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急诊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病人的分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急诊分诊时间和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病人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季红  姚湘 《当代护士》2018,(1):131-13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在AMI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共29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共29例。对两组的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抢救用时为(41.08±30.5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8.37±32.11)min(P0.05);抢救成功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2.4%(P0.05);复发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24.1%(P0.05);患者满意度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4%(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AMI患者的抢救用时、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绿色护理通道;比较两组急救反应时间(包括入院至手术时间、急诊室处理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急诊室处理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绿色护理通道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缩短医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急诊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情况、医疗差错、医疗纠纷情况、预后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良好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而致残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0%(P0.05)。结论对急诊休克患者实施细节护理,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减少医疗差错、致残及死亡患者,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有效抢救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 ~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 ~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一体化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抢救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各方面护理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方面护理综合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评估情况,提高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 7年2月~201 8年1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7 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者急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预后残疾、死亡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确保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病人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向荷 《当代护士》2016,(11):110-111
目的比较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中的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进行常规的抢救以及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另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即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认可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系统的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施行前后两组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施行前)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观察组患者(施行后)入院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抢救的成功率高达96.67%,远高于对照组86.67%的抢救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能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2019年1—12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结果和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为(8.4±5.8)min,急诊停留时间为(15.0±4.3)min,术前准备时间为(10.4±3.2)min,低于对照组的(14.1±6.7)、(19.7±4.1)、(13.6±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7%vs.73.2%)、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vs.17.0%)、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vs.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40.8±3.6)vs.(37.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路径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2020年该院急诊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未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5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2020年1-12月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8.4±5.7)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4.3)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107-3108
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急诊抢救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并发症发生及对护理满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进行护理,效果理想,可在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休克指数指导的风险分级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休克指数指导的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苏醒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快速急诊生理评分表(REMS)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APACHEⅡ、REM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RE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应用休克指数指导的风险分级护理,可缩短疾病分诊、救治的时间,促进临床...  相似文献   

13.
周丽娟 《当代护士》2018,(5):141-143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在急诊骨盆骨折大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急诊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急诊链式流程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一般判断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时间、抢救总耗时、手术30 min到达率等抢救效率指标,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病死率;分别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家属版、急诊医生版)评价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急诊医生及急诊护理的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接诊患者的一般判断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总耗时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30 min到达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8%;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预后病死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患者家属满意度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医生对急诊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骨盆骨折大出血急救中应用链式流程护理,能明显提高急诊期间抢救效率,抢救成功率高,预后病死率低,且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满意度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佳木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抢救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以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9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流程再造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急诊冠状动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62例急诊冠状动脉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6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两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护患纠纷情况。结果:实施后总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评分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患纠纷事件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冠状动脉患者抢救成功率,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朱瑜 《当代护士》2017,(11):62-64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宫外孕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9月收治的采用65例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宫外孕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4月收治的采用58例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宫外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抢救情况、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沟通协调、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宫外孕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5年9月~2016年3月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设为对照组;2016年4~9月4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设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入急诊室至确诊用时、确诊至转专科或手术治疗用时及窒息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急诊室到确诊用时、确诊至转专科或手术治疗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窒息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分诊、采血、建立静脉通道、出急诊室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经抢救后,两组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均较抢救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采血、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出急诊室和介入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干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海彦  王莉 《妇幼护理》2023,3(1):168-170
目的 研究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危 重症患者 70 例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 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抢救用时及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用时及成功率,护理满意 度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住院、 急救用时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