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自制的聚乙二醇(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与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稀释液的稳定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膜过滤法,以过滤液的含量、pH值以及过滤前的粒径为指标,考察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与市售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稀释液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结果多西他赛在1~25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1.199 X+20.488,r=0.999 9;自制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分散液,室温下24h内过滤液的含量、pH值以及过滤前的粒径均未见明显变化。观察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稀释液,2h发现有药物析出,过滤液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自制PEG400介导的多西他赛脂肪乳剂的分散稳定性远优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稀释液,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他赛聚乳酸微球中多西他赛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9 nm.结果:多西他赛在4.98~124.6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59%(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多西他赛囊袋张力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5μm,4.6×150mm),流动相:乙腈-水(60∶KG-*3/540),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2nm,进样量:20μL.结果 多西他赛在0.5μg·mL-1~3.5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9.15%(n=9),RSD值分别为2.09%.HT5"H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作为多西他赛囊袋张力环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贾莉  陈文  赵辉 《齐鲁药事》2013,32(6):336-337,347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V/V),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 mL.min-1。结果多西他赛在0.50~50.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n=7),方法的日内与日间精密度RSD均<2%,回收率分别为98.81%、99.22%、101.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多西他赛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室温下0,1,2,4,6,8,10,12,16,20,24 h时配伍液的外观、不溶微粒分布及粒径大小、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他赛的含量。结果:24 h内,药物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外观与pH值均无明显改变,但多西他赛的含量在配置后8 h均有明显下降(RSD>2%);24 h内,药物与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配伍液外观与pH值均无明显改变,但多西他赛的含量在配置后20 h有明显下降(RSD>2%)。结论:室温条件下,多西他赛注射液与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明显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HPLC法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35:40:25),检测波长232nm。多西他赛在0.2~0.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75%。  相似文献   

7.
头孢西丁钠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将头孢西丁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2 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钠在50~800 μ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1.1)%;日内差RSD≤1.4%(n=5),日间差RSD≤1.9%(n=5).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12 h内含量>93%.结论: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在25℃、12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中多西他赛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entury SIL BDS C18(4.6 mm×200 mm,5μm),检测波长:228 n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60∶40),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多西他赛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线性1.05~21.0 mg.L-1(r=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为1.12%、1.03%,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95%。结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30∶30∶4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2nm,柱温40℃。结果多西他赛的浓度在1.2~98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96.38+11.869C,r=0.9999),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8ng(S/N=3.1);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99.5%(RSD=0.14%),99.9%(RSD=0.09%),99.8%(RSD=0.11%);日内精密度RSD=0.07%(n=6),各杂质峰与主峰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此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多西他赛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崔琳  戚亮 《黑龙江医药》2013,26(4):556-558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注射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250×4.6mm,5μm),梯度洗脱方法,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2nm,柱温40℃。结果:多西他赛的浓度在7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34.46x+137.48 R=0.999),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8ng(S/N=3.1);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100.4%(RSD=0.77%);日间精密度RSD=0.60%(n=6),各杂质峰与主峰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此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多西他赛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7-表多西他赛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建立动物荷瘤模型,以多西他赛为阳性对照,考察7-表多西他赛抗肿瘤活性;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考察7-表多西他赛的毒性.结果:7-表多西他赛在动物实验中,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抑制作用弱于多西他赛;在体外细胞实验中,7-表多西他赛毒性与多西他赛相当.结论:7-表多西他赛作为多西他赛的主要杂质,毒性与多西他赛相当,抗肿瘤活性弱于多西他赛,为确保多西他赛抗肿瘤活性,应对7-表多西他赛进行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脂质体Beagle犬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单剂量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 Beagle犬前肢皮下头静脉分别滴注多西他赛脂质体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参比制剂),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结果:多西他赛在0.5~2 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提取回收率大于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多西他赛脂质体和多西他赛注射液,CL分别为(11±s 6)和(25±6)L·h~(-1),AUC_(0~∞)分别为(2630±1115)和(1148±310)μg L~(-1)·h,MRT分别为(4.1±2.0)和(2.7±1.3)h,且2种制剂的CL、AUC_(0~∞)和MRT均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多西他赛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和长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在最佳处方的基础上,考察工艺因素对纳米乳剂的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载药量为2 g.L-1,粒径为(46.7±35.0)nm,含量质量分数为96.69%;与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配伍后24 h内使用安全;在(4±2)℃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处方及工艺可行,所制备的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某院抗肿瘤静脉输液过程,为制定某院抗肿瘤药静脉输液管理规范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0月-2016年1月肿瘤科及放疗科住院化疗患者共1 093袋抗肿瘤药静脉输液信息,就给药顺序、预处理时机、滴注时间、冲管、稳定性、水化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仅有1例联合用药顺序错误;预处理时机达标情况为紫杉醇脂质体43.29%、多西他赛100%;滴注时间达标情况为紫杉醇脂质体14.20%、多西他赛2.26%、奥沙利铂85.82%、奈达铂99.59%、依托泊苷100%、伊立替康38.64%、培美曲塞100%、吉西他滨13.04%;冲管达标情况为紫杉醇脂质体20.45%、多西他赛8.47%、奥沙利铂5.22%、奈达铂19.50%、伊立替康0%、培美曲塞14.59%、吉西他滨0%;多西他赛成品输液在4 h内用完的占40%;奈达铂输液结束后继续点滴输液量达1 000 mL以上的占47.58%。结论:某院抗肿瘤药静脉输液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需要医、药、护三方共同协作,制定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郦荣林 《中国药业》2013,22(5):62-6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200例肿瘤患者观察多西他赛在化学治疗中所起到的疗效,并记录患者在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优良效果有146例,较差效果有54例。有部分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出现了如血压下降、白细胞下降和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疗效显著,对于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解决不良反应可能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头孢西丁钠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将头孢西丁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2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钠在50-800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1.1)%;日内差RSD≤1.4%(n=5),日间差RSD≤1.9%(n=5)。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12h内含量〉93%。结论: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在25℃、12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多西他赛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蛋白沉淀-HPLC法。色谱柱: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沉淀剂:体积分数80%的甲醇;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体积比35∶40∶2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3 nm。结果血浆中多西他赛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0 mg.L-1,定量下限为50μg.L-1;血浆中多西他赛的提取回收率为87.80%,日内RSD<5.5%,日间RSD<8.5%。结论本法可用于多西他赛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治疗388例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在不同时间点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疗效以及毒性反应的变化,根据其节律变化选择临床最佳给药时间,获得最佳疗效。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60例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3组。多西他赛:A组(n=20)在8∶00 am给药,B组(n=20)在2∶00 pm给药,C组(n=20)在8∶00 pm给药;顺铂在多西他赛给药后第2天给予。多西他赛40 mg.m-2,ivgtt,d1,8;顺铂75 mg.m-2,ivgtt,d1,第21天重复。测定给药后1,10,24 h的血药浓度,并评价经化疗2个周期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的疗效和血药浓度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2:00 pm,8:00 pm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多西他赛治疗NSCLC在8∶00 am给药较为安全有效,可增加病例数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多西他赛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una C18(2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33 nm.结果 多西他赛浓度1~200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性试验的RSD=0.1%(n=6),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有关物质检查的限量为2.0%,单个杂质限量为1.0%.结论 所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注射用多西他赛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胡剑慧  孙松 《安徽医药》2010,14(12):1403-140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利福霉素钠的含量方法,考察输液配伍稳定性的若干指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ed C18(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7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1枸橼酸溶液(30∶30∶36∶4),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7 nm。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注射用利福霉素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结果利福霉素钠含量在0.041 9~0.293 4 g·L-1的浓度范围内,本法的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3.36×107 C-3.11×104(n=7,R=0.999 90);平均回收率为100.46%。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注射用利福霉素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被观察的几项指标未见异常,建议在5 h内输液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