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就近年来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以便人们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4.
5.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其中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血栓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重要的起因.近年来NSTE-ACS的高发病率和危害性已被清楚认识,对其正确合理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美国心脏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先后更新了NSTE-ACS指南,该指南上一次更新距今已有5年.自2002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其涌现出许多高质量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进展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NSTE-ACS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罗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1492-1493
在过去的40年里,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医院里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逐年增加.而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ns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其发展为透壁性心肌梗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总结目前国内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而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是由于斑块破裂或撕裂导致急性腔内非闭塞性血栓形成而触发。与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富含纤维素的“红色血栓”不同,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或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在急诊科,ACS的诊断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辽宁省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血压流行特点及血压相关指标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发病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发病并入院的NSTEACS患者900例.对入选患者的治疗不做任何干预,记录患者情况,基线特征,随访出院后1、3、6个月发生的心脏病不良事件和临床干预情况.分析比较血压相关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相关指标与NSTE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及其相关指标是NSTFACS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 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104例 NSTE-ACS 患者和61例无冠脉病变组,分析时域各参数包括24 h 内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24 h 内每5 min 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 h 内每5 min R-R 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 index)、24 h 内相邻 R-R 间期差均方根(RMSSD)和24 h 内相邻 R-R间期相差>50 ms 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对 NSTE-ACS 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NSTE-ACS 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人数、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 >0.05)。与对照组相比,NSTE-ACS 组 SDNN、SADNN、SDNN index 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 NSTE-ACS 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MACE 组 SDNN、SADNN、SDNN index、RMSSD、PNN50均比无 MACE 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 分析显示 SDNN<100 ms 组无 MACE 生存率明显低于 SDNN≥100 ms 组(P <0.05)。结论:NSTE-AC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低 HRV NSTE-ACS 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1.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分别观察出现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的变化。结果两组86例患者中,治疗组显效31例,好转10转,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显效24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6%。两组疗效比较,氯吡格雷组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的疗效更优,且无明显出血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比格雷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氯比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氯比格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心电图各导联ST段压低情况明显改善,明显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心血管原因死亡。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比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效,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9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药物保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9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硝酸盐制剂缓慢静脉滴注.阿司匹林300mg/d顿服,持续7 d,继续每日给予100 mg顿服.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和RAS系统.对于病情较重患者按治疗指南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用3~5 d.结果:25例患者经治疗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发作,2例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反复而延长住院时间.2例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而择期于外院行PCI手术.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出院后1个月.所有患者无心脏不良情况发生.随访6个月时,2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再梗死,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心绞痛发作,16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患者分别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及DSA冠状动脉造影,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SCT诊断NSTE-ACS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结果 16例患者中,与DSA结果对照,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狭窄的准确性为95%、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5%.结论 DSCT能可靠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胸痛患者中NSTE-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比格雷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氯比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氯比格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心电图各导联ST段压低情况明显改善,明显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心血管原因死亡。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比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效,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型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住院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疏血通和普通治疗.结果 在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绞痛消失时间、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方面(P<0 01),治疗前/后ST段平均下移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甘油三脂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疏血通可安全有效的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7.
18.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UAP和NSTEMI,是由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导致的急性心脏疾病,本文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前两者也称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目前主要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ACS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而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38例,入院后即刻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抽取静脉血做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检测,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及TnⅠ水平分组,观察各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并随访1个月~6个月。结果ST段压低组的反复心绞痛发作及复合心血管事件较正常心电图组明显增多,,所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31.9%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TnⅠ阳性,TnⅠ阳性组有明确冠心病诊断者较TnⅠ阴性组多,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心血管事件增多。对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预测.TnⅠ阳性因素较ST段压低因素的敏感性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Ⅰ阳性较ST段压低因素对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有较高的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TnⅠ阳性因素可能具有更高的独立预测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