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2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4例,根据患者实际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锁定钢板组56例给予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动力髋螺钉组58例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随访期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恢复情况。结果 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锁定钢板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2组均无死亡、钢板螺钉或钢板断裂情况,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锁定钢板组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折愈合及下地负重时间方面无明显优劣性,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者住院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稍优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内固定方式选择.方法:患者97例,动力髋螺钉(DHS)治疗41例.Gamma钉30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26例,比较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指骨折愈合方面)、下地完全负重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1年,平均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DHs组、Gamma钉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优良率分别为83%、80%、62%.结论:DHS组、Gamma钉组优良率明显高于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且Gamma钉组具有骨科术后并发症率低、下地时间早特点;DHS适合治疗稳定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而Gamma钉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更适合治疗不稳定型的股骨粗隆间、反粗隆间以及粗隆下骨折.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严格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及龙门县中医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LCP组26例和DHS组20例,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随访6个月~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下肢缩短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CP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4例,总优良率为92.3%(24/26),显著高于DHS组85.0%(17/20),P〈0.05。且LCP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下肢缩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下肢缩短率低,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3个月时髋内翻、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3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髋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相对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术中损伤小、术后易恢复、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76例,根据内固定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PFNA内固定的39例为PFNA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的37例为DHS组,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PFNA内固定的疗效优于DHS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内同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中X线暴露次数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PFN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明显缩短(P〈0.05)。另外,术后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PFN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术前的行走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相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并能较好的恢复术后行走能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对两组围术期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按内同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例,DHS内同定组22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和DHS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手术时间短,且术巾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结论:1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塑型良好,术中创伤比DHS小。2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与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髋内翻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应严格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分别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28例动力髋螺钉(DHS)20例锁定加压钢板8例。结果:随访6-18个月,三组患者在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最好。但功能评分优良率及住院时间上,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三组内固定方法各有其特点,但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较为理想的方法,其次为锁定加压钢板和DH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36例伤E1均I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3周。随访12—18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内翻、关节僵直、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等并发症的出现。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总优良率89.6%。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易愈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9年5月间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7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其中锁定钢板内固定组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4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长短、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内科并发症及Barthel生活指数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锁定钢板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2、17.5个月。锁定钢板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P〈0.05),在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内科并发症及Barthel生活指数二者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锁定钢板均为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锁定钢板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低、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人工关节置换不同植入物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以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资料完整患者126例,其中DHS 46例、PFNA 38例及人工关节置42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本组126例病人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组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时间PFNA组较其他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上,PFNA组较其他2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上,PFNA及人工关节组较DHS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及PFNA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相对于DHS和人工关节置换,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使用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6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小转子骨折的患者行DHS治疗,其中对股骨小转子行钢丝或螺钉固定31例(A组)、未行股骨小转子固定32例(B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随访时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评分结果,并进行临床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3个月),A、B2组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93.5%和93.8%,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FN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DHS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组)36例和PFN组(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组)40例。结果PFN组手术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DHS组,PFN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KUS)术式,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术式,比较两组手术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生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KUS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宜作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内固定方法。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关节功能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 a髋关节功能等。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1例;内固定失败3例,其中螺钉退出2例,术后骨折不愈合1例。治疗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内科治疗痊愈。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 a,治疗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适用于高龄、骨折类型不稳定、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健康状况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是治疗高龄患者粉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合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牵引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2009年5月,采用牵引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1例,根据术前、术后X光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34例,良7例。结论:牵引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10月~2004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PFN组:50例,DHS组:46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月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按内固定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按Evans-Jensen分型:DHS组56例中,I型12例,Ⅱ型18例,Ⅲ型15例,Ⅳ型11例。PFNA组42例中:I型10例,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7例,V型1例。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有无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对比双侧颈干角,并采用Kuderna改良Merle DAubigne评分系统评估患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2个月,DHS组:手术用时6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300~600mL,平均4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周;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切割6例;发生髋内翻7例;PFNA组:手术用时45~10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2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周;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切割0例;发生髋内翻2例;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切割及髋内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uderna改良Merle D′Aubigne评分优良率:DHS组为85.7%,PFNA组为95.2%。均无感染,骨不连,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较DHS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