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改善食道癌性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又能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方法:在1996-1999年期间,采用舒林酸(sulindac)、支架、放疗26例患者,与同期间硒宝康、支架、放疗2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吞咽困难积分改善情况和3年存活率。结果:舒林改组与硒宝康组吞咽困难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46.5%和22.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舒林酸、支架、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治疗具有较多好疗效,既改善了吞咽困难,又控制肿瘤细胞生长,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26例晚期食管癌因食管狭窄或食管气管瘘行自膨式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疗效显著,吞咽困难明显改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2%、38.5%和19.2%,结果表明该方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食管气管瘘良好的姑息疗法,并就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性分析。指出食管癌所致的食管狭窄或食管气管瘘支架置入后应行放射治疗,对放疗后食管狭窄的病例放置支架应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3.
晚期食管癌狭窄的综合序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放疗无效或手术放疗后严重狭窄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尽快恢复经口进食,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患者痛苦,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我院自1996年3月以来,采用内镜下扩张、支架置入、中药及化疗等综合序贯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3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2~79岁,平均59.1岁。经钡餐内镜病理证实食管癌20例,食管贲门癌9例,食管癌术后狭窄2例,放疗后狭窄3例。合并气管瘘3例,肺转移3例,肝转移1例。狭窄位于上段3例,中段23例,下段8例。狭窄所致吞咽困难按标准积分,能进半流(2分)1例,能进流质(3分)13例,滴水难入(4分)18例。所有患者因转移、病灶范围大、严重衰竭等原因而失去手术或再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4.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食管支架留置的适应症。材料与方法:对3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食管内支架治疗,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39-84岁(平均58岁)。36例中瘢痕狭窄20例,术后肿瘤复发狭窄16例,其中合并食管气管瘘2例,食管纵隔兼2例,食管胸腔瘘1例,瘢痕狭窄选择国产网状镍钛合金支架,肿瘤复发狭窄及合并瘘道者选择带膜支架,透视下先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再推送,释放支架。结果:36例支架均一次性留置成功,操作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一周内均有胸骨后疼痛和胸骨后异物感,一般可忍受,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瘘口愈合,术后4例发生再狭窄,3例由于肿瘤生长超过支架覆盖范围所致。1例由于粘膜增生所致,其中2例行二次支架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结论:食管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后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瘢痕狭窄反复球囊扩张无效,肿瘤复发狭窄及合并瘘道者是留置支架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对晚期食管癌及高位食管重度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7例晚期食管癌及高位食管重度良性狭窄吞咽困难患者,行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或X光监视下置入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并观察其对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置放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患者吞咽困难即刻得到缓解,吞咽困难计分由治疗前的2.88分降至治疗后的1.46分(P〈0.01)。主要并发症有胸痛、胃食管反流、支架移位、食团阻塞、再狭窄等。2例高位重度良性食管狭窄患儿支架置放时间达4、5年。结论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能明显改善晚期食管癌及食管良性狭窄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分析。方法对57例因食管癌并发癌性狭窄及食管瘘患者采用内镜下放置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其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42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5例,食管气管瘘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及术后吻合口瘘2例。结果 57例病例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未发生与操作有直接关系的并发症,其中除一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出现严重DSS(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其余患者吞咽困难及呛咳症状均立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随访1~24个月,其中有34例患者死于晚期肿瘤进展,18例出现再次狭窄,2例出现因支架磨损或病情发展所致食管瘘。结论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能显著缓解因食管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和呛咳并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牧  郑民  王玮 《中国临床康复》2011,(8):1511-1514
背景:大量的临床报道证实覆膜支架材料治疗食管癌性梗阻改善率达95%以上,支架置入技术操作容易,治疗痛苦较小,比较安全。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30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术前均行食道钡餐检查及胃镜病理确诊,并经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材料置入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支架材料治疗效果并探讨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共置入37枚覆膜食管支架材料,均1次性置入成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呛咳症状迅速缓解消失,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说明食管内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使食管气管瘘呛咳现象消失,改善摄食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覆膜可回收支架治疗常见食管狭窄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全覆膜可回收支架(个性化设计)治疗食管狭窄病变107例,其中食管恶性肿瘤59例,食管恶性肿瘤合并瘘2例,食管癌术后恶性狭窄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12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后上端组织增生致狭窄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并瘘11例,贲门失弛缓症11例,化学性食管狭窄6例,放疗术后致食管狭窄3例,食管间质瘤致食管狭窄1例。吞咽困难症状按Stooler分级术前、术后30d评分。【结果】所有的食管狭窄病变支架置入后均能顺利恢复进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吞咽困难症状按Stooler分级评分术后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全覆膜可回收支架治疗常见食管狭窄病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下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的效果。方法该组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该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食管癌放疗后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42例,术前确定食管狭窄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长度、瘘口所在的位置等,麻醉后内镜下置入带膜支架。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所有瘘口均被成功封堵,未出现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其中22例(52.38%)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13例(30.95%)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超过半年,7例(16.67%)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超过一年。结论内镜下采用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操作难度小,成功率高且安全系数大,能有效封堵瘘口,快速缓解吞咽困难以及呛咳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子刀与食管支架联合治疗食管瘤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89例丧失手术指征而放疗、化疗难以奏效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内镜下先置入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后,再将锎-252中子施源器通过支架准确地将中子源定位于肿瘤部位进行腔内近距离内照射,观察治疗疗效,并于术前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结果通过本方法对89例中晚期食管癌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肿瘤治疗总有效率达84.27%。结论运用中子刀与记忆合金支架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显著,而护理工作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记忆合金支架内镜下置入治疗食管狭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置入食管支架,解除食管梗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25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狭窄及食道癌狭窄等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后置入食管支架。结果:25例患者均一次置入成功,定位准确,支架复张良好,病人进食均明显改善,术后部分病人出现胸骨后疼痛、出血、食管返流、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管狭窄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X线监视的内镜下单次双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肿瘤狭窄长度≥12cm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内镜下单次置入2枚食管覆膜支架,所有操作均未采用X线监视。观察指标包括操作成功率、吞咽困难缓解和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率。结果 24例患者共置入支架48枚,操作成功率100%。术后吞咽困难分级均下降1~3级,支架置入术后平均130d(38~225d)吞咽困难复发,10例(41.7%)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1例(4.2%)发生支架移位。术后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33.3%。结论无X线监视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单次双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可缓解晚期超长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有效封堵癌性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联合放射治疗严重狭窄的食管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42例严重吞咽困难的食管癌患者应用金属支架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应用联合治疗后吞咽困难改善有效率达97.6%,随访6个月及1年,存活率分别为85.7%(36/42)和57.1%(24/42)。结论:金属支架与放射疗法联合应用是治疗严重吞咽困难的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大量的临床报道证实覆膜支架材料治疗食管癌性梗阻改善率达95%以上,支架置入技术操作容易,治疗痛苦较小,比较安全.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30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术前均行食道钡餐检查及胃镜病理确诊,并经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材料置入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支架材料治疗效果并探讨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共置入37枚覆膜食管支架材料,均1次性置入成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呛咳症状迅速缓解消失,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说明食管内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使食管气管瘘呛咳现象消失,改善摄食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食管狭窄患者置入金属内支架后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8例食管狭窄置入了内支架,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26例恶性食管狭窄在置入内支架前后均作了放疗和化疗。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内支架置入类型:国产镍钛记忆合金硅胶膜被覆支架27例,Ultreflex支架(美国)1例。结果:1例支架轻度移位,但仍能覆盖病变全长。食管恶性狭窄11例死亡,术后生存时间4~27个月,平均13个月。死亡原因:肿瘤多脏器转移9例,肺部感染1例,其它1例。恶性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后未发生再狭窄。2例贲门失弛缓患者置入支架后支架上端发生再狭窄,均作了球囊扩张治疗。结论:中晚期食管癌内支架置入是解除吞咽困难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应用带膜支架和同时行放、化疗可防止因肿瘤生长而发生再狭窄,延缓患者生命。良性狭窄并发症高,病例选择需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食管癌 86例 ,内镜下于食管癌狭窄段置入金属内支架 92个 ,并对病人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及狭窄段扩张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86例中 ,84例一次置管成功 ,2例二次置管成功 ,术后食管狭窄段直径由 ( 3 1± 1 4)mm扩张至 ( 18 3± 1 2 )mm(P <0 0 1) ,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食管癌狭窄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食管纵隔气管瘘。材料与方法:对58例食管癌患者分别置入64个国产记忆合金食管内支架,先用导丝探索通过狭窄段,经球囊扩张后应用支架置入器置放。结果: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食管纵隔瘘封堵成功,所有患者均可顺利进普食,疗效满意。结论:国产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食管纵隔气管瘘,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疾病,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食管支架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因食管癌造成的食管狭窄或梗阻的治疗.结果表明食管支架可以解决患者的吞咽困难问题,但是食管内支架对肿瘤本身的发展进程无任何影响.能否有效地将放射治疗与食管支架配合起来、达到既解决患者吞咽困难又能抑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命是本研究的目的。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26例食管癌性狭窄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或放射治疗后进行了内支架治疗.并对治疗后的情况进行了观察随访,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食管狭窄的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食管狭窄。9例食管良性狭窄,行单纯球扩张治疗。19例食管恶性狭窄中16例置入了金属内支架,3例应用了球囊扩张治疗。结果 内支架置入后再次出现吞咽困难5例(31%)食道良性狭窄球囊扩张后均能进善食。结论 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术,能够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是治疗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非X光胃镜直视下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使用金属支架治疗恶性狭窄。方法:在非X光胃镜直视下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33例,其中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25例(肿块型9例,四周狭窄型16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6例,肺癌转移食管并狭窄2例。术后给予治疗和/或化疗。结果:本组病例放置成功率100%,术中无食管出血及食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咽下困难、梗噎感、食管反流消失。术后与术前比较,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达两个级别以上,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X光胃镜下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恶性狭窄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提高人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不失为一种行这有效、姑息性的治疗方法,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