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间不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两种术式治疗43例(7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43例(70眼)DVD患者中,60眼临床疗效满意,近期疗效满意率为85.71%,10眼治疗后好转(14.29%),远期疗效满意率为82.86%,未发生治疗无效病例。结论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及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与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治疗DVD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和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1年观察2组患者的垂直斜视度及下斜肌亢进改善程度、眼球运动、睑裂大小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代偿头位均不同程度改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7例(87.1%,27/31)、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8例(90.3%,28/3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睑裂变小和眼球上转受限等并发症。结论手术目前仍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常用方法,下斜肌后转位术后不易引起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等并发症,能纠正10-30△的垂直斜视,为一种较好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且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下斜肌前转位(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muscle)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疗效。方法伴用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9例(12只眼)。术后随访0.5~6个月,评价斜视度数和眼肌功能。结果术前DVD平均19.7PD,术后平均3.6PD。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3+和2+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16.7%,2/12)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1+。无任何患者主诉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术后1只眼(8.3%,1/12)有轻度上转受限。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有效。  相似文献   

4.
分离性垂直偏斜(简称DVD)亦称交替性上隐斜,常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该病病因不清,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下斜肌止端转位术是Kratz 1989年报道的一种新的DVD矫正术。1999年6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下斜肌缩短4~5 mm后徙前移术及下斜肌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效果。方法根据46例斜视A征患者依据向上、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有无上斜肌亢进、亢进程度以及双眼视功能的状况、是否伴有内旋偏斜状况,行上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原在位水平斜视行常规水平肌手术矫正术。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上斜肌功能及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 46例斜视A征患者中32例(70%)具有单侧或双侧上斜肌功能亢进。对无双眼视功能的斜视A征患者,上斜肌亢进达到或超过++,采用上斜肌减弱术:包括上斜肌断腱、上斜肌悬吊、上斜肌后徙;而双眼视功能良好,又未见内旋或上斜肌亢进程度≤+,用水平肌肉移位术。4组患者上下方25°斜视角差分别由术前(22.4±1.4)Δ、(22.8±1.6)Δ、(20.5±2.0)Δ、(21.2±1.6)Δ、变为术后(4.3±0.6)Δ、(3.8±0.8)Δ、(2.6±0.7)Δ、(3.2±0.8)Δ。结论斜视A征的主要原因是上斜肌亢进。手术应依据有无上斜肌功能亢进、亢进程度,有无内旋偏斜及双眼视功能情况。上斜肌减弱术及水平肌垂直移位术均是矫正斜视A征的有效可靠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手术治疗,按年龄、融合功能,斜视类型行不同术式,如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单眼内直肌缩短+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并对术后的眼位及融合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完全正位(≤5△)者95例(59.55%);轻度欠矫(≥10△)者34例(20.24%);明显欠矫(≥20△)者16例(9.52%);轻度过矫(≤10△)23例(13.69%);总有效率90.84%。术前无融合功能125例,术后有38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结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很重要,早期手术对恢复双眼视功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及适应症范围。方法对65例(75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25例(29眼)垂直斜视度小于15△(三棱镜度)者,行下斜肌截除或后徙术;15例(15眼)垂直斜视度15△~20△者,行下斜肌截断前转位术;16例(22眼)垂直斜视度20△~25△者,行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9例(9眼)垂直斜视度大于25△,行下斜肌截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合并内外水平斜视者同时行水平肌的缩短或后徙术。结果治愈42例(49眼),治愈率65.3%(49/75);好转21例(24眼),好转率32%(24/75),无效2例(2眼),占2.7%。结论手术矫正垂直斜视度数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术>下斜肌转位术>下斜肌截除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在最小手术量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掌握手术技巧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121只眼),在行外、内直肌手术时,把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结果 80例(121只眼)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7°,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5.82±0.68)°,治疗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20°,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7 mm,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7.13±0.86)°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欠矫。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其垂直斜度为8°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20°,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结论水平直肌移位在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和不伴有下斜肌异常V型外斜视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36例儿童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内斜视36例.内斜视20△单眼内直肌后徙5 mm;+40△~60△双眼内直肌后徙4~6 mm;少数大龄患儿且斜视角较大者采用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单眼外直肌截除术.术后同视机训练三级功能.结果:术后眼位正位28例,欠矫7例,过矫1例.术前斜视角在+30△~+50△,术后眼位正位率91.67%(33/36);术前斜视角大于+50△,术后眼位正位率61.11%(22/36).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应早期手术治疗,双眼内直肌后徙术为首选术式,术后的随访对于远期眼位正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下斜肌减弱术在治疗上斜肌麻痹性斜视中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上斜肌麻痹性斜视163例,分别行下斜肌部分切除前转位术或下斜肌断腱术、下斜肌后徙术及下斜肌截腱联合同侧上直肌或对侧下直肌后徙术.结果 163例中合并DVD 8 例.术前118例有代偿头位,术后代偿头位消失73例(61.86%),好转40例(33.89%),无效5例(4.23%).单纯下斜肌减弱术163 例中治愈142例(87.12%),好转12例(7.36%),无效6例(3.68 %),过矫3例(1.84%).结论 先天垂直性麻痹临床表现复杂,手术方式不一,灵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收到较好效果.下斜肌部分切除前转位术的平均矫正量高于下斜肌后徙及下斜肌断腱术.在行下斜肌部分切除转位术时,一定要截除足量的下斜肌,一般为6~8 mm,这样才能使下斜肌的上转作用转变为下转作用因而使其减弱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38例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术前容易发现代偿头位。本组病人水平斜视角度15-45度合并单眼下斜肌亢进27例,双眼下斜肌亢进11例,全部病人在手术后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得到矫正。结论早期手术可使病人尽快获得双眼视功能,改善和治愈代偿歪头。  相似文献   

12.
刘媛 《河北医药》2016,(7):1067-1069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观察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作出分析。方法96例先天性外斜视患者分为~2岁组18例,~4岁组30例,~8岁组34例,~12岁组14例,共4组。手术方式:对基本型和辐辏不足型外斜视行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对外展过强型行外直肌后徙。伴A-V征及DVD者,矫正水平外斜的同时,按照A-V征及DVD的手术方法予以一并矫正或行二次手术。采用同视机和Titmus立体图检查双眼单视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岁组远期正位率低于其余3组,~2岁和~4岁组术后重建融合功能比率高。术后眼位正位者~2岁组较~4岁组重建融合功能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先天性外斜视主要危害双眼视觉建立,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早期手术,积极提高正位率,为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眼外肌部分移植在麻痹性斜视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于水平性斜视,采取上、下直肌部分移植;垂直性斜视则采取内、外直肌部分移植;另加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眼球运动明显改善。术后经过视功能训练,部分患者视力有所提高。结论此手术除了矫正眼位,尚能改善眼球运动状态,有利于双眼单视,并能增进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式疗效,并观察融合功能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行手术治疗的62例斜视度在-30△~-45△的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30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共32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3-6月的手术疗效,手术后斜视度≤-8△或者+8△为疗效满意。同时分析患者融合功能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手术后一周有4例过矫,斜视度在+8△~+15△,三月复诊时,无一例过矫;手术后一周时有一例欠矫,3-6月时仍有一例欠矫,疗效均满意。B组患者手术后一周有1例过矫,斜视度在+8△~+15△,此过矫患者3-6月复诊时仍过矫,斜视度在+8△~+15△,有4例患者欠矫,其中有2例患者看远、看近斜视度均欠矫,另外2例以看近欠矫,看远不欠矫。并且发现此欠矫患者的融合功能较其他正位患者的融合功能差。结论:对于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式效果好,疗效确切。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式对于融合功能较好的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成人大角度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单眼注视野及侧转运动进行评估,以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符合要求的成人大角度外斜视共38例连续患者,其中29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9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并在术前、术后1.5m、6m对其进行眼位、双眼视功能、眼球侧转运动及单眼注视野的测量.结果 末次随访时眼位正位率为81.58%,与术前相比,术后1.5m和6m双眼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术前单眼注视野为(51.42±3.30)°,术后1.5m单眼注视野(42.21±4.47)°,术后6m单眼注视野(44.12±5.13)°.对三组单眼注视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4,P=0.00),侧转运动检查显示有78.94%患者术后出现2级以下的运动不足,末次随访时有2例在侧转时出现复视.结论 对于成人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退截手术量,在对眼位和双眼视觉有良好恢复效果的同时,也需考虑到侧转复视和单眼注视野缩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53例双上斜肌麻痹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13个月~20岁,平均6.8岁,用角膜映光法及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角,所有患者除有垂直斜视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水平斜视。检查眼外肌功能均有继发性下斜肌亢进,并测量亢进程度。46例做双眼视功能检查,仅5例有I级双眼视功能。手术按下斜肌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后徙术,并考虑了下斜肌有外转作用,设计水平手术时增加矫正4°~6°的内斜。结果术后眼位观察:以水平斜视角<10°,垂直斜视角<5°为满意,疗效满意者47例,术后建立起I级视功能的34例,其中,建立了III级视功能22例。结论双上斜肌麻痹在临床上较单侧性少见,诊断时需全面检查眼位、眼外肌功能并辅助眼底镜检查及眼底照相,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矫正眼位和代偿头位,还可建立起正常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董玉红 《安徽医药》2019,23(10):2029-2032
目的研究斜视矫正手术对不同类型斜视病人视觉功能( visual performance,VP)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至 2014年 1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 9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斜视类型将病人分为三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SOP)组 14例;共同性内斜视( CET)组 19例;共同性外斜视( CXT)组 63例。手术方法采用斜视矫正手术, CXT病人给予双眼或单眼行外直肌后徙术( LRR)或单眼 LRR联合内直肌缩短术( MRMS)CET病人给予双眼或单眼内直肌后徙术( MRR)或单眼 MRR联合外直肌缩短术( ERS),SOP病人给予双眼或单眼下斜肌( IO)断键,并摘除多余肌肉组织,随访 8周,每 2周 1次。分析各组病人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CXT组、 CET组、 SOP组术后痊愈率分别为 23.81%、31.58%、14.29%。三组在痊愈,基本痊愈,进步以及无效率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XT组、 CET组、 SOP组术后正位率分别为 77.78%、84.21%、 64.29%。CXT组、 CET组、 SOP组术后立体 VP率分别为 60.32%、68.42%、57.14%。CXT组、 CET组、 SOP组术后融合功能率分别为 68.25%、78.95%、71.43%。三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病人远立体视检测与近立体视检测结果中立体视结果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斜视矫正手术对不同类型斜视病人的治疗疗效相近,不同类型斜视病人给予手术矫正后多数都能恢复双眼 V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手术矫正的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一侧下斜肌功能正常或亢进+1级,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另一侧下斜肌亢进+2-+4级,行下斜肌切断和(或)同侧上直肌后徙术。手术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双眼下斜肌功能、V征、代偿头位、双眼视功能。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术后下斜肌功能正常105例,未卅现下斜肌功能不足。内斜V征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由术前64.5^△降至术后5.8^△,外斜V征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由术前-63.6^△降至术后5.4^△术前30例有代偿头位,术后25例代偿头位消失,5例代偿头位好转。术前双眼视功能25例,术后双眼视功能65例。结论下斜肌边缘切开是治疗不对称下斜肌功能亢进中下斜肌功能正常及亢进+1级一侧眼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弱视眼或主斜眼上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对符合手术适应证的32例32眼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行外直肌后徙8~12mm,平均10mm,再根据残余斜视度行内直肌缩短6~9mm,平均8mm。随访6~18个月,内容包括视功能、眼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与术前相同,有5例术后建立了同时视,22例基本正位,7例欠矫,3例过矫,11例眼球运动正常,18例和3例轻、中度外转受限,4例出现轻度眼球突出和睑裂加宽,无复视等其他特殊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式简单、安全、有效,使原来一些必须在两眼上行3~4条直肌的手术可以在一眼上行2条直肌手术就能取得成功。既满足了患者的心理要求,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徐再兴  杨向军  毛晓珺 《江苏医药》2000,26(11):899-900
我们在Repka手术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了矩形缝线悬挂后徒法手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近 2年中用该法手术的 4 1例介绍如下。临床资料4 1例中男 2 5例 ,女 16例 ;年龄 6~ 12岁 ,平均7 4岁 ;其中内斜视 2 7例 ,行双眼内直肌后徒 2 3例4 6眼 4 6条 ,单眼内直肌后徒加直接拮抗外直肌缩短加强术 4例 4眼 4条 ;外斜视 14例 ,行双眼外直肌后徒 2 8眼 2 8条 ,共计 4 1例 76眼 76条直肌。斜视度最大 97,最小 35,其中 9例 9只眼合并下斜肌亢进 ,但无直接拮抗上斜肌功能受限。 39例在氯氨酮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 ,2例在 1%地卡因表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