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媛媛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4):43-44,55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普妇科、阴道炎科、阴道感染科的781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并就真菌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781例标本中,共检出念珠菌阳性120例,阳性率15.4%;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16.7%)、氟康唑(12.5%)、咪康唑(5.8%)、5-氟胞嘧啶(3.3%)、酮康唑(2.5%)、两性霉素B(0).结论 妇科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有所上升.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特点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家伍 《中国热带医学》2007,7(2):267-267,281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感染念珠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生物梅里埃AP1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CHROMagra Candida显色培养基和真菌Mie药敏盒进行病原体的鉴定与药物感染试验。结果630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念珠菌422林,检出率为67.0%,其他33.0%为非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380株(90.0%);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30株(7.1%),较少的热带念珠菌12株(2.8%)。临床常用抗真菌5种药物中,氟康唑敏感性为100%,两性霉素B敏感性为99%。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分离以白色念珠菌占明显优势之外,还有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念珠菌的感染。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的体外活性,是治疗真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院内感染患者中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率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集医院内感染患者的血液、尿液、阴道分泌物和口腔刮片标本,做真菌检验和药敏实验。结果:分离得到5种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占49%,近平滑念珠菌占23%;克柔念珠菌占16%,季也蒙念珠菌占6.4%,皱褶念珠菌占5.6%。5种非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二性霉素B、酮康唑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8%、10%、11%、14%和10%。结论:医院内感染的非白色念珠菌中以热带念珠菌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皱褶念珠菌。5种非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均较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4.
足月孕产妇念珠菌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足月孕产妇念珠菌感染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念珠菌培养及革兰染色、芽管实验、45℃生长实验、API20CAUX念珠菌鉴定对232倒足月孕产妇阴道分泌物及口腔标本进行念珠茵分离及鉴定。结果阴道念珠茵检测阳性率为52.15%,口腔念珠菌检测阳性率为47.41%.其中20.26%阴道与口腔同时阳性.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足月孕产妇有较高的念珠菌感染阳性率.应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临床标本酵母样真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酵母样真菌的感染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血液、痰液、尿液、阴道分泌物、粪便等标本中分离出的520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并用真菌药敏条上的10种抗真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其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酵母样真菌检出率最高,达68.7%,其次是阴道分泌物为18.1%。共分离出白色念珠菌380株,占73%,热带念珠菌70株占13.5%。以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制霉菌素敏感性较高;而对灰黄霉素耐药率高达82%。结论 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分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菌素及严重的基础病是病人感染真菌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可为临床治疗其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性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淋病的情况,探讨三种性疾病的发生率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采用湿片直接镜检法,淋球菌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法。结果9170例普查女性,阴道毛滴虫感染244例,发生率为2.66%;白色念珠菌感染1556例,发生率为16.96%;9170例标本有2930例同时普查了淋球菌,淋球菌感染88例,发生率为3.0%;淋球菌与白色念珠菌合并感染者12例,发生率为0.41%;未见阴道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淋球菌在20--35岁女性之间的感染构成比分别为66.39%、80.77%、74.99%。结论女性阴道毛滴虫及淋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广大女性的高度重视。三种性疾病发生的高峰年龄都在20~35岁,此年龄范围的女性尤其应提高对这些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妇检,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感染念珠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生物梅里埃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CHROMagar Candida显色培养基和真菌MIC药敏盒进行病原体的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15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念珠菌211株,检出率为67%.其他33%为非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190株(90%);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15株(7%);较少的热带念珠菌6株(3%)。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临床常用抗真菌7种药物中,氟康唑敏感性为100%;两性霉素B敏感性为99%。耐药性以特比奈酚最高为93%;其次是制霉菌素为82%。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分离念珠菌除了白色念珠菌占明显优势之外,还有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念珠菌的感染。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对酵母样真菌的敏感性较好,而特比奈酚、制霉菌素的耐药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陈岩  周晓冬  邹江浩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368-4369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病原微生物类型及体外药敏特点。方法:采集出血热抗体IgM阳性患者的各类标本做细菌培养,并测定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检出优势菌或致病菌208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0HD株,比例最高,占48.1%;肠球菌48株,占22.9%,居第二位。痰及口腔分泌物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占白色念珠菌检出率的64%,而粪便中以肠球菌为主,占全部粪便细菌检出率36%,白色念珠菌感染及二者合并感染也有发生,占总检出率的19%。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到检出肠球菌的80%。而其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利福平敏感性均在70%以上,为肠球菌可选药物,红霉素的耐药率两种肠球菌都在75%以上,应为临床禁选药。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41.7%、50%,且中敏率均为25%,提示头孢类药物对肠球菌的抑制效果不理想。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但检出万古霉素中介球菌,应提防万古霉素的流行和散播。结论:白色念珠菌、肠球菌是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治疗时应高度重视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为合理抗继发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院内感染状态及人群分布。方法对2002~2004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痰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的189株念珠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含珠菌分离率最高占80.4%,尿液中占10.1%.分泌物中占5.8%,粪便中占3.8%。年龄段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率占73.5%。40-60岁中年人占19.6%,20-40岁年龄占6.9%。结论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年龄以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率为最高,严重的基础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78株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真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中共检出真菌278株,分离出真菌12种。白色念珠菌占204株,为主要菌种;热带念珠菌(42株)次之。标本中以痰液检出的真菌数最多(154株),其次是尿液(45株)。血液、骨髓、脑脊液、胸腹水等深部标本共分离出真菌21株,占总分离数的7.6%。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6种抗真菌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新型隐球菌尚未出现耐药株。结论真菌引起临床感染的种类增多,感染数呈上升趋势,且耐药株不断产生,应加强真菌的分离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尤应重视深部真菌的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缩短治疗时间,预防抗真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汉、傣、及藏三民族1996名健康婴幼儿及少年进行了念殊菌带菌率的调查。分别从舌,颊肛门皮肤泌尿道及阴道取材培养。结果表明五个部位中白念的带菌率以口腔最高,舌部带菌率汉族为4.5%,傣族为5.3%,藏族为1.0%,故认为口腔内白念的寄居可能是念珠菌病内源感染的主要传染源。1996人中无一例小便中培养出白念。阴道白念带菌率汉族为仅0.15%,傣族及藏族中也无1例从阴道汾物中培养出白念。说明健康婴幼儿及少年小便及阴道白念带菌率极低。在不同年龄组中白念带菌率以刚出生一周的新生儿最低,说明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并不多。口腔白念带菌率舌部(4.56%)明显高于颊部(2.81%),故进行临床真菌检验时,应对该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何英琳 《右江医学》2007,35(4):360-362
目的观察正常妇女,健康孕妇与糖尿病孕妇阴道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800例孕妇分为糖尿病组(48例)与健康组(752例),选取10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念珠菌培养阳性率,有症状感染率,混合感染率以及念珠菌菌种情况。结果糖尿病孕妇,健康孕妇与正常妇女各组间念珠菌感染率,有症状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混合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菌种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中念珠菌感染比例较正常妇女高,而并发糖尿病的孕妇更加危险,并且有症状感染机会高于健康妇女,但是感染菌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何芸 《中外医疗》2013,32(10):8-10
目的对乙肝表面为阳性抗原的母亲所产下的婴儿,采集其脐带血,并对其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查,通过对新生儿感染乙肝的情况以及乙肝两对半所具有的模式的观察,来对母婴之间乙肝的垂直传播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感染乙肝概率。方法对标本进行离心,并将血清分离出来,采用酶联免疫的吸附试验,对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查。结果脐带血616例新生儿乙肝两对半有352例为阴性乙肝两对半,为总数的57.14%,264例新生儿能够检测出至少1项为阳性,为总数的42.86%,选取同期对血清标本的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的2786例新生儿,将该研究中的乙肝两对半具体模式列表之后进行对比和匹配,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脐带血以及临床中血清标本当中各自的乙肝两对半模式存在着显著差别。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乙肝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院内假丝酵母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者标本接种血平板、沙保罗、巧克力培养基,28~35℃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确认为酵母样真菌后转种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结果2006年3月—2008年11月从临床送检的2196份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118株,检出率为5.37%,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5株(55.08%)、热带假丝酵母菌22株(18.64%)、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7株(14.41%)、克柔假丝酵母菌14株(11.86%);在各种标本中以痰标本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84株占71.19%;各年龄段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占77.1%;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对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85.7%~100.0%.而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低。结论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强真菌的分离及药敏监测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检出情况,系统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和意义.方法 采集571例HIV/AIDS患者的口腔粘膜拭子,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查找相关流行病学、治疗、检测等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71例HIV/AIDS患者中有174例(30.5%)检出口腔念珠菌,所分离到的念珠菌188株以白色念珠菌(70.7%)和克柔念珠菌(10.1%)为主;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在CD4计数、病毒载量以及感染途径这三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计数<200个/ml者和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项其他组;不同感染途径中经吸毒和母婴途径感染者检出率较高,男男同性恋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低于经异性感染者.此外,还发现抗病毒治疗<30 d者其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最高,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检出率逐渐降低.结论 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与治疗时间也有关联;检出率可能对HIV/AIDS患者判断临床病毒学及免疫学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受不同感染途径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本研究中在男男同性恋人群偏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B5单抗抑制白念珠菌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抗白念珠菌保护性单抗1B5的保护机制。方法 分离人颊粘膜上皮细胞并对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此基础上对白念珠菌进行粘附抑制实验。结果 1B5单抗能显著减少人口腔颊粘膜上皮细胞和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粘附的白念珠菌孢子数目,这种抑制作用与1B5单抗浓度成正比关系。结论 我们认为1B5单抗抗白念珠菌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机制是抗体抑制白念珠菌对粘膜上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降低了白念珠菌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清  资捷  刘萍  马健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5):540-541,58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诊断条件。方法收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80例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乙肝标志物和乙肝病毒DNA(HBV-DNA)含量检测,6月龄随访检测其中44例大三阳孕妇新生儿外周血乙肝标志物和HBV-DNA含量。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80例孕妇新生儿脐血HBsAg、HBeAg、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50%(14/80)、25.00%(20/80)、15.00%(12/80)。44例大三阳孕妇新生儿出生脐血HBsAg、HBeAg、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82%(14/44)、45.45%(20/44)、27.27%(12/44),6月龄外周血为9.09%(4/44)、4.5%(2/44)、6.81%(3/44)。12例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均由大三阳且HBV-DNA载量105copies/mL孕妇所分娩。结论宫内感染率统计应以孕妇传染性的大小分层统计研究,应有统一检测时间及宫内感染的判断指标。新生儿出生脐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作为宫内感染筛查指标,持续至6月龄HBsAg和(或)HBV-DNA乃阳性可作为宫内感染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HRO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深部感染标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HRO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和鉴定来源于贵州省内不同地区224例深部感染患者的真菌标本,采用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分离真菌rDNA的ITS序列。结果:224例深部感染患者标本共分离念珠菌243株,显色培养基鉴定16例标本为混合念珠菌感染,占7.1%,其中155株白假丝酵母菌63.8%,居分离率首位;显色培养基鉴定结果与基因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7.7%。结论:深部感染念珠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常见,CHRO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能快速、简便、准确地分离临床常见的念珠菌,并可有效地提高混合念珠菌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属临床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镜检,阳性标本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用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检出真菌阳性55例;培养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5种共55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共42株,占7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占10.91%;假丝酵母菌属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为46.46%,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7.27%。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除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几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家兔模型实验,考查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载体栓对白念珠菌阴道炎的治疗效果,为研发此类生物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家兔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以剂量为120μg的N-CWS载体栓作为试验组,同时设定"妇康载体栓"组,空白基质载体栓组,模型对照组,每天阴道内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第8 d涂抹取材作转阴率检查,处死后取阴道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妇康载体栓"组相近,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α'),明显优于空白栓组和模型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α');试验组能修复黏膜上皮细胞,清除炎性细胞,治疗后阴道组织无充血、水肿,溃疡消失。结论 N-CWS载体栓是治疗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有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