疾病活动度、外周血超敏C 反应蛋白、血沉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JIA 组25(OH)D3 水平明显减低(中位数42.6 nmol/L vs 49.9 nmol/L,P<0.01)。JIA 组VitD 严重缺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7.0% vs 6.6%,P<0.05)。JIA 患儿血清25(OH)D3 水平与JIA 亚型、疾病活动度、C 反应蛋白、血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JIA 儿童VitD 含量明显减低,VitD 含量降低可能与JIA 的发生有关,但VitD 含量与JIA 亚型、疾病严重度及活动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3 岁哮喘(AS)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111 例1~3 岁AS 患儿纳入该研究,根据症状分为两组:AS 急性期组(n=62)及AS 缓解期组(n=49),对所有患儿进行FeNO、肺功能及外周血EOS 计数检查。另选60 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AS 急性期组患儿FeNO 水平(中位数24.4 ppb)高于AS 缓解期组(18.0 ppb)及对照组(13.7 ppb),AS 缓解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FeNO 值与肺功能参数(PEF、TEF75、TEF50、TEF25)及外周血EOS 计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测定FeNO 水平可以辅助评价1~3 岁AS 患儿AS 的控制水平,但FeNO水平与肺功能及外周血EOS 计数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起病的儿童哮喘与母亲孕期相关因素的关系, 为今后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选取3 岁前起病的哮喘患儿100 例, 并随机选取无过敏性疾患的儿童100 例作为对照, 通过对患儿母亲问卷调查的形式, 询问儿童一般情况、病史资料、个人及家族过敏史资料、围生期资料、母亲孕期饮食、疾病、环境暴露等情况。主要调查指标经初步分析后进行筛选和赋值, 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均显示胎儿性别、孕前特应性疾病史、孕期呼吸道感染史及孕期鱼虾蟹类、水果类、肉类、辛辣食品摄入量7 个因素与婴幼儿期起病的儿童哮喘有显著相关性, 其OR 值依次为2.868、5.051、4.640、3.746、2.971、3.075、2.225(P<0.05)。结论 婴幼儿期起病的儿童哮喘与母亲怀孕期间多种因素相关, 预防孕期呼吸道感染, 孕期合理饮食可减少婴幼儿期起病的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昆明市5~14岁健康儿童肺通气功能主要参数实测值占Zapletal方程式预计值的百分比,为临床准确判断肺通气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昆明市5~14岁健康儿童702名,其中男352名,女350名。采用Jaeger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瞬时流量(FEF75)、最高呼气流量(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共9项指标,以肺功能仪中提供的Zalpetal预计值公式得出的数值作为所选择儿童的预计值,计算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在702名儿童中,肺通气功能主要参数PEF、FVC、FEV1、FEV1/FVC、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均值分别波动于102%~114%、94%~108%、98%~113%、98%~107%、141%~183%。气道流速指标功能参数FEF25、FEF50、FEF75、MMEF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波动于98%~116%、85%~102%、71%~98%、83%~100%。各参数PEF、FVC、FEV1、FEV1/FVC、MVV、FEF25、FEF50、FEF75、MMEF实测值占Zapletal方程式预计值百分比的下限分别为88.2%、88.4%、92.0%、94.4%、118.5%、82.9%、70.0%、62.1%、70.1%。结论 昆明地区5~14岁健康儿童肺通气功能参数水平与Zapletal方程式提供的正常值存在一定差异;该地区此年龄段的健康儿童肺通气功能参数PEF、FVC、FEV、FEV1/FVC、MVV、FEF25、FEF50、FEF75、MMEF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参考值下限可考虑分别设为88.2%、88.4%、92.0%、94.4%、118.5%、82.9%、70.0%、62.1%、7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9~12岁超重/肥胖男童的血脂代谢谱变化特征及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招募的72名9~12岁男童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对照组(n=42)和超重/肥胖组(n=30)。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对受试者的BMI、腰臀比、身体成分及血脂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检测方法测试血清脂质化合物,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结果 超重/肥胖组男童的腰臀比、体脂百分数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两组150种具有显著差异的脂质化合物,主要包含甘油脂类(40.7%)、甘油磷脂类(24.7%)、脂肪酰基类(10.7%)和鞘脂类(7.3%)。大多数甘油脂类水平在超重/肥胖组呈显著上调,而大部分甘油磷脂和鞘脂类出现下调。关键差异脂质被显著富集到2个KEGG代谢通路中,分别为醚酯代谢以及萜类生物骨架合成通路(P < 0.05),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下游的辅酶Q及其他萜类的生物合成代谢(P=0.06)。结论 9~12岁超重/肥胖男童的脂质代谢谱紊乱,绝大部分甘油脂类含量增加,甘油磷脂和鞘脂下调,并可能存在醚酯代谢以及萜类甚至辅酶Q的生物合成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