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的英文缩写为MRI,曾因译为“核磁共振”而引起一些患者的误解,以为这种检查有核放射性。实际上,“核”字源于受检者体内的氢原子核,并无放射性。目前,“核”字已被去掉,称为“磁共振成像”。虽然磁共振设备目前归属于放射科,但其成像原理与x线曝光源的放射影像技术完全不同,它不使用X射线,而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励人体中大量存在的氢质子而成像。检查时,患者置身于一个比地球磁场大数千.数万倍的强磁场中,接受射频脉冲的激励,人体内的氢质子在磁场作用下经计算机重建而成像。  相似文献   

2.
您了解CT吗     
《医药与保健》2006,14(12):39-39
CT(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是70年代初放射诊断的一项重大突破,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它能使传统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显示成像,且图像逼真,解剖关系明确,从而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3.
王骏 《家庭医学》2020,(4):50-51
数字X线摄影术(D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数字成像技术,特点是具有比常规X线摄影设备大得多的X线敏感性和动态范围,因而可较大幅度地降低检查中的X线剂量,这对于X线敏感的人群,如孕妇、儿童及实施X线普查应用有一定意义。目前,胸部数字X线摄影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健康体检和临床诊断中。数字X线摄影和常规X线摄影基本相同,但由于技术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差异。一张成功的胸部数字X线摄影照片的优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仪器设备、操作者……其中也有一部分需要患者的配合与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渊渊 《医疗装备》2010,23(7):10-11
在医学影像领域中,尽管X线摄影是临床放射学检查中应用最早和最普遍的成像方式,但却是医学影像中最后实现信息数字化的检查手段。这不仅妨碍了x线摄影信息直接进入图像存贮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ngsystem,PACS)以及远程医学(telemedicine)系统,而且传统的屏/胶系统固有的敏感性和分辨力的限制也促使X线摄影方式必须改良。cR(computedradiology)就是实现X线平片数字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0名体检者,征得其同意后先行DR胸部平片检查,再行胸部断层容积成像检查,对其中435例受检者的有效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图像优秀率.结果:435受检者中,断层容积成像检出70例病灶;DR检出26例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68,P<0.05);断层容积成像检出率(16%)明显高于DR(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7,P<0.05).结论: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对胸部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DR平片,特别是对重叠遮挡解剖结构及复杂部位的细节能清晰显示,对体检人群的胸部病变筛查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x线、骨显像(ECT)、CT、MRI和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全组130.例均行ECT及X线检查.CT检查90例,MRI检查66例.原发肿瘤为肺癌(32.1%).乳腺癌(268%).前列腺癌(19%),鼻咽癌(4.2%)和甲状腺癌(36%)等.结果:ECT阳性率80%,x线阳性率60%,CT阳性率70%.MRI阳性率85%.在同样大小扫描野的情况下,ECT比X线多检出109个病灶,比CT多62个,比MRI少19个病灶.结果:MRI和ECT较CT、X线敏感性较高,但MRI的特异性较ECT则更高.因此,当怀疑有骨转移时,应首选ECT并结合x线检查,也可直接做MR检查.  相似文献   

7.
白焕光 《医疗装备》2010,23(9):34-34
小儿X线摄片检查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但x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也为世人公认,其对儿童的危害比对成人的危害更具有敏感性和潜在危险性,尤其是儿童的红骨髓、性腺、眼晶体等第一类器官及甲状腺等第二类器官对x线辐射的敏感性更高,若照射次数过多或接受剂量过大,将对儿童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应慎重选择合理使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在体检人群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医院体检中心2011年全年25 996例体检人员的X线胸部正位片,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分别记录正常、一般性描述、阳性发现胸片数量,计算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阳性发现435例,占总人数的1.67%.其中,男性总阳性率2.21%,女性总阳性率0.98%,男女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9,P<0.01).一般性描述1 537例,占总人数的5.91%.正常24 024例,占总人数的92.41%.在本组体检人员中,男、女性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分布不完全相同(男性x2=612.75,P<0.01;女性x2=163.84,P<0.01).结论:可根据体检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有无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等情况选择胸部X线检查及其检查频率.  相似文献   

9.
陈作南 《现代保健》2011,(32):102-103
目的比较胸部创伤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方式的诊断价值及优缺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4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平片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包括肺挫伤65例,骨折52例,肺不张45例,胸腔积血42例,纵隔气肿42例,在各种不同损伤类型中,CT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胸部创伤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X线平片检查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查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而CT成像可显示普通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部分细节,如少量的积液积气,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价值,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胸透又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使人体在荧屏上形成影像。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上的X线量就有差异,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X线影像对人体及其内部结构几何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二维的X线影像求出人体内任意深度组织结构或病变的精确几何数据,克服X线放大率,焦-片距,肢-片距,人体内组织或病变深度不同,影像的整体放大或缩小等因素对影像测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通过发明"X线立体投影定量计算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X线影像和相同条件下人体X线影像来实现的。结果:相同条件下,X线立体投影定量计算尺所形成的X线影像与人体所形成的X线影像相结合,可以精确计算出任意状态下人体及其内部各层面深度组织结构或病变的活体几何数据。随机抽取100份经本方法求出实际数据的影像资料,就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影像数据、实际数据等指标列表对照,进一步显示了这两种数据的差异情况。结论:研究认为:二维X线影像中体内不同深度组织结构或病变的影像数据与其实际大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被忽视的。本技术的研究应用,为临床X线影像测量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类X线机成像资料的精确定量分析,具有应用范围广、价值大、实用性强、提供数据精确的特点。为不同机器、不同时间、不同参数下形成的X线影像定量对比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2.
放射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里程程碑。1895年伦琴发现X线,这是伟大的发现。X线被用于人体检查和疾病诊断,开创了放射诊断学。1969年亨斯菲尔德成功设计CT(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仪,1971年安装完成,同年10月检查第一位患者,1979年获诺贝尔奖。1973年劳特伯首先报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1979年欣肖首次发表磁共振图像。  相似文献   

13.
<正>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这是伟大的发现。1969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费尔德成功设计CT(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仪,1971年安装完成,同年10月4日检查了第一个患者,并于1979年获诺贝尔奖。X线被发现100余年来,X线成像手段和方法迅速发展,检查技术不断完善。目前X线检查技术包括透视、X线摄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X线检查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2000例,对其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探究X线检查对疾病检出的意义。结果 2000名从业人员中有51例出现检查阳性结果 ,占总人数的2.55%。阳性结果中,主要以陈旧性肺结核、肺纹理增粗重、胸膜钙化增厚粘连以及主动脉迂曲钙化等为主;男性受检人员阳性几率为2.56%,女性为2.41%,性别不同的从业人员的阳性几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从业人员的X线检查阳性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检查在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在检查时应注意合理选择应用,避免X线检查的滥用危害受检人员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5.
CR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CR(计算机X摄影)成像系统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7例乳腺病女性患者应用高频钼铑双靶乳腺机及CR系统进行计算机乳腺摄影检查,并比较图像质量及X线诊断正确率.[结果]CR乳腺钼靶X线摄影照片中甲片率为68.6%,明显优于普通铝靶乳腺X线摄影(MO)组(3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R乳腺钼靶X线摄影照片的废片率为零.此外,CR乳腺钼靶X线诊断的正确率为91.4%,显著优于MO(77.8%).[结论]CR成像系统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数字化摄片,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并提高了X线诊断正确率,对乳腺癌尤其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及诊断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电路) 在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中观察的是人体不同部位的影象,由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密度是不同,因而显示出来的病灶对比度也不同。x线剂量自动控制器,国外称x线影象亮度稳定器(X-Ray Image Brightness Stabilizer)即IBS。它是在透照人体不同部位时,能自动调整辐射剂量,以保证X线影象增强器输出图象的亮度稳定不变。为此,在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中需要加-AGC电路,自动调整显示的对比度,以便使观察具有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射线防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翊平  傅骏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53-1454
从发现X线到现在,X线检查在医学领域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放射技术的应用,有其特殊性,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如不注意防护,可能对人造成放射损伤。虽然医学影像设备日益精进,大部分都是数字化成像,但是对于X线的防护,却不能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18.
徐威 《现代保健》2014,(20):44-46
目的:探讨采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血友病性关节病的价值。方法:采集本院收治血友病患者12例,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结果。结果:X线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相同病例其对病理改变以及分期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x线与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结果对比可见,核磁共振对诊断血友病性关节病更为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19.
廖云贵  赵磊 《医疗装备》2010,23(5):43-43
腕关节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有传统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大部分病例能通过x线平片明确诊断,但对部分隐匿性骨折、复杂性骨折及骨折合并脱位的病例,x线平片多因相互重叠而不易显示,故易发生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15例腕关节损伤病人的x线平片、轴位CT图像及其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评价这几种检查方法在腕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诊断颈椎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斜颈、颈部疼痛、颈部旋转活动受限的患儿,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均同时进行寰枢关节张口位+侧位常规X线平片及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扫描,评价2种成像方法所获得的寰枢关节图像质量及对患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情况.结果:32例患儿中,经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扫描发现14例患儿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而常规X线检查仅确诊3例,漏诊8例,怀疑半脱位3例断层融合成像和常规X线检查的图像优质率分别为90.6%和56.3%.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明显改善常规X线寰枢关节影像的图像质量,尤其在患儿配合不当及骨关节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