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红花绿绒蒿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红花绿绒蒿8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薄层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数据测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花绿绒蒿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ptadecan-8-ol(Ⅰ)、二十三烷醇(Ⅱ)、tridecyl docosanoate(Ⅲ)、间羟基苯甲酸(Ⅳ)、β-谷甾醇(Ⅴ)、小麦黄素(Ⅵ)、大风子素(Ⅶ)、木犀草素(Ⅷ)、小檗碱(Ⅸ)、阿苞碱(Ⅹ)、血根碱(Ⅺ)、普托品碱(Ⅻ)、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ⅩⅢ)。结论 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绿绒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4.
5.
多花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花蒿(Artemisia myri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多花蒿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arglabin(1),13-acetoxy-3β-hydroxy-germacra-1(10)E, 4E, 7(11)-trien-12, 6α-olide(2),半齿泽兰素(3),8α-acetoxyarglabin(4),artemyriantholide B(5),artemyriantholide A(6),4′, 5, 7-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7),紫花牡荆素(8),5, 4′-二羟基-6, 7, 3′,5′-四甲氧基黄酮(9),arborescin(10),arlatin(11)。结论 化合物3,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7.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 MS, 1D-和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I)、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O-methylflavinantine,II)和五脉绿绒蒿碱(meconoquintupline,III)。结论 化合物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10.
黄花蒿幼嫩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蒿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蒿素(artemisinin,1)、青蒿乙素(arteannuin B,2)、3α-羟基-1-去氧青蒿素(3α-hydroxy-1-deoxyartemisinin,3)、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4)、artemetin(5)、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6)、quercetagetin-3,7,3′,4′-tetramethyl ether(7)、猫眼草酚(chrysosplenol D,8)、水杨酸(salicylic acid,9)、domesticoside(10)、东莨菪苷(scopolin,11)、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胡萝卜苷(daucostrol,13)。结论化合物1-4为同一类化合物,属倍半萜类,化合物5-8为具有多甲氧基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0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地枫皮,假地枫皮,大八角3种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地以、假地枫皮,大八角3种植物以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用毛细管色谱从这3种植物挥发油中各分离出80多个以上的组分,共确认了其中的45种成分,所鉴定的 分均占各挥发油色谱总馏出锋面积的8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挥发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盖藤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冠盖藤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鉴定出冠盖藤根茎挥发性化学成分35种,叶的挥发性成分53种。根茎中化合物类型主要为烷烃(20.96%)、有机酸类(5.06%)、酯(4.46%)、醇(3.28%);叶中化合物类型主要为酯(15.11%)、醇(13.92%)、有机酸(9.85%)以及酰胺(6.29%)、异丁基异硫氰酸盐(5.46%)、甲基-2-氧-苯甲酰-d-呋喃糖苷(5.91%)、酮(5.11%)。结论采用GC-MS对冠盖藤不同部位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苗药冠盖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筛选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最佳配伍比例,联合体内、外实验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抗缺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进行分组,通过Na2S2O4法、H2O2法及物理缺氧法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配伍比例进行初步筛选;将8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麻花秦艽-红景天不同配伍比例组(2:8,3:7,4:6,5:5,6:4,7:3,8:2),每组8只。预先灌胃给药15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常压缺氧试验,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并检测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麻花秦艽-红景天4:6组及麻花秦艽-红景天3:7组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MDA含量及SOD活力;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通过qPCR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体外实验研究发现,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具有较好的抗缺氧活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4:6及3:7配伍比例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肺组织中NF-κB、IL-6及IL-1β及MDA含量,升高IL-10含量及SOD活力,且以麻花秦艽-红景天3:7组疗效最佳;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潜在活性成分可能为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乙酸乙酯等,核心靶点有SRC、PIK3CA、MAPK3等,其抗缺氧作用信号通路主要为PI3K-Akt、HIF-1等。qPCR结果显示,麻花秦艽-红景天可升高缺氧小鼠肺组织中的PI3K、Akt、mTOR及p62表达。分子对接验证显示核心靶点SRC、PIK3CA及p62与潜在活性成分齐墩果酸、山奈酚、没食子乙酸乙酯、槲皮素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具有抗缺氧活性,其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及调控自噬发挥抗缺氧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Ⅰ),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Ⅱ),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Ⅲ),2α,3α,19α,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Ⅳ),岳桦素(Ⅴ),芹菜素(Ⅵ),木犀草素(Ⅶ),无梗五加苷B(Ⅷ),aurantiamide acetate(Ⅸ),β-谷甾醇(Ⅹ),β-胡萝卜苷(Ⅺ)。结论化合物Ⅱ~Ⅳ,Ⅷ和Ⅸ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Ⅴ为从裸花紫珠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季节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规律的差异.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春、夏、秋、冬4次采样的三尖杉叶片、枝条和树皮中的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分型后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从4次采样的3个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 851株.根据培养特征共划分为77个形态型,分子鉴定为70个分类单元.研究表明,季节和组织对内生真菌定殖率、分离率和种类组成均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季节的影响远大于组织的影响.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合内生真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春季为获得较多种类的内生真菌的最佳取样时间. 相似文献
19.
研究冬青属植物岗梅叶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及与文献对照,其结构分别为kaempferol-3-O-β-D-6′′-acetylglucopyranoside(1),kaempferol-4'-methylether(2),quercetin(3),quercetin-3-O-glucopyranoside(4),tormentoside(5),suavissimoside R1(6),3β,19α-dihydroxyolean-12-ene-24,28-dio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7),3-O-β-sulfooxy-19-hydroxyurs-12-ene-28-oic acid(8),coniferin(9),adenoside(10),1′-O-benz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1)。其中化合物1,2,5,9–11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岗梅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