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略谈多寐     
多寐亦称“多卧”、“嗜卧”、“嗜眠”,俗称“嗜睡”。其特征为不论昼夜,时时欲睡;或发作有时,唤之即醒(或不易醒),醒后复睡。其病因总不外乎阴阳失调。细析之,大致有因于湿胜而致多寐者,证见:身重嗜卧,胸闷纳少,舌苔白腻,脉多濡缓。此即朱丹溪所谓“脾胃受湿,沉困乏力,怠惰安卧”。治宜健脾燥湿。平胃散加防风、白术、苡仁。痰多者加半夏、南星等化痰降逆之品;有因脾弱而致多寐者,当见气短乏力,食方己即困倦欲卧,  相似文献   

2.
多寐治验     
一、开肺气培土燥湿(发作性睡病) 陈××,女,34岁。1985年2月3日初诊。患者多寐欲卧时轻时重三月余。发作时周身乏力,双眼难睁,常不待选择场合而入睡,每因越睡越累而连续睡一昼夜。入睡后鼾声不断,伴纳差、泛恶,白带清稀量多。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曾多次就诊,检查无发现其它异常,口服咖啡因等兴奋剂仅能取效于一时,医诊为“发作性睡病”。  相似文献   

3.
多寐治验     
黄××,男,53岁,干部。病历号27596。1985年3月4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已十三年,血压最高为180/130,经服复方降压片等,一般维持在160/100,常感头痛、眩晕。1985年2月15日因酒后骑自行车摔倒,当时未见不适。三日后感到困乏无力,精神恍惚,喜睡眠,站立不稳,吞咽时呛咳,畏寒怕冷,未予就诊,  相似文献   

4.
不寐与多寐     
何×,女,40岁。1980年6月4日初诊。主诉:失眠,不易入睡,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凡经体力劳动则心悸心慌,平时神疲乏力,头昏,口淡无味,食欲差,经来量多。诊见:面色蒌黄,舌质淡,脉象缓弱无力。辨证:心脾两虚、气虚血少。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相似文献   

5.
多寐治验     
多寐一证,昼夜思睡,故亦称“嗜睡”,类似现代医学的发作性睡病。笔者曾随路志正老中医学习,目睹其治不寐每获佳效,兹举验案1则。 王某某,男,15岁,学生,1985年4月29日初诊。嗜睡2年余,白昼欲寐,上课时亦能入睡,伴周身倦怠,头目不清,纳食不馨,口唇干燥,健忘,常在情绪激动时觉双下肢无力,甚或摔倒,近来咽千疼痛喉中有粘痰难咯出,二便调。曾在某院  相似文献   

6.
多寐治验     
董某,男,28岁,2003年5月15日就诊.患者多寐2年,现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应,醒后复睡,健忘头昏,周身沉重,倦怠乏力,舌质暗,苔白厚腻,脉沉弦滑,BEAm显示为异常脑电图.  相似文献   

7.
多寐治验     
张×,女,18岁。精神萎顿,头蒙如裹,昏昏嗜睡,饮后尤甚,阴雨天加剧,胸脘痞闷,下肢浮肿,大便溏泻,白带多已两月余。服西药不效而辍学。1988年4月6日就诊。检查:体态肥胖,精神倦怠,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诊断:痰湿困脾,阳气痹阻。治则:健脾燥湿,升阳  相似文献   

8.
多寐治验     
王××,男,81岁。1987年9月30日诊。患病一月余,不分昼夜,时时欲寐,呼唤即醒,醒后复寐,胸闷纳呆,精神不振,口苦粘腻,便秘溲黄,舌苔黄厚,脉细滑而数。经多方诊治,毫无疗效。余据四诊合参,认为此乃痰热中阻,清阳不升,实为本虚标实之候。当健脾燥湿,化痰清热为宜。方选加  相似文献   

9.
多寐治验     
刘××,女37岁,1992—10—22初诊。多寐二月余。二月前因冒雨而嗜睡,卧即入睡,不分昼夜,呼之能醒,醒后复睡,可连睡2天。伴头昏蒙如裹,神疲体乏,下肢沉重、胸脘痞满,纳差,二便正常。舌质正常,苔白腻,脉濡。证属湿邪困脾,心窍被蒙。治宜燥湿健脾,醒神开窍。处方: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茯  相似文献   

10.
多寐偶验     
李××,男,学生,患者自幼不爱学习,上课无精打采,总想睡觉,但尚能自制。升入初三,自知学习,但因多寐而影响学业。多方求医,疗效不显。1982年寒假余看患者。症见形体略胖,神情淡漠,饮食、二便均正常,惟时时欲睡,睡时鼾声不断。他医皆谓湿邪蒙困脾阳,“喜睡者脾不散精也。”大都以健脾、祛湿为主治之。我当时无从  相似文献   

11.
胡××,男,34岁。住院号:88086,一九八八年三月七日入院。患者于8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不寐,头痛。在当地医院服用中药约半月余不见好转,遂放弃治疗,但数月后病人不寐消失而表现为多寐、头痛、健忘。近一个月来病人多寐加重,每日睡眠在20小时左右,但仍觉困倦、眩  相似文献   

12.
多寐即为“嗜眠症”,本病以阵发性不可克制的嗜睡为主要症状。其表现为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喊之即醒,醒后复睡。  相似文献   

13.
戎绍奎  楼建英 《中医杂志》1999,40(4):208-209
多寐病是指不分昼夜,时时入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症,不属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尿毒症、肝脏机能衰竭和脑部病变,如脑肿瘤、脑血管意外等的睡眠过多症,也不同于精神科的木僵、紧张症。笔者从1994年以来,治疗多寐病28例,按症型可分为  相似文献   

14.
常×,男,57岁。四年前被诊为脑动脉硬化症,近期已不服药。刻下精神萎靡不振,时时欲寐,每天睡眠平均为16小时,清醒时头昏目眩,胸闷不畅,胃纳不佳.脉象弦滑,舌苔白腻,血压20/14KPa.采用开窍醒神针法,取人中、劳宫、涌泉,进针得气后,施以泻法.经3次治疗后,患者自觉胸闷大减,心情舒畅,食欲增加,睡眠已减至每天10~12小时。经10次针刺治疗,上述症状均已消失,每天睡眠8~9小时,白天头目清爽,精神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张××,女,38岁,河南省伊川制药厂职工家属。1975年10月8日就诊。患病4个月,不论昼夜,时时欲寐,食后更甚,喊之会醒,醒后复寐。胸闷纳呆,食则易呕,头沉目眩,身重乏力,食不知味,口粘吐痰,舌苔白腻,脉濡而缓。曾经多医诊治,毫无疗效。余据四诊合参,认为此乃脾虚湿盛,治宜健脾燥湿。方用加味二陈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笔者以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化载治疗多寐症,常获佳效。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燥湿培土化痰湿赵××,男,63岁,1983年6月24日初诊。患者多寐欲卧三月余,日趋严重,伴胸闷、纳差、痰多、泛恶,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查脑电图未见异常。证属痰湿困脾,脾阳不振。治拟燥湿培土,以化痰湿。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川朴10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3剂。复诊:药后患者多寐明显好转,白腻苔渐化,脉象缓而有力,惟仍感痰多、胸  相似文献   

18.
多寐即一般所谓的“嗜眠症”,其特征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这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远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卧”、“嗜卧”、“多寐”等阐述,《灵枢·大惑论》以问答的方式,对多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灵枢·寒热病篇》提出:“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跷脉有司眼睛开合的功能,如其功能失常或阳虚阴盛则易引  相似文献   

19.
多寐在现代睡眠学中属于过度嗜睡障碍的范畴,最常见的是发作性睡病。本病的病因迄今未明,因此西医只能对症治疗。菖蒲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说:“开心孔,补五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名医别录》谓:“聪耳目,益心志”。细揣其开心、通窍、明目、聪耳、益志等功效,皆与脑有直接的关系。由此我们悟出,菖蒲辛温,芳香入脑,具有醒脑髓、振精神的作用。并据此试用于多寐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  相似文献   

20.
谭××,男,50岁,社员。1978年2月10日初诊。患者平时嗜食生冷,近月常感畏寒,四肢瘫软,头重如压石,不欲饮食,昼夜嗜睡。某医院诊为神经衰弱,曾给予多种补脑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诊见面色萎黄晦黯,神疲,懒言语,闭目嗜睡,叫醒后旋即又熟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脾阳不振,寒湿困中,浊阴上乘所致。治宜燥湿健脾,芳香化浊。拟平胃散加味;白术、苍术、云苓各15克,川朴、广皮、佩兰、藿香、欢皮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生冷油腻食物。3剂后复诊,头重减,神情佳,能控制睡眠,脉如前,舌苔转薄白。续前方3剂,再诊,睡眠、精神好,已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