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可切除的胰头癌、远端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根治性切除是其预后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为了达到Rn切除,临床上有多种切除方式如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胰周淋巴结的清扫术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计和应用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联合D2+胰周淋巴结清扫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治疗远端胆管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胰头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病人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3.3%。43例(71.7%)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13例(21.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发生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与第13组和14组淋巴结阳性密切相关(P<0.05)。13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1%、23%和0,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11个月;47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7%和23%,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20个月(P=0.02)。结论胰头癌有较高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发生率。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可以安全实施,但该手术未能提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胰头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胰头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胰头癌淋巴回流途径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指导胰腺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在46例胰头癌标本应用手术显微镜法寻找淋巴结,进行详细的分组,以明确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频率和相互关系.结果:46例胰头癌平均每例找到淋巴结41.8枚,证实3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包括较小的淋巴结,转移率69.6%.第13、14、12、8、16组转移频率较高.6例胰腺钩突肿瘤仅发生14组淋巴结转移而不伴13或17组淋巴结转移.7例阳性的16组淋巴结均属16b1亚组,主要分布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结论: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时,即使是局限于胰腺内的小胰癌也应作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胰腺钩突肿瘤尤其要注意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清扫.清扫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重点应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胰腺头部淋巴回流途径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胰头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手术显微镜法寻找50例胰头导管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淋巴结.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发生率和相互关系.结果 50例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共找到淋巴结1916枚,平均38.3枚/例.发现35例共210枚淋巴结转移.第13、14、17和8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高,钩突部肿瘤更易发生14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站淋巴结中16组阳性率最高(12%),均为16b1亚组.结论 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在根治性切除时施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尤应注意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重点应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胰腺头部淋巴回流途径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胰头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手术显微镜法寻找50例胰头导管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淋巴结.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发生率和相互关系.结果 50例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共找到淋巴结1916枚,平均38.3枚/例.发现35例共210枚淋巴结转移.第13、14、17和8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高,钩突部肿瘤更易发生14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站淋巴结中16组阳性率最高(12%),均为16b1亚组.结论 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在根治性切除时施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尤应注意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重点应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胰腺头部淋巴回流途径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胰头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手术显微镜法寻找50例胰头导管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淋巴结.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发生率和相互关系.结果 50例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共找到淋巴结1916枚,平均38.3枚/例.发现35例共210枚淋巴结转移.第13、14、17和8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高,钩突部肿瘤更易发生14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站淋巴结中16组阳性率最高(12%),均为16b1亚组.结论 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在根治性切除时施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尤应注意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重点应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在常规Whipple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 abed)、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 a2b1)、以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 abpeh)、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 11例胰头癌病人施行以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的Whipple D2切除.常规行胰管及尾侧胰断端术中病理检查,证实无癌残留.2例合并血管侧壁切除或节段切除血管重建.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胰瘘1例.11例病人中有7例(63.6%)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头后(13组)、肠系膜根部(14组)发生率最高(36%);发生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达57.1%.该组11例全部获随访,死亡1例.结论 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较彻底清除区域内淋巴结及后腹膜组织,同时没有增加其手术的风险性.有理由相信"胰头癌根治术"是以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为重点的Whipple D2切除,其治疗胰头癌具备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彻底性,但对于远期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值得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及部分胰头癌的病理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4例病理资料完整的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壶腹周围癌的各种类型及部分胰头癌的病理过程不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的临床状态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而与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基础上手术范围的扩大无明显的正相关系。结论:壶腹周围及胰头癌的病理过程是临床症状的基础,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胰头及壶腹周围肿块274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头、壶腹周围癌临床与病理的符合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诊断胰头、壶腹周围肿块274例,分3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63例,肿瘤未切除术组66例,内镜检查组45例.分析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研究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8%(148/163),其中胰头癌符合率90%(63/70),壶腹部癌符合率为91.4%(85/93);早期胰头癌(T1N0M0)9例10.5%(9/85);肿瘤未切除组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5.5%(30/66),其中胰头癌符合率为43.1%(22/51),壶腹部癌符合率53.3%(8/15);内镜检查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2.2%(19/45).全组诊断不符合率为28.1%(77/274),主要为慢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良性肿瘤等.结论 胰头、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断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临床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胰头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头癌是现代胰腺外科的重点和难点。说重点 ,是因为胰头癌在胰腺肿瘤病例中占 70 %以上 ,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说难点 ,是因为胰头癌早期诊断困难 ,进展迅速 ,手术切除率和 5年生存率均低 ,疗效远不能尽如人意。从解剖学角度看 ,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 ,位置隐蔽 ,胰周临近许多重要器官 ,胰腺的钩突又包绕门静脉等大血管。从肿瘤的生物学特点看 ,胰头癌对腹主动脉、门静脉等大血管具有高度的侵袭性。有关临床资料指出 ,早期胰头癌的门静脉受侵率达 18%左右〔1〕;胰头癌对于胆总管胰腺段的侵袭性也很强 ,即使是和胆总管有相当距离的早期胰头癌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头癌的早期诊断、预后以及各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5年中22例早期胰头癌及168例中晚期胰头癌术前诊断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胰头癌无特异性首发症状,本组检出率为88.9%,ERCP收集胰液寻找癌细胞诊断胰头癌的敏感性为88.4%,术中针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91.7%。手术切除率90.9%,术后3年生存率为36.4%。均明显高于中晚期胰头癌(分别为36.9%,9.5%)。结论:B超与CT可作为早期胰头癌初步筛选检查方法,ERCP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术前ERCP收集胰液寻找癌细胞和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早期胰头癌的手术切除和术后治愈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胰头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0 月收治的48 例胰头癌患者施行在常规whipple 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采用JPS 的淋巴结分组标准,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的重点清扫肝总、肝固有动脉周围所有淋巴结(8a,8p)、腹腔干周围淋巴结(9)、肝十二指肠韧带区所有淋巴结(12abp)、胰十二指肠后的淋巴结(13a、13b)、从SMA 开口至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间的SMA 右侧的淋巴结(14abcd)及胰十二指肠前的淋巴结(17a、17b)、腹腔干至肠系膜下动脉(IMA)间的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前面的淋巴结(16a2、16b1)并包含Gerota 筋膜.结果 48 例胰腺癌患者施行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中常规行胰腺、胆管断面检查,证实无癌残留.2 例患者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并血管重建,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 例.并发少量胰瘘2 例,发生胃瘫1 例,切口感染3 例,急性左心衰1 例,均治愈.48 例患者累计清扫淋巴结716 个,平均每例14.9 个.其中有20 例(41.6%)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以胰十二指肠后(13a、13b)(14/48)29.1%、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缔组织(14abcd) (8/48)16.7%发生率最高;N1 阳性(8/20,40.0%),N2 阳性(6/20,30.0%),N3 阳性(6/20,30.0%).结论 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可以有效清扫区域内更多淋巴结和后腹膜组织,同时没有增加其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2 5例胰头癌及 1例复发性十二指肠癌胰后大血管受侵犯者。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胰瘘 4例 ,胆瘘 2例 ,均经保守疗法治愈。无血管手术并发症发生。 2 6例获随访2 .5~ 6 .5 (中位时间 4.5 )年 ,平均生存期为 5 6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6 .1% ,88.4%和5 7.5 %。结论  ( 1)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作为术前诊断血管受侵犯的实用、可靠方法。 ( 2 )胰头癌侵犯血管时 ,应积极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方法合理、安全、有效、可行 ,能提高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的效果和影响病人生存的因素。方法:分析230例胰头和壶腹部癌的主要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调查术后生存情况及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人出现黄疽90.9%,腹痛56.1%,发热32.6%,白陶土样大便13.5%。B超、CT和ERCP检查准确率分别为68.3%、79.3%和66.6%。手术并发症72例(31.3%),死亡20例(8.7%)。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6.7%,17.4%和52%。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切缘状态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因素,而肿瘤分化程度和病人年龄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胰头和壶腹部癌临床表现有多样性,B超和CT等辅助检查有局限性,手术有高并发症,5年生存率低下,手术治疗远近期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Metastases to the regional lymph nodes of the stomach were studied in patients in whom 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had been resected (51 standard pancreatoduodenectomy and 26 total pancreatectomy). Involvement of gastric lymph nodes was rare (1.3%–3.9%), except of the subpyloric lymph nodes (9.1%). Carcinoma in the fiv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gastric lymph nod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subpyloric nodes, was clinically far advanced: four of the five had liver metastasis or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in terms of preservation of the regional gastric lymph nodes, only subpyloric node involvement has any significance with respect to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between standard pancreatoduodenectomy (n=44) and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n=17). In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for various kinds of periampullary diseases (n=47),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gastric and small bowel function was temporarily prolonged compared to that after shandard pancreatoduodenectomy (n=44). However, the former group were able to take significantly more calories 6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with subpylor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both extent of oper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6.
胰腺乳头样囊实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为评价胰腺乳头样囊实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80~1996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乳头样囊实性肿瘤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中上腹包块。钡餐,B超,CT,MR以及ERCP对本病有诊断价值。本组5例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行胰体尾加脾脏切除,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疗效满意。结论作者认为胰腺乳头样囊实性肿瘤属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