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与美能(通用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7例随机对照。结果: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2个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组ALT、AST、TBil、TBA复常率分别为95.0%、88.5%、88.9%、9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受损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选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分别进行肝功生化检测。结果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的恢复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具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和改善肝功能作用,使肝功能检测指数恢复正常,治疗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60例仅用恩替卡韦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12周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VDNA和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等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迅速改善肝功能,减轻患者肝功减退导致症状。  相似文献   

4.
张建伟  喻玲 《中国医药》2011,6(9):1092-109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预防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8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86例),治疗组乙型肝炎24例,对照组乙型肝炎27例.治疗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口服护肝片,4片,3次/d,观察2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发生肝功能损害10例,占11.6%,其中乙型肝炎患者7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1.6%;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害23例,占23.5%,其中乙型肝炎患者15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23.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364,P<0.05).51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22例,133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11例,乙型肝炎患者较非乙型肝炎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x2=30.449,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以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明显优于抗结核药物+口服护肝片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尤其对乙型肝炎合并结核患者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80例酒精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片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5):1085-1086
目的:比较双环醇与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血钾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肺结核患者123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双环醇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肝功能指标与血钾离子(K~+)浓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K~+浓度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治疗1月、2月和3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如ALT、AST、TBIL异常率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K~+浓度异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与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血K~+浓度的影响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及对IL-1B和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匹维溴铵口服50mg tid,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0.2g,tid共4周,对照组45例给予匹维溴铵口服50m,tid共4周,并测定治疗前后IL-1B和IL-10的含量,在治疗的第4周末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诊.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1.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的IL-1B降低明显(P<0.05),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能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盛  熊枝繁 《医药导报》2013,32(12):1602-1603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10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2例,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每次150 mg,po,tid;对照组50例,给予肌苷片,每次0.4 g,po,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甘草酸二铵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0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4.0%,88.0%;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伤,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蒋琼 《淮海医药》2014,(5):450-451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地奈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3粒,3次/d,每晚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mg,外用地奈德乳膏1次。对照组36例仅给予左西替利嗪和地奈德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9%和52.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地奈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黄陂区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老年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涂阳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强化期均采用2HRZE抗结核方案,同时治疗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肝损伤,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预防肝损伤。比较2组肝脏功能、电解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9.12%低于对照组的54.41%(χ~2=18.218,P<0.05)。治疗组更换抗结核治疗方案5例(7.35%),对照组调整或停止抗结核治疗29例(42.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8,P<0.05)。治疗组出现下肢轻度水肿2例,轻度低钾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n=42)和B组(n=58)两组。A组使用甘草酸二铵;B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用法均为静滴2周后口服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脂肪肝程度(B超)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肝功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的缓解程度B组明显优于A组,尤其是在重度脂肪肝方面。结论:甘草酸二铵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均能明显改善NASH的肝损害,但在血脂改善以及脂肪肝程度的缓解方面,多烯磷脂酰胆碱优于甘草酸二铵。  相似文献   

12.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芳 《中国药房》2010,(28):2633-263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2例)仅予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明显,总有效率达95.3%,与对照组(7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草酸二铵防治心脏手术患者肾损伤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少铭  罗强  金朝霞  周娟 《医药导报》2004,23(9):0628-063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心脏手术患者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心脏手术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两组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相同,但治疗组术前1 d加用甘草酸二铵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术后当天、术后48,72 h再各用药1次。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尿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乳酸脱氢酶(LDH)等的变化。结果:手术后,治疗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以第1天较为明显,但第4天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BUN、Cr、LDH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甘草酸二铵对心脏手术患者的急性肾衰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双环醇片对严重银屑病患者服用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中重度银屑病并出现肝损害的患者共计24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双环醇组(n=122)与甘草酸二胺组(n=121).双环醇组患者口服双环醇片,甘草酸二铵组患者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8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检测患者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肝功指标ALT、TBIL、AST、ALP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双环醇组ALT[第4周:(65.34±29.51)U/L比(90.29±32.27) U/L,P<0.05;第8周:(37.20±15.91) U/L比(55.5±21.93) U/L,P<0.05]与AST[第4周:(71.42±35.92) U/L比(92.84±47.58) U/L,P<0.05;第8周:(36.26±14.42)U/L比(56.30±28.35) U/L,P<0.05)]指标在治疗第4周与第8周显著低于甘草酸二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双环醇组的有效率较甘草酸二铵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4%比66.1%,p<0.001).结论 双环醇片对严重银屑病患者服用药物所致的肝损伤进行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疗效的观察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524例慢性乙型肝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174例,联合中药治疗组174例,联合西药治疗组176例。单药治疗组采用IFN-α治疗24周;联合中药治疗组在IFN-α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口服,每日1剂,疗程24周;联合西药治疗组在IFN-α治疗基础上,采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mg tid 口服,疗程2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改变情况、中医症状疗效、ALT水平、HBV DNA定量、抗病毒治疗应答及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24周的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中药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最明显、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最高,联合西药治疗组次之,而单药治疗组最低(P<0.01,P<0.05)。完成IFN-α 24周治疗后,联合中药治疗组ALT改善程度、HBV DNA定量下降程度及完全应答率最高,无应答率最低,单药治疗组次之,而联合西药治疗组最低(P<0.05);治疗8周后联合中药治疗组及单药治疗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西药治疗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24周后联合中药治疗组及单药治疗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8周明显下降(P<0.01),联合西药治疗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8周时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INF-α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增加INF-α抗病毒疗效,值得推荐联用,而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可降低INF-α抗病毒疗效,不推荐联合使用,INF-α及柴胡疏肝散均可以通过上调TNF-α、IL-6水平通过免疫激活来清除病毒,二者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共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胎心音、胎动情况;检查治疗前后肝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血清病原学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9%,对照组有效率83.3%(χ2检验,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改善妊娠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与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甘草酸二铵治疗拉米夫定致HBV变异后的肝功能异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拉米夫定致HBV变异后的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999年10月以来门诊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发生病毒变异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一般保肝药治疗,治疗组在一般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肝功能恢复正常者,治疗组为15例(75%),对照组为9例(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对治疗拉米夫定变异后的肝功能异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脑保护、改善循环、控制血压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试验组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于入院第1,14,21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NIHSS评分、hs-CRP水平在第14,2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草酸二铵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复方甘草酸苷组(42例)和甘草酸二铵组(38例),采用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d内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8.57%和52.63%;14d内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2.86%和81.58%;两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8.7&#177;4.2)天和(12.0&#177;6.8)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治疗泛发性湿疹均有良好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别,但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相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