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孢素A微球的体外释放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彬  杨丽娟  王坚成  张强 《中国药学》2007,16(4):252-256
目的以环孢素A为模型药,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PLGA制备微球。并评价微球的体外释放。方法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环孢素微球,并对微球的外观,粒径和载药量进行评价。通过衡量温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筛选体外释放介质。结果制得的微球外观圆整,粒径统一,平均粒径50μm左右,载药量为13%。DSC结果表明环孢素A和PLGA有结合作用。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的释放受温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加入30%的异丙醇可使微球在2周内释放完全。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可制备得到质量符合要求的环孢素微球,含30%异丙醇的释放介质是微球体外释放评价的理想介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为载体,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为模型药物,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norcantharidin-chitosan-silk fibroin-microspheres,NCTD-CS-SF-MS)。并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微球表面形态以及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壳聚糖与丝素蛋白的物理混合溶液为水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NCTD-CS-SF-MS。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及X-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表征微球特性;采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的NCTD-CS-SF-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184.0±5.0)μm,载药量(15.08±2.85)%,包封率(27.46±1.25)%。NCTD-CS-SF-MS在0.1mol/L HCl,PBS(pH=7.4)和9.0mg/mL氯化钠溶液的3种介质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结论:优化的NCTD-CS-SF-MS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载药量高,缓释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芹菜素为模型药物、脱乙酰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制备芹菜素壳聚糖微球,并测定微球中芹菜素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复乳-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微球,正交试验优化微球制备的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芹菜素含量。结果最佳工艺制备4批微球,形态良好,微球圆整,平均载药量为8.54%,平均包封率为69.69%,平均粒径为84.33μm。微球在pH 6.8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36 h。结论所选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芹菜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壳聚糖载药微球,采用红外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阿司匹林包埋在壳聚糖微球中,测得其载药量为15.44%,包封率达到60.4%。pH=3.6时释药曲线较好,接近匀速释放。  相似文献   

5.
鼻用氟脲嘧啶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及溶胀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浓度、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以及介质pH值对氟脲嘧啶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与溶胀的影响。方法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氟脲嘧啶鼻用微球,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根据微球吸水前后质量变化测定微球的溶胀率。结果壳聚糖的脱乙酰度越高、固化剂用量越大、固化时间越长则微球的溶胀越慢,微球的体外释放越慢;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则使微球的溶胀度增加,体外释放量减少;释放介质的pH值对微球的溶胀性能影响很大,在酸性条件下微球溶胀度高且释药加快。结论影响壳聚糖微球溶胀的因素顺序为介质的pH值>固化剂用量>固化时间>壳聚糖浓度≈壳聚糖脱乙酰度;影响壳聚糖微球体外释放的因素顺序为固化剂用量>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浓度,而固化时间和介质的pH值对体外释放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南艳微  郑晓玲 《中国药房》2013,(17):1581-1583
目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微球(BSA-ACM),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BSA-ACAM),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BSA-ACACAM)。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溶液为囊材,对BSA进行反复包裹,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BSA-ACM、BSA-ACAM、BSA-ACACAM;采用扫描电镜测定微球粒径,Micro-BCA试剂盒测定载药量,考察包封率和24h体外释药特性,并进行Higuchi方程拟合。结果:BSA-ACM、BSA-ACAM、BSA-ACACAM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分别为(3.79±1.33)、(3.52±0.96)、(3.07±1.17)μm;载药量分别为(17.97±1.33)%、(16.95±0.46)%、(16.47±1.49)%;包封率分别为(65.78±4.98)%、(63.99±4.83)%、(55.00±1.50)%。微球体外释放速率与聚电解质膜包裹层数呈负相关,均符合Higuchi方程(r分别为0.9787、0.9869、0.9808),24h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32.15%、25.59%、16.72%,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多层海藻酸-壳聚糖聚电解质膜微球能减少药物的突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谢德明  闫昕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1):869-872
目的:制备一种环孢素A(CsA)缓释纳米体系。方法:以PLA-co-PEG共聚物材料作为环孢素药物的释放载体;采用超声振荡技术制备载环孢素的PLA—PEG—PLA纳米球;分析纳米球的粒径与分布以及纳米球降解过程中的形貌变化;体外释放试验探讨制备的纳米球的降解特性以及与载体材料、介质pH值之间的影响关系;小鼠灌胃后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采用PLA—PEG—PLA共聚材料装载CsA,药物包封率达到89.2%。纳米球平均粒径为242.3nm,载药后平均粒径增大到320.2nm。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纳米球在磷酸缓冲液中溶胀程度与降解速率依赖于介质pH值。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球的药物释放速率与载体降解速率一致,持续稳定释药时间〉7d。动物模型也证实该载CsA纳米球可维持血液中稳定的药物浓度5d以上。结论:利用本方法制备的载CsA纳米球是一种较理想的环孢素药物剂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阿霉素海藻酸钙凝胶微丸的释放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阿霉素为阳离子模型药物,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NaAlg)制备的空白微丸对药物的摄取作用和不同介质中药物的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α-细辛脑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工艺,测定微球中α-细辛脑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分光光度法测定α-细辛脑的含量。结果最优工艺微球球形圆整,载药量为1.17%,包封率为2.40%,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7.97μm,大部分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93.67%),体外释放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Q/100=0.8276-0.0506exp(-1909t)-0.777exp(-0.4405t)。结论以海藻酸钠为载体、乳化-内部凝胶化法制备了海藻酸钙微球,获得微球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0.
替莫唑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替莫唑胺壳聚糖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以替莫唑胺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两步优化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测定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速度对微球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平均粒径为(3.9±1.6)μm,载药量为(7.1±0.5)%(n=3),包封率为(25.0±0.8)%(n=3),体外释药特性研究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0~8 h符合Higuchi方程,Q=11.717 26.951t1/2(r=0.980),8~24 h符合一级释放曲线,lnQ=4.37 0.007 5t(r=0.983).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乳化交联法可制备出以壳聚糖为载体、替莫唑胺为模型药物的缓释微球,其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包埋PLGA微球壳聚糖支架的构建及其对蛋白释放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能缓慢释放蛋白类药物的细胞生长支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测定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和支架的形态,考察药物在各种支架上的体外释放。结果壳聚糖支架为多孔结构,当预冻温度为-70 ℃时,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分别为78.6%±1.5%和85.1%±6.2%。PLGA微球能够较均匀地覆在壳聚糖支架上。单用壳聚糖支架,BSA在24 h累积释放达90%以上,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168 h的累积释放量为33.5%。通过改变壳聚糖的用量和PLGA材料的型号,可以调控药物在复合支架上的释放。结论包埋PLGA微球的壳聚糖支架有望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延缓洛索洛芬钠在局部的作用时间,了解洛索洛芬钠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明胶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微球;采用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备明胶微球最优处方和工艺为:洛索洛芬钠5.0 g,质量分数为20%的明胶溶液100 mL作为水相,含质量分数0.5%Span 80的液体石蜡混合液400 mL作为油相,55℃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入至油相中,500 r.min-1乳化20 min,冰水浴20 min,加入戊二醛使体积分数为50%,交联90 min,4000 r.min-1离心分离10 min,用丙酮、乙醚交替洗涤3次,40℃真空干燥12 h;制备的明胶微球平均粒径为18.25μm,载药量为19.37%,包封率为87.72%,包衣后质量增加25%;洛索洛芬钠缓释微球体外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洛索洛芬钠缓释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乳化-固化法制备苦参碱微球,对其包封率、形态、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苦参碱白蛋白微球平均粒径为12.64 μm,大小均匀。平均包封率为79.60%±0.98%。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方程,t1/2为46.8 h。结论:苦参碱缓释微球制备方法简便,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盐酸乙胺丁醇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靶向性盐酸乙胺丁醇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乳化 热固化法制备微球 ,并对其形态学 ,载药量 ,体外释药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微球粒径在 12~ 42 μm ,载药量为 :(2 1.2 4± 0 .36 ) % (n =5 ) ,体外释药试验结果显示 ,盐酸乙胺丁醇微球体外释药符合Higuichi方程。 结论 :本法制得的盐酸乙胺丁醇微球具有缓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最佳工艺,并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羧甲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等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并进一步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评分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乳化转速>投药比>交联度>羧甲基壳聚糖浓度,用优化的工艺制得微球50~200μm粒径分布百分数为48.86%,载药量为48.19%,包封率为37.46%,在pHI.2、6.8和7.6,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时间为6~8h.结论:本法所制微球工艺稳定.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制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口蹄疫DNA疫苗为DNA疫苗的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一离子交联法制备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考察粒径大小、外观、载药量等理化特性;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1.9μm,载药量为5%,产率为53.2%。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受载药量影响较小,而壳聚糖的交联固化度增高,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变慢。结论:以生物降解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用喷雾干燥法制备DNA疫苗微球,不需要超声和有机溶剂,因而有利于DNA疫苗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重组降血压肽(rAHP)缓释微球。方法以聚乳酸(PLA)为缓释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微球制备的最优工艺为:油相中PLA的浓度为7.5%、初乳搅拌速度为900 r/min、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为1∶10,外水相聚乙烯醇124浓度为5%;按此工艺制备的微球粒径跨度小、分布均匀,包封率为81.35%,载药量在10.92%,微球得率在80.26%,微球的平均粒径分布范围在75~80μm之间;载药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0.5 h内的累积释药量为17.5%,第15天累积释药率达到98.6%。结论该微球制备工艺成熟,包封率高,符合我国药典对缓释制剂的指导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一种以壳聚糖(CS)为修饰剂氧化单壁碳纳米角(oxSWCNHs)介导的载阿霉素(DOX)的新型药物转运系统(DOX@oxSWCNHs/CS),并考察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DOX@oxSWCNHs/CS载药体系,考察体系在水、PBS、细胞培养基中的分散性,使用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zeta电位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评价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 DOX通过π-π堆积作用装载于oxSWCNHs上,载药量达60%;用CS修饰oxSWCNHs的疏水表面,可增加oxSWCNHs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特别是在盐溶液中分散性。载药体系的体外释放具有pH依赖性和缓释效果。结论 oxSWCNHs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阿霉素载体达到药物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