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激光疗法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可变脉宽532nm激光,脉冲染料585nm激光,IPL强光治疗系统及铜蒸气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葡型性血管瘤、血管角皮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充血性增生性瘢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血管性病变631例,毛细血管扩张356例,鲜红斑痣205例,草莓样血管瘤36例,蜘蛛痣34例。针对不同的病变类型选择采用不同的治疗参数。结果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激光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治疗效果最好,大部分病例经1次治疗即可痊愈;对蜘蛛痣、草莓样血管瘤、粉红型鲜红斑痣也有较好疗效。结论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激光对皮肤血管性病变疗效显著,无瘢痕及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可变脉宽倍频532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皮肤血管病患者166例,其中鲜红斑痣117例、草莓状血管瘤38例、蜘蛛痣11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肤色、皮损部位、皮损颜色、治疗次数,选择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的治疗参数治疗,其范围为能量密度9~24J/cm^2,脉冲宽度10~50ms,光斑直径3~4inm。 结果 经过1~8次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鲜红斑痣84.6%,草莓状血管瘤89.5%,蜘蛛痣90.9%。 结论 应用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疗效显著,其中以草莓状血管瘤、蜘蛛痣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副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经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的副作用及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结果50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发生副作用者66例(13.2%),其中色素沉着35例(7.0%),色素减退12例(2.4%),萎缩性瘢痕17例(3.4%),增生性瘢痕2例(0.4%)。术后>6个月仍有皮肤异常者24例(4.8%),其中色素沉着7例(1.4%),色素减退2例(0.4%),萎缩性瘢痕13例(2.6%),增生性瘢痕2例(0.4%)。色素沉着、色素减退、萎缩性瘢痕发生率在激光能量密度≥8.0J/cm2级高于其他能量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草莓状血管瘤组萎缩性瘢痕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出现副作用与治疗次数无关,与激光能量密度、疾病种类有关。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是安全的,无连续激光治疗后引起的增生性瘢痕、持续性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目的:探讨Q开关532nm激光联合电离子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Q开关532nm激光联合电离子治疗脂溢性角化病964例。结果:1次治愈患者892例,治愈率达92.6%;2次治疗后,治愈率达100.0%。  相似文献   

6.
资料 :36 0例患者中 ,女性 2 0 8例 ,男性 15 2例 ,其中婴幼儿 (单纯性血管瘤 ) 189例 ,青少年 (鲜红斑痣、蜘蛛痣 ) 12 6例 ,中老年 (酒渣鼻、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 ) 4 5例。方法与结果 :进口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 ,波长 5 85nm ,根据皮损情况和面积选择能量密度和光斑大小。鲜红斑痣 ,酒糟鼻 ,单纯性血管瘤 ,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 1次后 ,颜色减退30 %至 5 0 % ,连续治疗 2~ 4次后治愈 ,无瘢痕及副作用。婴幼儿草莓样血管瘤治疗时 ,采用重复光斑 ,治疗 2~ 3次后 ,血管瘤基本消失 ,皮肤平整光滑 ,无瘢痕 ,少数患者有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585nm染料激光联合点阵激光与单纯585nm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增生性瘢痕患者43例,男性20例,女性23例。皮损分布于头面、前胸、上肢。同一皮损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随机接受585nm染料激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或单纯585nm染料激光。联合治疗部位先进行585nm染料激光治疗,再进行点阵激光治疗,两次激光治疗间隔2~3周;单纯58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患者428例,首先采用泵浦染料激光(SPTL)治疗,术后第6周若病变消退>50%,继续SPTL治疗,直至病变完全消失;若病变消退<50%,改用Nd:YAG激光治疗,治疗后血管瘤厚度>1.5 mm继续该激光治疗,瘤体厚度<1.5 mm,改用SPTL治疗.上述激光治疗后均用He-Ne激光照射创面.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治愈307例,治愈率71.7%;显效121例,显效率28.3%.显效患者中病变面积较大者出现轻度萎缩性瘢痕.结论多种波长激光联合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具有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激光联合药物血管内介入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激光联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各类型婴幼儿血管瘤363例,其中浅表毛细血管瘤303例,采用连续Nd:YAG激光或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深部血管瘤54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介入治疗;婴幼儿重症血管瘤6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口服激素治疗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随访2~5年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363例患儿治疗效果:治愈率47.9%,显效率33.6%,有效率18.5%。并发症发生率:凹陷性瘢痕3.6%,表皮纤维化8.0%,色素沉着3.3%,色素减退1.4%。结论激光联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达到恢复外观和功能的最佳疗效,并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临床治疗和理论分析两方面评价强脉冲光系统是否适用于治疗面、颈部鲜红斑痣。方法用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鲜红斑痣患者35例,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该强光系统的光子与脉冲染料激光两个波长的光子在皮肤组织中的传输过程及能量沉积进行模拟比较。结果强脉冲光治疗鲜红斑痣临床疗效显著,82.1%的患者达到>50%的清除率,其中28.6%的患者达到>75%的清除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十分接近。模拟结果显示,强脉冲光系统和595 nm激光系统的光子在血管中的光能量分布比577 nm激光系统的光子更为均匀,穿透深度更大。结论强脉冲光系统可以成为临床治疗面、颈部鲜红斑痣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680例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分析疗效与患者年龄、瘤体大小和瘤体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其疗效与患者年龄、瘤体性质和瘤体部位有相关性:患者年龄越小、瘤体越小疗效越好;近眼、耳、口、鼻部位的瘤体疗效显著低于颌面部的瘤体。结论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颌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585 nm脉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CO2激光三种不同激光治疗蜘蛛痣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蜘蛛痣患者380例分别经585 nm脉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CO2激光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经585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80例,Nd:YAG激光治疗110例,CO2激光治疗90例。结果 Nd:YAG激光、585 nm脉冲染料激光、CO2激光三种方法治疗蜘蛛痣,1次治愈率分别为91.82%、62.22%和71.1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多次治疗痊愈率分别为100%,95.56%,96.67%,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5 nm脉冲染料激光0.55%,Nd:YAG激光的发生率18.18%,CO2激光的发生率2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种激光对治疗蜘蛛痣均有明显的效果,可根据患者要求,病情需要及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照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草莓状血管瘤患儿630例703处病灶.除8处位于睑缘的病灶,为避免对眼睛造成损伤,采用静脉全麻外,其余均不需麻醉.以功率7w、距离0.1~0.2cm连续Nd:YAG激光对病灶进行间隔、点状照射凝固,照射区面积直径0.2 cm,间隔0.3 cm,术中及时应用75%乙醇作局部物理降温,术后对治疗部位进行精心护理及茶子油涂抹,并观察其局部热反应和疗效.结果 3个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703处瘤体全部消失,无一例复发.除19个病灶由于术后护理不当,形成局部皮肤瘢痕愈合外,其余684处病灶均未出现局部瘢痕和萎缩.结论 Nd:YAG激光照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1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4,自引:15,他引:29  
目的:分析比较血啉甲醚(HMME)与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行光动力疗法(PDT)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材料与方法:鲜红斑痣患者1216例,粉红型13.2%,紫红型68.3%,增厚型18.4%。静脉注射HpD或HMME3-7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KTDS/532激光或氩离子激光照射,功率密度50-100mW/cm^2,能量密度90-540J/cm^2,随访观察。结果:HMME-PDT和HpD-PDT对各型鲜红斑痣均能有效地消除病变颜色,所随访的1632个病灶在2个月至9年的随访期内末见复发。治疗后反应有:局部水肿5-7天,部分患者有结痂或一过性色素沉着,皮肤暂时性光过敏反应。HpD-PDT组避光期30-90天,HMME-PDT组占光期7-14天,与HpD-PDT相比,HMME-PDT具有反应轻、愈合快、不衣反应少,安全度大、避光期短、色素沉着轻、护理容易、重复治疗间隔期短的特点。结论:HMME-PDT与HpD-PDT都能有效治疗各型鲜红斑痣,但HMME-PDT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度大,避光期短、护理容易、重复治疗间隔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532 nm连续激光照射下鸡冠组织的温度变化,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中激光光剂量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雄性3月龄白羽鸡30只,按功率密度100、150、200、250和300 mW/cm^2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采用波长532 nm全固态激光器照射2 cm×2 cm鸡冠组织,照射时间20 min。照光同时应用热红外成像温度监测仪对照射区域的鸡冠组织进行连续温度成像监控。分别于照射后即刻、1和3 d对鸡冠组织进行大体观察,3d后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血管和表皮损伤情况。结果在照光过程中,各组温度变化都呈现单边上升、达到平台的变化规律:功率密度为100、150、200、250和300 mW/cm^2组,温度最高值分别为45.1℃、49.9℃、51.6℃、51.8℃和53.7℃,达最高温度时间分别为20、16、7、6和6 min。鸡冠大体损伤和病理损伤随温度升高而加重,200 mW/cm^2以上功率密度导致鸡冠表皮和真皮凝固性坏死。结论在532 nm连续激光照射下,鸡冠组织的温升程度和损伤程度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逐渐增高,150 mW/cm^2以下功率密度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各型血管角皮瘤激光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管角皮瘤患者19例,根据各型的不同特点分别或联合应用CO2激光、脉冲染料激光和长脉冲Nd∶YAG激光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定疗效。结果治愈16例,占84.2%;好转1例,占5.3%;无效2例,占10.5%;形成瘢痕4例,占21.1%;色素改变7例,占36.8%;16例治愈病例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75次。结论根据血管角皮瘤的类型、发生部位、数量、增生情况、颜色和患者的美容要求选择适当的激光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次数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优化脉冲技术(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和连续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幼儿鲜红斑痣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鲜红斑痣患儿32例,年龄3个月至7岁,先经OPT治疗2次,再用PDL治疗3次,共经过5次治疗,治疗间隔2—3个月。其中5例伴有疣状增生患儿,联合应用连续Nd:YAG激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2例鲜红斑痣患儿,痊愈9例,痊愈率28.1%;显效18例,显效率56.3%,总有效率84.4%;5例伴疣状增生者均1次治愈,治愈率100.0%。比单纯应用PDL治疗,疗效有所提高。32例患者中,出现轻度色素减退3例(占9.4%),出现色素沉着2例(6.3%),无瘢痕形成。结论OPT、PDL治疗婴幼儿鲜红斑痣疗效可靠、并发症少,连续Nd:YAG激光可辅助治疗有疣状增生的病变。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特点的良性肿瘤,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控制其快速生长,促进其尽早进入消退期并减少美容性损害是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策略。采用现代激光治疗技术后,其疗效及安全性得到长足提高。目前,激光治疗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倍频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和强脉冲光(Intense Pused Lisht,IPL)在血管瘤的应用和各自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紫红型和增厚型鲜红斑痣(PWS)的疗效。方法紫红型和增厚型PW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先用IPL治疗3次,每次间隔2~4周,再用PDL治疗5~8次,PDL治疗每次间隔2~3个月;对照组仅行PDL治疗,治疗方法及间隔时间同治疗组。治疗3~8次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次后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55.0%和16.7%;对照组分别为33.3%、10.0%。两组患者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治疗组2例(3.3%)出现增生性瘢痕,2例(3.3%)出现色素减退,1例(1.7%)出现色素沉着。对照组1例(1.7%)出现增生性瘢痕,4例(6.7%)出现色素沉着,4例(6.7%)出现色素减退。随访3个月内,两组色素沉着伴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及减淡,色素减退和增生性瘢痕3个月内改善不明显。结论 IPL联合PDL治疗紫红型和增厚型PWS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