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会霞 《河北医药》2008,30(11):1747-1747
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一种偶发的,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因DVT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1]。现将我院10年来发生的6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形成病例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最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后果十分严重。术后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行剖宫产4 180例,术后合并下肢DVT 8例,占0.19%,其中左下肢DVT 6例,右下肢DVT 2例,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剖宫产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5%~7%。。中牟县人民医院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通过对30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删措施,并对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2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妇产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术后伴下肢静脉血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盆腔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sis.DVT)的发生逐渐增多。由于DVT治疗不当可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下肢的功能,少数形成致死性肺栓塞。我们对17例盆腔肿瘤术后DVT的患者实施了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术后体位和下肢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 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产妇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25、5.40,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2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采用术后体位和下肢活动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本院86例骨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结果86例患者术后1例并发DVT形成。结论骨盆骨折后下肢DVT 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加强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DVT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2007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7例1个疗程痊愈,2例1个疗程显效,间隔7d后,行第二疗程治疗,痊愈。平均住院23d,无死亡和肺梗死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DVT形成多见于急诊剖宫产妇,因此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急诊手术,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纠正全身一般情况,会使DVT发生率降低,从而减少由此引起的肺栓塞这一严重的致死病症,提高剖宫产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护理.方法 我们针对104例剖宫产产妇术前进行有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知识的宣教,术后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结果 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只要我们认真加强宣教,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0.
党利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88-138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鼓励早期活动,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脱察,严格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结果:12例患者.10例临床治愈,2例转院失访,无一例肺栓摩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歇性充气装置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研究。方法将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分娩的530例产妇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5例。治疗组术后常规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DVT12例(4.52%),治疗组DVT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人群中,高风险的因素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结论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歇性充气装置,抗血栓形成作用可靠,明显减少了术后血栓事件的发生,并不增加术后出血的倾向和产后出血的风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68-70
目的探讨采用气压泵治疗方式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86例剖宫产产妇,结合临床选取治疗预防DVT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93例与观察组93例,对照组产妇行翻身、按摩等常规措施,观察组产妇采用气压泵治疗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下肢静脉栓子检出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15.1%明显低于对照组45.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治疗显效率73.1%明显高于对照组58.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气压泵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取得理想效果,患者舒适度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惠萍  宋兵高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62-3763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均治愈,无出血及肺栓塞形成.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抗凝溶栓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月38例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行抗凝治疗26例,溶栓治疗8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4例,3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全部再通痊愈者10例,部分再通有效者26例。结论脑肿瘤术后患者为下肢DVT中高危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诊断DVT的发生,抗凝治疗为主要方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因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2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形成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采取头低足高位,抗凝溶栓时,合理安排饮食,加强康复训练,2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预防,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维央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307-330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 5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44例,护理干预组7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 d内肺栓塞、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 结果 术后护理10 d内护理干预组产妇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2.22、9.04,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肺栓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5月280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术后确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6例。结果6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4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均临床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雷雪真  冯国和 《江西医药》2008,43(5):492-493
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对于其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迄今鲜有文献报道。1996~2007年我院共行永久起博器植入术25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例,永久起博器植入术后并发下肢DVT形成不是其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食管癌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我院2002年9月~2004年9月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该病的病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其妇产科术后总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1].DVT患者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因此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DVT十分重要.我院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