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接受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术期实施术前准备、心理支持和术后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感染、硬膜囊撕裂、大血管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7 d时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30%(36/37)。结论对接受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实施规范、系统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 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5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患者均在术后10天出院,平均随访9.34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96%,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CT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已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结论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等综合护理。比较2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理、康复训练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ry,MED)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42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2例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38例,良3例,可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LDH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实施小切口椎板切开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LDH,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实验组50例采用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经椎间孔侧后方入路,观察组49例经后路椎板间入路。比较2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侧后方和经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效果肯定。其中后路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鸣  马志 《颈腰痛杂志》2004,25(5):335-336
目的 比较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utomated pereutaneous lumbardiscectomy,APLD)、经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传统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3种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相同时间段内,3组病例采用统一的选择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手术由专人操作。结果 均获12个月以上的随访,用Ridit分析法对3种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论 APLD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其手术技能基本同传统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可作为单间隙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7例)、对照A组(采用传统髓核摘除术,30例)、对照B组(采用孔镜或椎板镜下髓核摘除术,12例)和对照C组(采用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23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年。术后3个月JOA评分:4组均高于术前(P <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A、B、C组(P <0.05)。观察组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随访期间X线片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且无腰椎不稳,MRI提示神经根无明显受压,且邻近节段无明显椎间盘突出病变;对照A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对照B组出现1例出血、1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复发;对照C组出现1例神经系统损伤、1例切口感染。结论 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