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7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d,疗程6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肥厚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功能指标(IVST 、LVPWT、 LVDd、LVMI),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缬沙坦降压疗效好,能逆转左室肥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72例患者口服缬沙坦 80mg每d 1次 ,治疗 8周 ,用动态血压仪记录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缬沙坦可使 2 4h血压平稳下降 ,且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升高 ,且对左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金福  陈山  张黎美 《当代医学》2010,16(18):70-71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者,均服用缬沙坦80mg/d,1次/d,降压不明显者加至160mg/d,疗程6个月。监测服药前、后血压、心率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IVSd、LVPWTd、LVDd、LVMI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有下肢轻度水肿,有2例患者有失眠症状。结论缬沙坦不仅具良好的降压功效,而且对左室肥厚有明显逆转作用,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缬沙坦(valsartan)与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观察缬沙坦(52例)80~160 mg/d,与苯那普利(51例)10~20 mg/d,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4周和8周的有效率,并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第2周后开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在整个治疗期间血压持续平稳下降;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4周降低舒张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4%及84.3%,8周降低舒张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及9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LVH)的效果。方法:64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非洛地平组(F组)给予非洛地平5~10mg/d,苯那普利组(B组)给予苯那普利10~20mg/d,每d1次,疗程24周。2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显著降低,2组间偶测血压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血压F组降幅大于B组(P<0.05)。2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B组降幅大于F组(P<0.05)。结论:2药均能有效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非洛地平总体降压幅度大于苯那普利,而苯那普利在逆转左心室肥厚方面略优于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7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d,疗程6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肥厚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功能指标(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缬沙坦降压疗效好,能逆转左室肥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苯那普利及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2~3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缬沙坦组(n=40)、苯那普利组(n=40)、卡托普利组(n:40),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三组之间降压幅度比较。结果: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苯那普利、卡托普利一样有效;但缬沙坦组未见干咳现象,而苯那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干咳发生率分别为2.7%、13.7%。结论:高血压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并不可怕,如果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休养,仍能够长寿。  相似文献   

8.
杨光  金哲  沈铁宽  梁顺姬 《吉林医学》2003,24(6):522-524
目的:探索各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后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疗效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对象为用一种降压药治疗后降压无著效及伴有左室向心性或离心性肥厚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盐酸苯那普利10mg+非洛地平5mg/d;Ⅱ组:盐酸苯那普利10mg+美托洛尔50mg/d;Ⅲ组:盐酸苯那普利10mg+双氢克尿噻25mg/d,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心室重构的各项参数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3组降压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依次为Ⅱ组,Ⅰ组,Ⅲ组,组间P>0.05。改善心室间隔厚度(IVST)的幅度依次为Ⅱ组,Ⅲ组,Ⅰ组。改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幅度依次为Ⅲ组,Ⅱ组,Ⅰ组。结论:①降压和逆转室间隔肥厚的疗效为盐酸苯那普利合用美托洛尔组最佳。②改善多项左心室重构参数的效果盐酸苯那普利合用双氢克尿噻组最佳。  相似文献   

9.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2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苯那普利平均12周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有关心血管参数。结果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p<0.01),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下降(p<0.01),A峰速度明显下降,E峰速度及E/A比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及降尿酸作用。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d和苯那普利10mg/d,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氯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血尿酸均显著下降(P<0.05)。苯那普利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尿酸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作用相似;氯沙坦除有降压作用外,还可降低血尿酸;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氯沙坦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应用降压药物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效果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及比较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及逆转高血压LVH的疗效。 方法 选择山东地区汉族老年人群轻、中度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240例,各随机选取120例患者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 mg/d),缬沙坦(80~160 mg/d)治疗。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治疗前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 结果 研究人群治疗前的一般状况(年龄,BMI,高血压病程,SBP,DBP,LVMI)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计算治疗后所有高血压LVH患者LV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下降(t分别为24.156、32.469、22.680,P均<0.001),其中血压下降与药物类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元线性回归计算,服用缬沙坦患者LVMI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13,P=0.012)。 结论 2种药物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及逆转LVH,其中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用缬沙坦逆转LVH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观察 5 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2 4周后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结果治疗 8周后血压下降明显 ,治疗 2 4周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左室后壁肥厚明显减退 ,左室质量指数下降 ,总有效率达 85 .0 %。结论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缬沙坦降压和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测定EH伴LVH(EH+LVH组,n=30)和不伴LVH(EH组,n=27)者缬沙坦治疗24周前后及健康对照组(n=30)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MI)及血浆ET-1水平.结果治疗前EH+LVH组血压、LVMI和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EH组比较,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VMI及ET-1水平较高;LVMI与血浆ET-1浓度呈正相关(r=0.413,P<0.05).缬沙坦治疗后EH及EH+LVH组患者血压、血浆ET-1水平均下降;EH+LVH组LVMI下降明显(P<0.01),EH组未有变化(P>0.05).结论ET-1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LVH的发生发展,缬沙坦降压及逆转LVH机制可能部分源于对ET-1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对乐卡地平逆转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测定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线特征,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eNOS基因型,按GG型,GT+TT基因型分为两组,均给予乐卡地平(10~20 mg/d)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前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相关指标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96例患者中,治疗前GT+TT基因型LVMI高于GG型(F=4.673,P=0.033),多元线性回归示eNOS基因G894T多态性是影响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因素(Beta=0.218,P=0.033)。治疗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LVMI均明显下降(t分别为22.680~32.469,P均为0.000),但下降程度GT+TT基因型患者明显大于GG基因型患者(F分别为17.675~35.269,P均为0.000)。结论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可能与轻中度高血压LVH有关;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影响乐卡地平逆转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成年Ⅱ级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缬沙坦80mg,每日1次,观察组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用药后两组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YPWT)均变薄(P〈0.01)舒张末径(LVEDD)收缩末径(LVESD)均减小(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长期服用缬沙坦、通心络胶囊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永生  周媛  温喆 《吉林医学》2002,23(3):158-159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与原发性高血压(EH)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及探讨缬沙坦降压和逆传LVH的机制。方法:对比观察EH伴LVH者(HHD组)和不伴LVH者(EH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及皿浆NPY浓度,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将40例HH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VAL组20例)和肼苯哒嗪组(HYD组20例)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LV-MI和NPY的变化。结果:HHD组LVMI和NPY均明显高于EH组,二组间血压无显著差异,LVMI与NPY吴正相关关系(y=0.63,P<0.05),VAL组与HYD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二者降压效果不差异(P>0.05),VAL组LVMI及NPY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YD组治疗后LVMI及NPY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NPY在LVH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缬沙坦降压及逆转LVH机制部分源于对NPY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58例EH患者(其中有LVH者32例),口服缬沙坦80~160mg/d,共8个月。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EH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有LVH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重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逆转LVH,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恤压(EH)左塞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将122例EH伴INH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LVH指标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三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盟下降(P〈0.01);三组左室重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C组比A、B组更明显(P〈0.01)。结论:两药联用对LVH的逆转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EH患者随机分为A组缬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用 ,B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于服用前及后 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其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LVDd)、左室重量指数 (LVMI)、Ep、Ap、Ep Ap、IRT、观察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 6个月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IVST、LVPWT、LVDd、LVMI较前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Ep Ap明显高于服药前 (P <0 .0 1) ,IRT较前明显缩短 (P <0 .0 5或P <0 .0 1) ,B组与A组比较Ep Ap、IRT改善更为明显 (P <0 .0 5 )。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合用具有良好的降压和逆转LVH的作用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有协同作用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