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出现粒细胞缺乏13例,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出院;其中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3例,主要是ST-T改变及心动过速,1例有心肌酶谱的升高,但无心功能的改变,给予心电监护、保护心脏药物后,均在1周左右恢复正常。[结论]加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巯基丙磺钠(DMPS)联合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D)的疗效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WD患者50例(脑型38例,肝型12例),接受DMPS治疗16个疗程,每疗程用改良Young量表对脑型DM患者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全部WD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功能、脑脊液铜、血清铜、尿铜等检查.患者出院后用锌剂维持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MPS治疗后,脑型WD患者的神经症状总评分、语言、肌张力增高、震颤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吞咽功能、精神异常评分升高.治疗前咽喉肌功能评分值、血清铜、年龄是影响是否出现症状加重的因素.治疗后脑脊液铜、血清铜较治疗前降低,尿铜较治疗前升高.血清铜与DMPS剂量、疗程、治疗方式成负相关;尿铜与治疗药物剂量、治疗方式呈正相关,与疗程呈负相关.WD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肝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下降.锌剂长期维持过程中,神经症状持续好转.结论:DMPS对于肝型WD治疗效果不佳.但DMPS可有效改善脑型WD的神经症状,排铜效果优于青霉胺.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吞咽、语言、精神症状一过性加重,但并未出现类似青霉胺的不可逆神经症状加重.DMPS的治疗以长疗程、大剂量、静脉推注的方案为佳.间断DMPS结合锌剂长期维持,可能是脑型WD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感染症状,53例患者均有发热,35例患者发生口腔感染,8例发生肛周感染,2例发生面部皮肤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后症状消失;死亡2例。结论 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护理有其特殊性,除了应做好粒细胞缺乏期的相关护理外,应加强对口腔、肛周等常见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以及疾病缓解期的饮食、活动、感染预防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敷、按摩结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扭转痉挛的疗效.方法:36例WD扭转痉挛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17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行常规驱铜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则在常规驱铜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予热敷、按摩治疗,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2个月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及改善分别为1例(5.26%)、11例(57.9%)及5例(26.3%),显效率为63.1%,有效率为89.5%,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热敷、按摩联合驱铜治疗能显著改善WD扭转痉挛型患者的病情,操作简便,在院外的康复过程中可以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探讨血尿酸变化的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检测131例首次住院的WD患者及63例健康对照者血尿酸和胆红素,观察不同临床表型(脑型、脑-内脏型、肝型、症状前期型)W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观察其中36例患者短期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W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胆红素水平存在负相关,而与直接胆红素相关性更明显(P0.05,胆红素r=-0.211,直接胆红素r=-0.221,间接胆红素r=-0.189);在WD脑型患者中最低,其次是脑-内脏型,而肝型和症状前期型降低最少;短期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部分WD患者血尿酸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血尿酸降低同时和脑、肝、肾损害均相关;中西医结合驱铜治疗能改善低血尿酸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30d内发生急性粒细胞缺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后,2例患者粒细胞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2例患者分别在白细胞降低后5、7d发生严重感染并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未发生感染并已存活至今,随访无异常。3例患者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药物,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粒细胞缺乏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感染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吴慧群 《上海护理》2011,11(3):69-71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其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粒系细胞,造成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患者易出现感染。化疗期间一旦发生感染,就会影响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严重者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感染的护理指导与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36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进行驱铜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后,躯体症状均得到缓解,精神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常规驱铜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9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诊治的10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病历资料,针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季节、喉局部病变、入院时体温、白细胞计数、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10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喉局部病变、饮酒史、过敏史4项与急性会厌炎的预后呈显著性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024、0.009、0.001、0.003).结论 对于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性应有足够的认识.急性会厌炎的发生及预后与发病时间、喉局部病变、饮酒史、过敏史4项因素密切相关;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行间接喉镜检查以防误诊、漏诊;对重症急性会厌炎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
对精神病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期间应加强护理,防止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现将21例因氯氮平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3月静点克林霉素人群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4~6月实施护理干预后,使用该药物的人群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4%,对照组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70%。结论:针对使用克林霉素药物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尤其是用药前的询问过敏史、用药方法及药物剂量的准确把握、健康宣教,使用过程中的严密观察巡视等措施,对降低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减轻临床症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驱铜加用丹参粉针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0例WD患者分为驱铜组30例和护肝组40例,驱铜组单纯予DMPS驱铜,护肝组DMPS驱铜加用丹参粉针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均治疗8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和血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驱铜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而护肝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明显下降(P<0.01),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除HA值外2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WD患者短期内驱铜加用丹参粉针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例成人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的对策,比较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尿铜含量、疾病知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及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WD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主要有知识缺乏、不良心理、用药依从性差、饮食不合理等问题。在护理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护理,加强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尿铜含量、疾病知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成人WD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名威尔逊氏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病,以肝脏疾病为首发症状者称为肝型HLD.该病自幼年起发病,发展缓慢,可延续数年或数十年,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早期予以驱铜治疗和相应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收治10例肝型HLD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10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护理,分别从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等四个方面出发,基于人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常规的护理。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100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共有9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出院,其中一例因有其他并发症而继续治疗。护理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情好转和身体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等四个方面出发的全方位护理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青霉胺治疗期间晨尿金属元素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应用青霉胺治疗期间晨尿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变化。方法收集WD患者23例,青霉胺治疗时间3个月~180个月以上并低铜饮食;正常对照者18名,分别收集晨起尿液。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尿液中铬、铁、钴、硒、锰、铜、锌、钙、镁、锂、铝、钒、镍、镓、砷、锶、镉、铯和钡19种元素。结果晨尿中7种必需微量元素(铬、铁、钴、硒、锰、铜和锌)检测结果显示WD组的尿铬、铜和锌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晨尿中10种非必需微量元素(锂、铝、钒、镍、镓、砷、锶、镉、铯和钡)检测结果显示WD组的尿砷、镉、镓、锶、铯和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D组晨尿中宏量元素尿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使用青霉胺驱铜治疗期间,除了晨尿中的尿铜增高外,晨尿中尿铬、锌、砷、镉、镓、锶、铯、钡和钙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晨尿铜可以作为一个监测WD患者驱铜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化疗致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法,调查80例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致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率为61.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肺部及口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白细胞数目<1.0×109/L有关。结论:粒细胞缺乏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密切关注其血象及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合理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杆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1例急性白血病并发ESBLs阳性大肠杆菌败血症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药敏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在培养出ESBL阳性大肠杆菌前均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粒细胞缺乏占82%,预后差.结论控制使用第三代广谱抗生素,监测血象、及时确诊并选用敏感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3月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45例患者面部红斑变淡,关节及肌肉疼痛缓解,白细胞、血小板升高,尿蛋白降低,血清补体升高或恢复正常。4例精神行为得到控制,1例因肺部感染自动出院。结论: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对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患者顺利完成冲击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威尔逊氏病(WD)患者的血清铜代谢指标和角膜K-F环分级变化,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驱铜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首次纳入检测1001例W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4组:PCA组(单用青霉胺治疗)、DMSA组(单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治疗)、肝豆片组(单用肝豆片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组(PCA/DMSA交替+肝豆片治疗),连续三年分别对于各组患者驱铜治疗前后的病情评估和角膜K-F环等相关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各组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各组男女性别比例、入院年龄和病程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各种治疗后血清铜(SCu)、铜氧化酶(Sco)、铜蓝蛋白(CP)和角膜K-F环分级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尤其中西医结合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长期驱铜治疗均使患者体内蓄积的铜和角膜K-F环分级呈下降趋势,尤其中西医结合组显示出更佳及更持续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