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川椒丸对小鼠体内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湿热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腹腔注射小鼠致死量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3种不同的细菌菌悬液,制作腹泻感染动物模型,观察川椒丸高、中、低3个不同剂量(以下简称九香高、中、低剂量组)及肠康片、诺氟沙星胶袭对感染小鼠模型的存活率、存活动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相比,各药物组均可显著提高3种不同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存活率、明显延长其存活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诺氟沙星组、九香高制剂量组均明显优于肠康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九香中剂量组与肠康片组、九香高制剂量组与诺言氟沙星对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提高及存活时间的延长相当。结论:川椒丸对腹腔注射致死量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感染小鼠模型可明显提高其存活率,显著延长感染小鼠存活时间,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其对感染模型小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体内肠道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帆 《陕西中医》2013,(10):1433-1434
目的:观察腹泻康片抗炎镇痛药理作用。方法:运用热板法与扭体法,以肠康片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腹泻康片对小鼠扭体镇痛率与痛阈值的影响;采用鸡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腹泻康片对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结果:腹泻康片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的影响显著优于模型组,腹泻康片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镇痛率均大于50%,且显著优于肠康片组;腹泻康片低、中、高剂量组与给药前比较,痛阈值明显增加,且高剂量组显著优于肠康片组;腹泻康片低、中、高剂量组在4h内与模型组比较,肿胀率明显降低,且一定程度优于肠康片组。结论:腹泻康片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九香止泻片对腹腔注射致死量大肠杆菌、痢痰杆菌小鼠白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致死量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不同细菌菌悬液制作腹泻感染动物模型,除模型组小鼠在造模成功后采用无菌操作心脏采血外,其余各组在处死动物之前采用无菌操作心脏采血,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8.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九香止泻片各剂量组具有明显降低感染模型小鼠炎症因子IL-8含量的作用(均P <0.05),且九香止泻片高剂量组与肠康片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示九香止泻片可能参与炎性介质的调节,调控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肠尔康胶囊的体内抗菌和止泻作用。方法:给小鼠灌胃1次/d,连续30d,给药后第2天分别腹腔注射痢疾杆菌混悬液;给小鼠灌胃番泻叶流浸膏(或蓖麻油),30min后,分别灌胃药物。结果:菌液注射后24h内小鼠死亡率生理盐水组最高,依次为黄连素片组、肠尔康胶囊组。灌胃番泻叶流浸膏(蓖麻油)后,不同时间小鼠累积腹泻次数生理盐水组明显多于肠尔康胶囊组和黄连素片组。结论:肠尔康胶囊有显著的抗痢疾杆菌作用和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黄芩汤对伊立替康(CPT-11)所致小鼠迟发型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腹泻组ip伊立替康连续5d制备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黄芩汤低(5 g·kg-1)、中(10 g·kg-1)、高(20 g·kg-1)剂量组ip伊立替康前1d分别按剂量ig给药,连续用药8d,观察迟发性腹泻发生情况及体重变化;实验第9天将小鼠处死,取血、结肠、盲肠、空肠、回肠组织.光镜下根据Chiu肠黏膜损伤评分方法对肠组织进行分级;Griess法检测肠组织匀浆液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瑞士-吉姆萨染色法测定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小鼠腹腔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迟发性腹泻.黄芩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腹泻发生率较腹泻组显著降低(P<0.05);体重下降率较腹泻模型组降低;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腹泻模型组显著降低,盲肠及结肠的中、高剂量组损伤较腹泻组显著且降低(P<0.05),与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肠的NO表达含量明显增加且PCNA表达减少(P<0.05);还可增加血中性粒细胞数量(P<0.01).结论:黄芩汤通过改善肠黏膜损伤程度、增加肠组织NO含量和减少PCNA表达,从而对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具有预防作用,还可缓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6.
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菌、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MIC/MBC,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抗菌试验采用腹腔分别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建立小鼠感染模型,以其死亡百分率为指标,经X2检验评价新工艺苦豆子片对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动物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镇痛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止泻作用.结果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内抗菌试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感染的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新工艺苦豆子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有镇痛作用及蓖麻油引起小鼠腹泻有显著的止泻作用.结论 新工艺苦豆子片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和镇痛、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歧康合剂对小鼠抗氧化及抗应激能力的作用。方法:歧康合剂按30 g/kg、15 g/kg连续给小鼠灌胃15 d,测定正常与失血小鼠SOD活性与LPO含量。此外对正常与失血小鼠进行抗疲劳、抗寒冷及抗缺氧作用观察。结果:歧康合剂两剂量组可使正常与失血小鼠血清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LPO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可明显延长抗疲劳、抗寒冷及抗缺氧的存活时间(P<0.05,P<0.01)。结论:歧康合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有害刺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沙日胶囊药效学。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的试验,观察沙日胶囊对相关菌种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所致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对鹿角菜所致大鼠足踝关节肿胀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沙日胶囊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体内实验表明,沙日胶囊0.75g/kg和1.5g/kg剂量组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感染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沙日胶囊1.5g/kg剂量组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家兔体温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沙日胶囊对1%0.05ml鹿角菜所致大鼠足踝关节肿胀有明显缓减作用。结论:沙日胶囊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枝莲总黄酮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测定LD及Tch E、LDH、ATP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脑Tch E活力(P<0.01);半枝莲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明显降低小鼠脑LD含量(P<0.01,P<0.05),半枝莲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明显提高小鼠脑LDH活力(P<0.01,P<0.05);半枝莲总黄酮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明显提高小鼠脑Na+-K+-ATP、Ca2+-Mg2+-ATP、Ca2+-ATP酶活力(P<0.01,P<0.05)。结论半枝莲总黄酮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引起的脑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紫菊清热片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菊清热片在小鼠体内的抗菌作用.方法:紫菊清热片组和阳性药物组灌胃给药3d,小鼠腹腔注射不同菌株菌液造成感染,观察记录感染后7d内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并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和95%可信限.结果:紫菊清热片对不同菌种的标准株和临床株感染小鼠致死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中、高剂量组与细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Jp<0.05、P<0.01).结论:紫菊清热片对不同菌株感染小鼠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海燕  张黎莉  袁秀荣 《中药材》2008,31(11):1699-1702
目的:观察肠安颗粒对IBS模型大鼠体重及血清5-HT和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给予番泻叶煎剂和束缚应激致大鼠IBS模型,观察肠安颗粒对IBS模型大鼠体重以及大鼠血清5-HT和NO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IBS的发病机制。结果:肠安颗粒可明显改善由番泻叶引起的动物腹泻症状,使体重增长,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并可明显提高血清中NO含量和5-HT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组织学检查发现肠安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明显改善炎性症状,改善粘膜上皮的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病变。结论:肠安颗粒对IBS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复健作用,对肠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1):130-134
目的:基于苦参的传统功效,从利尿、抗炎、免疫增强等方面开展野生与栽培苦参药效学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和肉芽肿方法考察野生与栽培苦参的抗炎作用;以滤纸片称质量法收集小鼠不同时间段的排尿量和各时间段平均排尿量,考察其利尿作用;以小鼠炭粒廓清、环磷酰胺所致大鼠免疫损伤模型,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考察其免疫增强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野生与栽培苦参3、6 g/kg组排尿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等剂量野生苦参组比较,给药2 h后栽培苦参3、6 g/kg组排尿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野生与栽培苦参6 g/kg组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率(P<0.01);与等剂量野生苦参组比较,栽培苦参3 g/kg组耳肿胀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比较,野生1.5、3、6 g/kg组与栽培苦参3、6 g/kg组可显著升高小鼠肉芽肿抑制率(P<0.01);与等剂量野生苦参组比较,栽培苦参1.5、3、6 g/kg组肉芽肿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野生与栽培苦参各组均可显著升高小鼠炭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P<0.01);与等剂量野生苦参组比较,栽培苦参1.5、3 g/kg组炭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免疫损伤大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免疫损伤小鼠皮肤伊文斯蓝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野生苦参1、2、4 g/kg组与栽培苦参2、4 g/kg组可明显升高大鼠脾脏、胸腺指数(P<0.05或P<0.01),野生苦参2、4 g/kg组与栽培苦参1、2、4 g/kg组可明显升高白细胞、红细胞数量(P<0.05或P<0.01),野生与栽培苦参3、6 g/kg组可提高小鼠皮肤伊文斯蓝吸光度值(P<0.01);与等剂量野生苦参组比较,栽培苦参2、4 g/kg组胸腺指数、白细胞及红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栽培苦参3、6 g/kg组小鼠皮肤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野生与栽培苦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抗炎及免疫增强作用,在相同剂量下野生苦参作用效果优于栽培苦参。这一结果为临床上苦参栽培品代替野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临床医师在栽培苦参用法用量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玲  史传文  董瑶 《山西中医》2012,28(5):51-53
目的:研究清解汤对感染流感病毒(FM1)株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以死亡保护率及对小鼠行为的影响为评价指标,观察清解汤不同剂量组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与感染模型组比较,清解汤高剂量组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株引起的小鼠死亡,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清解汤中剂量组亦能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P<0.05)。与板蓝根颗粒对照组比较,清解汤高剂量组亦能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病毒唑对照组比较,清解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解汤浓度与疗效有一定相关关系,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解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提示其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肠病及肺"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观察其结肠和肺部微生态变化.结果:便秘模型组的肠道需氧菌、真菌、大肠杆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而厌氧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减少(P<0.01);同时,便秘模型组的肺部需氧菌增多,厌氧菌显著减少(P<0.05),真菌显著增多(P<0.01).结论:肺肠微生态学上的菌群对应规律性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枇杷叶乙醇提取物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枇杷叶乙醇提取物时正常小鼠及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动物模型及正常ICR小鼠,分别以枇杷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在0.5h时有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P<0.05-0.01),高剂量组在1 h时能降低肾上腺性高血糖(P<0.05);提取物中、高荆量组对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P<0.05-0.01),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作用明显(P<0.05-0.01).结论:枇杷叶乙醇提取物对多种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4,(10)
目的探讨葛根煨法炮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将昆明小鼠和SD大鼠分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煨葛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每组以番泻叶水煎液灌胃,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治疗药物,测定小鼠的腹泻指数、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煨葛根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腹泻小鼠的腹泻指数(P<0.05),各给药组均能提高腹泻小鼠的胃内残留率,降低小肠推进率(P<0.05);与同剂量的生葛根比较,煨葛根高剂量组小鼠的腹泻指数和胃内残留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煨葛根中、高剂量可降低腹泻大鼠的IL-1β、TNF-α、VIP的水平,升高IL-10、GAS和MTL的水平;与同剂量生葛根比较,煨葛根高剂量组大鼠的IL-10和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葛根能缓解番泻叶引起的腹泻,但煨葛根的止泻作用强于生葛根,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来避免肠道的损伤,同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使肠道功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短瓣金莲花提取物(总黄酮)抗炎及内抗毒素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大鼠足跖腱膜下注射100%新鲜鸡蛋清(0.1m L/只)和注射1%甲醛足肿胀实验观察提取物3个剂量组的抗炎作用。采用内毒素1.5mg/kg引起小鼠休克实验,观察短瓣金莲花提取物3个剂量组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短瓣金莲花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高剂量可显著抑制药后1、2小时的蛋清性足肿胀(P0.05、0.01),中剂量可显著抑制药后2、3小时的蛋清性足肿胀(P0.01),低剂量可抑制药后2小时的蛋清性足肿胀(P0.05);3个剂量对大鼠甲醛性足肿胀在致炎后1~4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高剂量使内毒素引起小鼠死亡率明显减少(P0.01),中、低剂量对内毒素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短瓣金莲花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炎及抗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葛芩片预处理对心肌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葛芩片预处理增强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与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改良推管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预处理模型,以血清MDA含量、SOD、CAT活性为指标研究葛芩片预处理增强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机理。结果:葛芩片高剂量预适应组MDA含量较IR组、IPC组、DIPC低组显著降低,P<0.01,P<0.05;SOD活性较IR组和IPC组显著升高,P<0.01;葛芩片高、中剂量预适应组CAT活性较IR组、IP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葛芩片预处理增强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与其提高SOD、CAT活性,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预防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的变化。方法:高脂膳食喂饲小鼠,并设正常对照、高脂对照、非诺贝特片阳性对照和STT高中低剂量组。测定血脂生化指标,同时检测血浆、肝组织中HL活性以及血浆、肝组织、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组织中LPL活性。结果:非诺贝特片及STT均能使肝组织中HL活性升高(P<0.01,P<0.05),STT能降低血浆中HL活性(P<0.05),而非诺贝特片组HL活性与高脂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中,非诺贝特片和STT能明显提高LPL活性(P<0.01,P<0.05);各组血浆中LPL活性均无明显改变(P>0.05);非诺贝特片和STT能提高骨骼肌组织中LPL活性(P<0.05),同时明显降低脂肪组织中LPL活性(P<0.01,P<0.05)和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中LPL的活性比值(P<0.01,P<0.05)。结论:STT能增加预防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肝组织中HL和LPL脂酶活性,降低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中LPL的活性比值,这一作用与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和预防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仙茅酒炙前后对骨质疏松小鼠股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在造模的同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仙茅15、30 g/kg组,酒仙茅15、30 g/kg及戊酸雌二醇0.15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并按所述剂量灌胃相应药物或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后,以HE染色、CT、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力显著升高(P<0.01);小鼠股骨骨密度(BMD)和骨体积与组织体积比(BV/TV)、骨小梁数量(Tb.N)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骨小梁间距(Tb.Sp)明显升高(P<0.01);OPG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RANKL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仙茅及酒仙茅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P和StrACP活力(P<0.01);显著升高小鼠股骨BMD、BV/TV、Th.N含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Tb.Sp含量(P<0.01);显著上调小鼠股骨中OPG蛋白的表达(P<0.01),而仅仙茅30 g/kg组和酒仙茅30 g/kg组RANKL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仙茅30 g/kg组相比,酒仙茅30 g/kg组Tb.Sp明显下降(P<0.05);OP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RANK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各给药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仍存在差异,给药后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仙茅酒炙前后对维甲酸诱导的小鼠骨质疏松均有防治作用,其中以酒仙茅防治作用为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OPG蛋白表达,下调RANKL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