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改良Hulth法建立的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以探讨其病变机制。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利用"测定双足平衡设备"检测和评价兔膝关节功能变化,肉眼观察兔膝关节大体结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应用显微电脑测量软件测量关节软骨厚度。运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右侧(患侧)膝关节蜷缩、无力,检测显示以左侧后足承重为主。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的表现,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厚度较正常组有明显减小(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软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结构模糊。结论:采用改良Hulth法可以成功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拟临床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正常、模型(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组4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兔膝关节进行关节炎造模。造模完成后,分别于兔膝关节腔内按照0. 1 m L/kg的剂量标准注射生理盐水、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饲养1周后处死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乌头注射液组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的表达较模型组组显著降低(P 0. 05),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明显(P 0. 05)。结论:乌头注射液能够抑制膝骨性关节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的表达,保护膝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3.
益肾为主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肾为主治法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中药组用石膏外固定兔右后肢膝关节造模,造模后同空白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益肾方和生理盐水,6周后取兔膝关节软骨,肉眼、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软骨细胞凋亡。结果:中药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肾为主能减少兔膝实验性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凋亡,具有关节软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强  王一洲 《天津中医》2013,(3):168-170
[目的]探讨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观察造模后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双酶解法分离膝骨关节软骨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正常组膝关节面光滑平整,软骨细胞膜完整。造模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有骨赘生成,软骨细胞胞核固缩,细胞膜破损。[结论]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KOA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持膝关节一定的稳定性,为KOA可靠的造模方法。机械-酶消化法可获得数量多、纯度高的软骨细胞,且软骨的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赖震  石仕元  费骏  魏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161-163,230,231
目的:探讨海桐皮汤熏蒸对实验性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35只采用Hulth方法造模,1周后取30只元膝关节感染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并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水蒸气熏蒸组(C组)和海桐皮汤熏蒸组(D组)。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4周后处死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状况。结果:正常组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为18.57%,模型组29.41%,水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为28.26%、21.09%。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水蒸气熏蒸组、海桐皮汤熏蒸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水蒸气熏蒸组、海桐皮汤熏蒸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水蒸气熏蒸组相比海桐皮汤熏蒸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蒸可显著减少实验性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KO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固一通"温针灸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固一通"温针灸法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软骨及软骨下骨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温针灸能否减轻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退变从而减缓KOA的发展。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灸组及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0只。采用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法固定兔右后肢6周制备KOA模型。温针灸组给予"内膝眼""外膝眼"及"鹤顶"温针灸治疗,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4周;阿仑膦酸钠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溶液灌胃(150μg·kg-1·d-1),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新西兰兔膝关节行X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X线结果采用K-L分级法对关节间隙、软骨下骨增生程度进行分级;MRI结果采用Recht分级法对软骨退变程度进行分级,采用WORMS评分法对骨髓水肿程度进行评分;HE染色法观察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Mankin评分评价软骨退变程度;扫描电镜观察膝关节软骨表面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膝关节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K-L分级、Recht分级、WORMS评分及Mankin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扫描电镜显示模型组软骨缺损严重;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软骨细胞变性肿胀,细胞器减少、形态紊乱,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分布混乱。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和阿仑膦酸钠组K-L分级、Recht分级、WORMS评分及Man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扫描电镜显示,温针灸组软骨无明显缺损,软骨表面较平坦;阿仑膦酸钠组软骨有缺损,但再生软骨组织表面平坦。透射电镜显示,温针灸组软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细胞器形态明显改善、数量明显增多,胞外基质胶原纤维较丰富,分布较为均匀;阿仑膦酸钠组细胞外形正常,细胞器数量较多,形态紊乱,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分布较混乱。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温针灸组Mankin评分降低(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减缓KOA兔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从而起到减缓KOA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手法弹拨"三联法"治疗兔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取56只雄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只不造模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用结扎股静脉的方法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熏洗组、功能锻炼组、手法弹拨组、三联法组、扶他林组.4周后取免膝关节的关节软骨,通过时膝关节软骨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结果:"三联法"可抑制或延缓软骨细胞凋亡,并维持凋亡和增殖平衡,治疗效果优于其它各组.结论:"三联法"治疗兔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兔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逍遥丸组(简称中药组)、玻璃酸钠组(简称针剂组)、对照组,每组10只,第12周末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取右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末端原位标记法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凋亡及计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药组、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而探讨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手法组、针剂组、模型对照组、假模组和正常组各10只。前3组通过手术结扎并切断右侧臀下静脉、股静脉和大隐静脉造模,假模组显露相应血管但不结扎,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1周后手法组采用揉髌手法分别施术于兔右下肢5周共17次;针剂组右膝关节内每周注射一次玻璃酸钠液,连用5周。其余3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细胞凋亡率(17.25±3.24)%,电镜提示凋亡细胞较多;假模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细胞凋亡率(16.63±2.13)%,电镜提示细胞结构保存较差;手法组、针剂组软骨组织退变较轻,手法组细胞凋亡率(8.40±2.84)%,电镜提示细胞结构保存较好;针剂组细胞凋亡率(9.50±3.25)%,电镜提示细胞结构保存尚可;正常组软骨组织正常。细胞凋亡率(3.88±1.23)%,电镜提示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与模型组比较,手法组、针剂组和正常组细胞凋亡率均P<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揉髌手法可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进而维护软骨组织的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5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取背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15min,留针10min,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连续治疗12周。利用RT-PCR技术检测IL-6 mRNA在骨组织细胞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针刺组的IL-6 mRNA表达均减弱(P<0.05),双固一通组表达明显减弱(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减弱(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的IL-6 mRNA表达水平,且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其他三治疗组。  相似文献   

12.
鲍圣涌  王华  王彦春  梁凤霞  陈泽斌 《针刺研究》2006,31(3):149-152,178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只9~10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双固一通”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常规取穴组取背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双固”组取“关元”“足三里”;“一通”组取“肾俞”“膈俞”“大杼”;“双固一通”组取“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电针连续治疗8周。利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蛋白(OPG)mRNA在骨组织细胞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针刺组的OPG mRNA表达均升高(P<0·05),“双固一通”组表达非常显著升高(P<0·01);“双固一通”组较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也明显升高(P<0·05);常规取穴组、“双固”组、“一通”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的OPG mRNA表达水平,且“双固一通”针法优于其它取穴针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测针刺对糖尿病大鼠肝脏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双固一通"针法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分子机制,并比较不同强度电针对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差异。方法:180~220gWistar大鼠60只,10只为正常对照(A组),另5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双固一通"常规电针组(C组)和"双固一通"强刺激电针组(D组),治疗2个疗程后,运用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表达,运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肝脏GLUT4mRNA免疫阳性物检测。结果:糖尿病大鼠肝脏GLUT4mRNA免疫阳性物平均吸光度值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P<0.05),C组和D组均使糖尿病大鼠肝脏GLUT4mRNA表达显著增多(P<0.05),且两组间的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固一通"针法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肝脏GLUT4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其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环节;且短暂强刺激电针在改善糖尿病大鼠GLUT4mRN表达方面与常规电针效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彦春  马骏  王华 《中国针灸》2006,26(4):277-28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风府太冲组和“双固一通”组5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对比观察单纯针刺“风府”“太冲”和“双固一通”取穴法对PD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黑质、纹状体细胞增殖情况及神经干细胞数量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观测各组神经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两针刺组损毁侧黑质、纹状体增殖细胞显著增多(P〈0.01),但只有“双固一通”组损毁侧黑质、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及转化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初步提示“双固一通”法能引起PD模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区神经干细胞发生明显增殖,并促使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寒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单纯针刺组,两组均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用关节疼痛量表、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性指数量表、采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温针灸和针刺疗法均能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减轻症状,温针灸疗法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2.1%,总有效率96.4%,优于单纯针刺组的7.4%、92.6%。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肾阳虚采型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6.
肖凌  王光安  王华 《中国针灸》2012,32(5):435-439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配穴电针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30只大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42d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剩余10只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将衰老模型大鼠再随机分为双固一通组("关元""足三里"穴接电针,"百会"穴手针)、针刺对照组("委中""水分"穴接电针,"印堂"穴手针)、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大鼠。每日治疗1次,6日为一疗程。正常对照组与衰老模型组不予治疗干预。治疗3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占T细胞的百分率及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1.74±0.059)、胸腺指数(0.64±0.03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脾脏指数(1.93±0.061)和胸腺指数(0.81±0.053)(均P<0.05);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百分率,衰老模型组[(26.28±4.6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08±5.58)%](P<0.01);CD8+T细胞占T细胞百分率,衰老模型组[(43.33±2.84)%]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70±4.24)%](P<0.01)。双固一通组脾脏指数(1.91±0.081)、胸腺指数(0.79±0.080),较衰老模型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百分率[(16.09±2.96)%]显著降低(P<0.01);针刺对照组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率[(18.07±1.73)%]较衰老模型组亦降低(P<0.01);但双固一通组比针刺对照组的CD8+CD2-8T细胞占CD8+T细胞比值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双固一通"配页电针可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延缓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免疫衰老,其疗效优于其它组穴。  相似文献   

17.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王建国  何丽娟 《中国针灸》2007,27(3):191-192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两组均取犊鼻、膝眼、阳陵泉等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抒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在大抒穴有条索物且明显压痛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电温针局部穴位配合大抒穴),对照组43例(采用电针局部穴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温针局部穴位配合大抒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局部穴位。  相似文献   

19.
Wang YC  Cheng YH  Ma J  Gan SY  Wang SJ  Zhou H  Du YJ  Yang M  Shen F 《中国针灸》2010,30(9):739-74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风府太冲组和双固一通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替代6-羟基多巴胺进行微量注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风府太冲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电针"风府""太冲"穴,双固一通组在造模基础上电针"风府""太冲""关元""足三里"4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对比观察针刺"风府""太冲"和"双固一通"取穴法对PD模型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功能性受体Ret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NF阳性细胞数量,以免疫印迹法检测Ret含量。结果:两电针组GDNF阳性细胞数量比其他组显著增加(均P0.01),双固一通组作用强于风府太冲组(P0.01);两电针组Ret含量亦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使PD大鼠黑质和纹状体GDNF表达增强,使黑质Ret高表达,说明电针不仅能提高GDNF的表达水平,还能提高GDNF的作用效应,"双固一通"取穴在提高GDNF表达方面较单纯取"风府""太冲"穴作用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照组37例,针刺结合特定电磁波辐射器(TDP)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控制率34.15%、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控制率13.51%、为70.27%.两组控制率、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治疗KOA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