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张力障碍是临床治疗难题,也是国际医学研究热点。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明病因的以不自主、持续性的肌肉收缩或姿势异常为表现的运动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注射肉毒素以及手术干预等手段缓解症状,无法根治,还存在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高风险等问题。针刺疗法依据中医传统理论、神经肌肉解剖学理论取穴施针以及结合肉毒素注射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查阅文献,依据不同针刺理论治疗各类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1早期针刺疗效脑卒中针刺的早期治疗,主要是防止病情再继续发展下去,并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增加代偿能力,促进患者的自然恢复过程,为肢体功能恢复打下基础,对脑卒中的复发起到延缓推迟的作用。脑卒中的针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治疗可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意识,其后遗症状就越轻,缩短疗程。在未发生痉挛之时干预治疗可以起到预防痉挛发生的目的[1]。治疗痉挛性偏瘫的早期要以促进屈肌肌张力产生为目的,建立正常运动模式,而在患者的恢复期主要是增加经气。早期介入可尽早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3.
许建军  张维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57-857
患者,男,57岁,2010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口舌不自主运动,左侧眼睑抬举无力,无眼球运动障碍,前往某院诊治,肌电图检查排除“重症肌无力”,未予药物治疗。2011年2月在外院,予静脉滴注川芎嗪等活血化瘀药物,病情有所好转,左眼睑逐渐可上抬。2011年7月病情加重,出现双侧眼睑抬举无力,至9月渐渐出现双侧颜面及颈前肌肉紧张,言语不清,在外院诊断为“肌张力障碍”,  相似文献   

4.
正文:武继涛教授系河南省郑绍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负责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三十余载,刻苦研读经书,擅用岐黄之术。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匪浅,现将武老师重用白芍治疗肌张力障碍的医案 1 则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巨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泻阴补阳针刺法配合巨刺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巨刺治疗,C组采用单纯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D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结果 4组治疗后CSI各项评分(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阵挛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及总分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阵挛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及总分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后总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阴补阳针刺法配合巨刺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光辉 《中医杂志》1994,35(9):544-545
流行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为神经内科急症之一,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8例,全部治愈。其主要方法为肌注或穴位注射或静滴氢溴酸东莨菪碱,同时口服自拟重剂葛根汤。  相似文献   

7.
1 病案举例 李某,男,65岁,2006年11月初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痉挛,2年来症状呈缓慢进展,现表现为眼睑痉挛,眼周、口周及舌体不自主运动.  相似文献   

8.
曾伟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71-371
患者,男,23岁,以"四肢无力,行走费力1年余,加重2个月"为主诉就诊。1年前,患者始觉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蹒跚步态,伴双手持物无力,无晨轻暮重,无肌肉肿胀、酸痛、萎缩,脑脊液寡克隆阳性,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脊髓脱髓鞘病变",予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仍反复。  相似文献   

9.
清开灵注射液系中药新剂型 ,笔者应用于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 3例 ,一例因服奋乃静 10 0mL后 ,出现舌体颤动不止 ,不易回复口中 ,咂嘴 ,口角流涎 ;一例因误服胃复安片 10片 ,日 3次后出现舌体强直偏左歪斜 ,语言不清 ,口角流涎。此 2例皆为成人 ,每日给予 5 %GS 2 5 0mL +清开灵注射液30mL静滴二三天而愈。另一例 3个月小孩因呕吐注射胃复安针 10mg和口服胃复安片 5mg后患儿出现两眼向上凝视 ,四肢强直 ,无哭啼 ,入院后给予 5 %葡萄糖 10 0mL +清开灵针 6mL静滴 ,约半小时后神志恢复 ,眼球活动自如 ,四肢活动正常。体会 :该…  相似文献   

10.
孙申田教授(1939 -),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针灸学会副会长,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中风防治中心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均以快速肌张力测量仪变化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采用协调肌张力平衡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64例 (治疗组 ) ,并与传统针刺法治疗的 36例 (对照组 )作了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7例、进步 33例、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3.75 % ;对照组显效 8例、进步 2 2例、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83.3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对于Barthel指数的改善 ,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 (P <0 .0 1)。说明协调肌张力平衡的针刺方法对于脑卒中痉挛瘫痪有较好的疗效 ,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3岁,于2010年2月13日就诊.病史: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震颤,2年后波及双上肢,活动时明显,休息时减轻.于外院诊断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服用美多巴,每片25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近半年需改为每日4次,方可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甜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89-2090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CN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即巴氏指数MBI)、下肢运动功能积分(Fugle-Meyer)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亦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是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与康复运动疗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针刺拮抗肌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外周刺激,反射性诱发拮抗肌肌张力的产生和增强,以抑制主动肌过高的肌张力,使二者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89-2090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CN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即巴氏指数MBI)、下肢运动功能积分(Fugle-Meyer)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亦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是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与康复运动疗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针刺拮抗肌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外周刺激,反射性诱发拮抗肌肌张力的产生和增强,以抑制主动肌过高的肌张力,使二者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16.
张子震 《河南中医》2019,39(4):624-628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痉挛情况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时相参数及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FM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步速、步频、跨步长大于本组治疗前,步宽显短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步速、步频、跨步长大于对照组,步宽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患侧/健侧支撑相比值、双支撑相百分低于治疗前,患侧摆动相百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患侧/健侧支撑相比值、双支撑相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侧摆动相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关节活动度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有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恢复,从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偏瘫所致的步态异常。  相似文献   

17.
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是由于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中的一种常见副作用 ,主要表现为个别肌群持续性痉挛 ,以头、颈、唇及舌面多见 ,表现为各种奇怪动作或姿势。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大多为在临床中使用药物如吩噻嗪类、胃复安等不当所致。笔者近年来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本病多例 ,疗效颇佳。如治刘某某 ,女 ,3 2岁。 2 0 0 0年 4月诊。患者去年离异后情绪一直不稳定 ,经常和家人吵架 ,上月在某医院带回奋乃静 2瓶在家中治疗 ,昨天因与家人争吵后于 1 5时吞服奋乃静 1 0 0片自杀 ,于 1 8时被家人送至我院急诊。入院时病人神志清楚 ,但精神不振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臭氧水注射配合针刺,对照组24例采用新Bobath技术和低频痉挛机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ADL)、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分别判断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CSI评分均有明显程度的降低;治疗后ADL评分增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尤其在大小便、穿衣及修饰方面改善显著;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增高,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尤其在共同运动和分离运动方面改善显著。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显著。结论臭氧水注射配合特色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脑卒中后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 《新中医》2002,34(2):47-47
刘某,女,32岁,2000年4月初诊。患者去年离婚后情绪不稳定,上月在外院就医带回奋乃静2瓶在家中治疗,昨天因与家人争吵后下午3时吞服奋乃静100片自杀,于下午6时家人送入我院急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神疲无力,昏昏欲睡。诊断为急性药物中毒。给予洗胃、对症处理,门诊留观2天后病情缓解出院。第2天下午因舌体颤动不止家人再次送来诊治。诊见:舌体颤动不止,不易回复口中,咂嘴,口角流涎,舌质紫暗,症状持续1小时未缓解。给予5%GS 200ml、清开灵注射液 30ml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