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为调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策略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实行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制度,接到疑似病例报告后,48h内按全国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核实诊断;对全市育龄妇女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结果 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2 42‰,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后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0 59‰。 结论 说明高州市采取的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青荣 《右江医学》2001,29(3):237-237
新生儿破伤风 (NNT)是由破伤风芽孢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并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多发生在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为探讨影响NNT发生的因素 ,制定有效防制措施 ,现对 1999、2 0 0 0年共报告的 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与方法  各县 (市 )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全国统一的NNT个案调查表和地区妇保院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   1.发病率和地区分布  186例NNT分别为 1999年 80例 ,2 0 0 0年 10 6例 ,发病率分别为 1.98‰和 2 .5 0‰ ;死亡 32例 ,病死率为 17.2 % ,其中 1999年 16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在海南省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研究,为我国制订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和PPS调查方法调查NT死亡率、育龄妇女TT接种率、抗体水平;开展NT病例监测,对育龄妇女进行TT突击接种并与儿童常规免疫系统同时运行,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结果 三亚、琼中NT发病率逐年下降,2001年三亚已降到1.07%,琼中县达到0.92‰,育龄妇女TT3针累计接种率达到95.1%、97.8%,育龄妇女TAT水平血清学监测结果与接种率调查结果一致,育龄妇女TT 1针接种后可产生保护水平TAT,并且有51%的人可维持13个月左右,在符合最短间隔条件下,不同免疫间隔TAT差异没有显统计学意义。建议 将育龄妇女TT接种与计划生育工作密切挂钩,在育龄妇女领取计划生育指标时,必须出示TT接种证,使育龄妇女TT接种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波市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0—2003年新生儿玻伤风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35‰—0.65‰。在家中出生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5.2%。由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及孕妇自己接生的病例占总病例的96.5%。结论应重点监测流动人群,尽可能动员孕妇住院接生或采用科学的消毒接生方法,及时发现育龄期妇女并给予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琼中县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因素、研究在育龄妇女中开展破类免疫对消除新破的效果。对琼中县 1994~ 2 0 0 0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 ,由最高的1995年的 33.0 4 10 0 0个活产儿 (‰ )下降至 2 0 0 0年的 0 .5 5‰ ,全年 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 ,无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以出生后 2 -7天为主 ,男女发病比例接近一致 ,患儿为在家出生为主 ,多数患儿母亲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琼中县1997年后在国际组织援助下加大了对育龄妇女破类免疫工作的力度 ,1997-2 0 0 0年阶段比 1994-1996年阶段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下降 83.2 3% ,病死率下降 9.2 0 % ,证明育龄妇女接种破类 (TT)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海南省三家、琼中开展破类疫苗(TT)接种的经济效益,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通过个案调查统计患的住院、门诊、防护、丧葬等费用,以及有关人员对家庭、社会应创造的收入和价值,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中投入的经费计算成本-效益。结果 在高危地区实施破类突击接种和常规免疫后,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数大幅度下降,年平均下降了81.7%,两市县减少费用和创造价值合计为每年350974.4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12.38,经济效益十分显。结论 在育龄妇女中开展TT接种,是老少边穷地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最快速、经济、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南阳市3年的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该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概况,有针对地制订防治对策。方法 对3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999—2001年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0.09‰、0.07‰、0.04‰,发病县3年的年发病率均小于1‰。结论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倡住院分娩,推广消毒接生,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从而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海口市1997~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NT)的发病情况,利用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4年来3个区的 NT病例进行分析。1997~2000年共有19例 NT发生,年发病率在 0.36‰至0.75‰(活产儿)之间波动,其中死亡 2例,病死率10.5%。秀英区是海口市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也是NT的高发地区,例如1998、1999、2000年发病率分别为1.79‰、2.64‰、1.11‰),均超过国家小于1‰的规定。19例NT中,流动人口17例(占89.4%),常住人口2例(占10.6%)。无证私人诊所接生16例(占84.2%),家中不洁接生3例(占15.8%)。19例NT中均无一例母亲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及知道NT为何病。结果提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是本病的高发区,流动人口儿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人群,无证私人诊所接生是滋生本病的温床。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尤其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控制NT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前破伤风的发病率,国内外大都有较明显的降低。但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尤其我国农村)却有增高趋势。据统计,国内31家医院报告的4148例破伤风患者中,新生儿占15.03%。其发病日龄最小3天,平均约为8天,5~10天占68.3%。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均与成人破伤风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流市新生儿破伤风(NNT)流行特征,为消除NNT提供防治策略依据。方法对北流市1999-2006年NNT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6年共报告NNT146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67-1.39‰活产儿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无明显的发病季节高峰。男婴远多于女婴,产妇住院分娩的占5.48%,在家分娩的占94.52%,患儿由未经培训人员接生的占86.98%,所有母亲均无明确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结论旧法接生和产前未注射TT是NNT发病的主要因素。推广住院分娩率,加强新法接生培训,对育龄妇女接种TT和加强NNT监测,是消除NNT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昭玲 《广西医学》1990,12(6):365-369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EPI)全球顾问小组会议推测,全世界每年约有l00万新生儿死于此病.我国某些农村,特别是妇幼保健工作基础薄弱的老、边、山地区,发病率及重型病例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982年以来我科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4例,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接生史旧法接生45例(占83%),村接生员按生9例(占17%)。1.2 潜伏期 3~23天;7天以内者22  相似文献   

17.
54例新生儿破伤风,男女之比为9.8:1。潜伏期3 ̄12天。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率70.3%,有效率79.6%,病死率14.8%。潜伏期愈短、病型愈重则病死率愈高。  相似文献   

18.
19.
新生儿破伤风患者的远期智力分析浙江瑞安市人民医院(25200)项云微,周咏梅[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智力近年来,新生儿破伤风仍有报道,但对存活者的远期智力情况报道不多。1985年至1991年间,我院儿科共治愈新生儿破伤风66例,并对其中31例进行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及边远地区,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仍然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低于1‰活产儿),病死率亦很高。因此,加强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认识,对育龄争妇女及孕妇实施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实行新法接生在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