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壳聚糖澄清剂对狼疮灵颗粒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的影响。方法:对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对狼疮灵颗粒的纯化效果进行比较。考察指标为干浸膏得率、芍药苷保留率、多糖保留率。结果: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的纯化工艺效果相近,均使制剂干浸膏得率明显减少,但乙醇沉淀法使多糖含量显著降低,而壳聚糖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且芍药苷保留率较高。结论:壳聚糖澄清剂除杂质效果较好,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蓝芩口服液絮凝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蓝芩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考察壳聚糖絮凝法的沉淀效果、过滤难易及对栀子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且对栀子苷的含量影响较小,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蓝芩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复方黄芪水提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最佳的复方黄芪水提液的壳聚糖澄清工艺。方法经预试验确定澄清剂的大致剂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药液絮凝度和多糖含量为指标,以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絮凝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摸索最优的壳聚糖絮凝条件。结果得到了最优的絮凝工艺,即药液中壳聚糖最佳用量为2 g/L,20℃的温度下絮凝24 h。结论壳聚糖絮凝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制剂澄清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及ZTC1+1-Ⅱ澄清剂对大青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海宁  谢印芝  樊飞跃 《中国药房》2008,19(21):1625-1628
目的:研究壳聚糖及ZTC1+1-Ⅱ天然澄清剂处理大青叶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率、靛玉红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取浓缩至1:10的提取液,加热至50℃,按8%澄清剂用量加入;ZTC1+1-Ⅱ取浓缩至1:10的提取液,加热至70℃,按5%澄清剂用量,先B后A的次序加入。结论:壳聚糖及ZTC1+1-Ⅱ天然澄清剂均可用于大青叶提取液的除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絮凝法用于虫草菌丝体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琼华 《海峡药学》2004,16(3):31-33
目的 采用壳聚糖絮凝沉淀法用于虫草菌丝体口服液的澄清。方法 对絮凝澄清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与现行的醇沉工艺制备方法比较,对甘露醇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 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加入量为0.1(W/W),温度60℃,pH值为5.0。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但前者能更好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并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纯化处理处方剂量较大的芪桂消癥颗粒.方法 用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对芪桂消癥颗粒进行了纯化效果的比较.考察指标为总固体物、黄芪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结果 两种纯化工艺效果相近,均使制剂总固体物的含量明显减少,但乙醇沉淀法使多糖含量显著降低,壳聚糖则对黄芪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影响较小.结论 采用壳聚糖除杂质效果较好,制剂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7.
狄永良 《中国药业》2009,18(17):31-32
目的考察甲壳素对感冒舒颗粒水提浓缩清膏的澄清效果并检测含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澄清工艺备件,分别检测自然沉降法和甲壳素澄清法澄清后供试品的相对密度、总固体物含量。结果甲壳素澄清后相对密度、总固体物含量略有下降,但差异不大。结论对于感冒舒颗粒,甲壳素有较好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在康脑舒口服液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彪  王刚  陆星 《中国药业》2002,11(6):60-61
目的:考察水提壳聚糖澄清工艺制备康脑舒口服液的合理性。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水提壳聚糖澄清工艺的最佳条件,从澄清效果、TLC检识等方面比较两种工艺。结果:水提壳聚糖澄清技术澄清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提取效率高。结论:水提壳聚糖澄清工艺可替代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康脑舒口服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考察了壳聚糖絮凝法用于澄清五苓滴丸的最佳工艺。方法对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干浸膏收率、总多糖含量两个指标与醇沉工艺进行了比较,其中总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结果在有效成分的保留率上,壳聚糖絮凝法明显优于醇沉法。优选的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与药材的浓缩比例为4∶1,壳聚糖用量为0.8%,于40℃下,以50 r/min的速度,搅拌10 min。结论壳聚糖絮凝法不仅澄清效果好,而且经济实用,可代替醇沉法用于五苓滴丸的澄清。  相似文献   

10.
陆萍  倪东杰  郭良君 《中国药师》2012,(11):1580-1582
目的:研究壳聚糖澄清剂用于健骨口服液的澄清作用,以替代原工艺的水提醇沉除杂工艺。方法:通过比较原工艺和新工艺所制备的健骨口服液的外观性状及其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比较壳聚糖澄清剂与醇沉法两种工艺的差异。结果:壳聚糖澄清剂样品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明显提高。结论:新工艺既能更好地保留本制剂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并缩短生产周期,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1.
芍丹乙肝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芍丹乙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通过对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含量及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比较了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吸附澄清技术3种澄清工艺的差异。结果3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吸附澄清技术能使水浸出物收率降至18%左右,有效成分保留率在80%以上,且溶液澄清。结论吸附澄清技术可作为芍丹乙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在黄芪水提取液中的澄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壳聚糖絮凝剂澄清黄芪水提液的效果.方法 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壳聚糖用量、絮凝pH、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将最佳絮凝工艺与醇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 絮凝最佳工艺与醇沉工艺具有相似的澄清效果,且黄芪甲苷和总多糖保留率优于醇沉工艺.结论 壳聚糖可以用于黄芪水提液的澄清处理.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与乙醇用于舒乳消痛口服液澄清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醇沉用于舒乳消痛口服液澄清工艺的可行性。方法:壳聚糖用于舒乳消痛口服液的澄清,通过对总固型物、正丁醇浸出物、芍药苷含量的测定,对壳聚糖的用量、药液的密度进行了优选,并与醇沉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在总体有效成份的保留上,前者优于后者,但皂苷成份的保留量后者略大于前者。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代替醇沉用于舒乳消痛口服液的澄清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但成份的微小差异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参脉五味口服液澄清工艺。方法:分别采用醇沉法、离心法、壳聚糖絮凝法、ZTC絮凝法对参脉五味口服液进行澄清处理,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五味子醇甲含量、干膏率和澄明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澄清工艺。结果:适宜的澄清方法为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工艺为药液浓缩至1∶2,pH调至4,壳聚糖用量为0.8%,絮凝温度为30~40℃。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成本低,操作简便,可作为参脉五味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中药口服液属于中成药液体制剂,澄明度好的口服液一般内在质量也比较优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药口服液的质量,需要在制剂工艺中去除杂质以提高澄明度。目前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的方法主要有醇沉法、高速离心法、膜分离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澄清剂吸附法、明胶法、调节pH值法等。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明度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大黄有效成分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分子吸附剂壳聚糖对大黄醇提液澄清吸附作用。方法以高分子壳聚糖为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吸附澄清,通过UV法和HPLC法测定,以获得最佳实验室工艺条件。结果在温度为70℃,pH11~12,吸附剂用量小于1.5‰,吸附时间为1.5h时,澄明度最好,但对大黄素、大黄酚等有效成分的吸附率较高,含量会降低16%~40%。结论壳聚糖作为澄清剂对大黄素等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故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壳聚糖作为大黄或含大黄、虎杖、决明子、番泻叶、茜草等制剂的澄清剂,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肺热清解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煎煮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作为单因素水平,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筛选水平;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上述3个因素和单因素筛选的3个水平,以总多糖的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对肺热清解口服液中总多糖的水提工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1B3C3,即药材加8倍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溪黄草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质量稳定,澄清的溪黄草口服液。方法:以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选撮提取工艺,用甲壳质与乙醇作澄清工艺比较优选澄清工艺。结果:溪黄草加水15倍,提取3次,每次1h,用350ppm浓度甲壳质吸附澄清,总黄酮含量高、稳定性好。结论:用水提聚、甲壳质吸附澄制备的口服液质量稳定、澄明度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退黄口服液澄清工艺及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方法:将复合酶、渗漉、煎煮3种不同工艺制备产品进行常温放置实验,以澄清度和大黄、苏木薄层鉴别等的定性检查;以及沉淀量和绿原酸含量变化双指标,采用Scheffe检验法进行不同水平不等次数实验两两间的多重比较。结果:不同工艺产品沉淀量及绿原酸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复合酶工艺沉淀量及绿原酸含量变化值最小。结论:复合酶用于口服液澄清工艺有助于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