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扶正生肌汤对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低位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扶正生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新生肉芽情况、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生长因子、肛门功能、肛管直肠压力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2周创面愈合率、新生肉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肛门功能评分、肛管最大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周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生肌汤治疗低位肛瘘患者可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炎性因子、生长因子水平,保护肛门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肛瘘在发病后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其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1],术后创面愈合多需较长时间,术后换药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我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敷于创面,疗效显著,现结合文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位肛瘘改良挂线术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外科低位肛瘘患者8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挂线术组(n=40)和肛瘘切开术组(n=4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Wexner评分、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改良挂线术组为97.5%(39/40),肛瘘切开术组为90.0%(36/4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改良挂线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Wexner评分显著低于肛瘘切开术组(P0.05)。在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改良挂线术组为10.0%(4/40),肛瘘切开术组为22.5%(9/4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低位肛瘘改良挂线术较肛瘘切开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肛门洗剂熏洗对老年肛瘘术后创面恢复和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老年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对照组常规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予肛门洗剂熏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疗效、术后创面恢复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相关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 w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时创面面积、创面渗液及切口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w时VEGF和VEGF-2水平均高于术后1 d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肛门洗剂熏洗用于老年肛瘘患者术后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改善创面恢复效果,这可能与中药肛门熏洗促血管生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柏液熏洗对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低位单纯肛瘘行手术切除患者 1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96例。对照组给予 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研究组给予苦柏液熏洗治疗,分别于术后第 1、7、14、21天观察两组的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检出结果,于术后 1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 miR-495、miR-181c-5p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85.42%高于对照组 6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随着治疗周期延长,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各创面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后第 1、 7、14、21天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双面水肿,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创面愈合率随着治疗周期延长而逐渐增高,且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第 7天细菌检出结果比较,研究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 miR-155,miR-195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相似文献   

6.
笔者将康复新液用于肛门病术后换药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价百多邦用于痔术后开放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索一种减少痔术后抗生素使用的方案。方法将确诊的16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百多邦+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抗生素+紫草油纱条换药。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术后第1、3、5d创面疼痛情况,术后第5d炎性水肿、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并统计两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完全愈合,观察组在减少术后疼痛、炎性水肿及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多邦+紫草油纱条换药用于痔术后开放性创面治疗临床疗效明确,与静脉输入抗生素+紫草油纱条换药相比,前者能显著减少创面的疼痛、炎性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痔术后减少抗生素使用一种优化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肛瘘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多为开放性创口,创口疼痛及创面渗出较多,因此术后换药对促进创口愈合非常重要.近年来,本科室于肛瘘术后采用康复新液纱条换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肛门直肠压力监测对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8例肛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肛瘘位置分为低位肛瘘组52例、高位肛瘘组56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肛门直肠压力监测,比较其各项测压指标。结果 108例患者术前肛门功能均正常,术后12例出现肛门失禁,发生率11.11%;其中低位肛瘘组肛门失禁率7.69%,高位肛瘘组发生率14.29%,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低位肛瘘、高位肛瘘患者术前及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直肠静息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位肛瘘组术前肛管收缩压与低位肛瘘术前结果差异不显著,此外高位肛瘘术前及术后三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低于低位肛瘘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压力监测对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诊断可提供客观依据,在肛瘘患者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瘘切开挂线联合置管冲洗术与切开挂线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CHAF)的肛门功能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54例CHA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组行切开挂线联合置管冲洗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分别为19.3±4.5d、12.8±6.7d及2.2±1.3千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瘘切开挂线联合置管冲洗术组患者手术后3、6、12个月肛门功能良好率依次为66.7%、74.1%、92.6%,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48.1%、59.3%、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7.386、5.050、9.074,P〈0.05)。结论切开挂线联合置管冲洗术对CHAF治愈率高,保护了患者的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位肛瘘术中不同程度挂线后肛门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本研究共观察病例45例,分为3组,每组15例,均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以挂线勒割肌束收紧长度为分组观察依据.结果 肛管压力下降以静息压为著,1/4组下降为(15.09±2.91)%,1/3组为(24.77±1.15)%,1/2组为(33.32±1.9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90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第2 d起,治疗组在换药后应用康复新液纱条置于创面,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浸透的无菌纱布敷贴于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并比较术后7 d、14 d、21 d创面肉芽评分、创面缩小率、创面疼痛评分,术后7 d、14 d两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术后21 d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19.4±3.3)d vs(25.8±3.1)d,术后14 d、21 d治疗组创面肉芽评分分别为(1.8±0.5)分和(0.8±0.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0.5)和(1.1±0.3)分;术后14 d、21 d治疗组疼痛评分分别为(0.5±0.2)分和(0.2±0.2)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8±0.3)分和(0.4±0.3)分,术后14 d、21 d治疗组创面缩小率分别为(62.2±7.9)%和(87.5±9.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6.6±8.1)%和(78.4±8.6)%;术后7 d、14 d治疗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分别为(48.5±9.1)和(57.4±7.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9.6±7.7)和(51.9±8.4),术后21 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vs 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腐物的脱落和肉芽组织的生成,减轻疼痛,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坐浴方法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对痔术后创面疼痛和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各50例。A组采取便后中药坐浴,B组采取便前与便后中药坐浴,C组便后中药坐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D组便前与便后中药坐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比较四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创面出血、创面水肿及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结果 C组与D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85±1.62)d和(8.63±1.74)d,明显短于A组与B组的(11.32±2.00)d和(11.01±1.95)d(均P0.05)。四组术后第3 d、第7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 d(均P0.05)。C组与D组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与B组(均P0.05),D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C组与D组术后第7 d的创面出血、创面水肿情况均轻于A组与B组(均P0.05),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优于A组与B组(均P0.05)。结论中药坐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痔术后创面伤口水肿、出血发生及促进肉芽生长,有利于创面加速愈合,便前及便后坐浴可进一步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瘘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及炎症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6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口挂线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肛瘘切除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白介素IL-4、IL-6和肛门失禁严重指数量表(FISI)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IL-4、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F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结论肛瘘切除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显著,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快,且造成的炎症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医用伤口修复液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9例,予以医用伤口修复液纱条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39例,予以无菌凡士林纱布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渗液明显减少时间、出血情况,换药时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渗液明显减少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发生创面出血的比例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医用伤口修复液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修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低位肛瘘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3~5cm),临床最为常见。由于低位肛瘘常规手术创口分级为Ⅱ类切口,手术中常不予以缝合,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较长,常伴随有创面疼痛、瘙痒、渗液过多等临床症状。为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我们应用生肌玉红膏纱条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经观察发现,其可促进创面愈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愈烫伤油用于高频电刀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愈烫伤油换药,对照组予灭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创面渗液、肉芽形态评分情况。计算治疗后7 d、14 d创面愈合率,统计创面愈合时间。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于术后3、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瘢痕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创面疼痛评分[治疗组(2.75±0.84)分vs(6.13±1.09)分、对照组(3.39±1.01)分vs(6.26±1.19)分]、创面渗液评分[治疗组(2.75±0.84)分vs (6.13±1.09)分、对照组(3.39±1.01)分vs(6.26±1.19)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治疗组(2.75±0.84)分vs(6.13±1.09)分、对照组(3.39±1.01)分vs(6.26±1.19)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2...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应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缘水肿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水肿临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康复新液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和降低水肿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肛门术后贝复剂换药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对肛门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按知情同意的原则,将106例肛肠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采用浸有贝复剂的凡士林纱布换药;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的凡士林纱布换药.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7天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贝复剂有助于肛门术后创面的快速修复,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