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及其联合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对15株临床分离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其体外抑菌效果;同时采用棋盘法检测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联合临床常见4种抗生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对MRSA的MIC。结果?15株临床分离MRSA中,全部对苯唑西林耐药,11株对庆大霉素耐药,12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1株对克林霉素耐药;单独使用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时对15株临床分离MRSA的MIC范围为4.69~37.5 mg/mL;黄连解毒汤联合抗生素实验中,黄连解毒汤联合苯唑西林后对15株耐苯唑西林的MRSA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其中11株为协同作用,4株为相加作用;联合庆大霉素后对11株耐庆大霉素的MRSA有3株协同、6株相加、2株无关;联合左氧氟沙星后对12株耐左氧氟沙星的MRSA有1株协同、11株相加;联合克林霉素后对11株耐克林霉素的MRSA有9株协同、1株无关、1株拮抗。结论?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对MRSA有明显的抑菌效果;黄连解毒汤联合临床常用4种抗生素具有显著的协同抑菌效果,根据部分抑菌浓度值判断其联合抑菌效果依次为: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黄连、连翘、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颗粒剂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连、连翘、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颗粒剂悬液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连翘、乌梅、五味子、黄连4种中药颗粒剂悬液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乌梅抑菌作用最强,MIC为8mg/mL,MBC为16mg/mL,五味子次之,黄连和连翘最差。结论:连翘、乌梅、五味子、黄连4种中药颗粒剂悬液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用于临床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方法:使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绿原酸、异烟肼对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和金色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金银花对金色分支杆菌的MIC为0.83mg?mL-1,MBC为1.75mg?mL-1,对H37Rv的MIC、MBC均为0.18mg?mL-1;绿原酸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0.18mg?mL-1;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10.5?滋g?mL-1,异烟肼配伍金银花使用,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为5.25?滋g?mL-1。结论:金银花有抗结核活性。同异烟肼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异烟肼的MIC和MBC。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数种中药饮片对多重耐药菌(MDROs)的抑菌作用,总结抑菌中药饮片筛选经验。方法:收集临床感染患者血液标本、冲洗液、尿液、伤口分泌物中获得并培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0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500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300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150株,取黄连、黄柏、大黄、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黄芩、雷公藤、赤芍生药饮片,进行药敏鉴定,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按照对MRSA抑菌效果MIC、MBC大小从小到大排序前分别为黄芩(MIC=20ng/ml,MBC=20ng/ml)、黄连、黄柏与赤芍、大黄、野菊花鱼腥草、雷公藤、金银花;按照对MRCNS抑菌效果MIC、MBC大小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黄连(20ng/ml)、黄柏、大黄、黄芩、赤芍、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雷公藤,MBC从小到大分别黄连(20ng/ml)、黄柏、黄芩、大黄、赤芍、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雷公藤;按照对CRAB抑菌效果MIC大小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黄连(MIC=20ng/ml)、黄柏、黄芩、金银花、大黄、金银花、鱼腥草、雷公藤、赤芍,MBC从小到大分别为黄连(MBC=20ng/ml)、黄柏、野菊花、黄芩、大黄、金银花、鱼腥草、雷公藤、赤芍;按照对CRPA抑菌效果MIC、MBC大小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黄连(MIC=80ng/ml,MBC=80ng/ml)、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雷公藤、赤芍。结论:不同中药饮片煎剂对不同类型MDROs抗菌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黄连总体抗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鱼腥草等12种中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鱼腥草、夏枯草、五味子、黄柏、黄芩、连翘、黄连、金银花、虎杖、苦参、穿心莲、麻黄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本研究包含的12种中药饮片提取液,均为中等程度耐药。其中12种中药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均在50~100 mg/m L之间,其中黄连、夏枯草、金银花、穿心莲MIC最大,MBC最低,抑菌能力最强,金银花的MIC显著高于穿心莲,穿心莲MIC显著高于排第四位的麻黄(P 0.05)。结论:鱼腥草等12种中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夏枯草、金银花、穿心莲抑菌作用较好,可考虑组方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五倍子等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五倍子、五味子、乌梅、黄连、连翘、罗汉果、金钱草、败酱草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的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五倍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五味子,再次是乌梅、黄连和连翘,罗汉果和金钱草及败酱草抑菌活性相对较弱。结论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7.
12种中草药对耐药与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五倍子等12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4种菌株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五倍子、黄连、大黄、黄柏、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五倍子、黄连、黄柏、白头翁、大黄、败酱草对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12种中药对各菌株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抑菌活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蒜和大血藤、五味子、五倍子、石榴皮四种中药合剂对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制备大血藤、五味子、五倍子、石榴皮、蒜药液,采用牛津杯法和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它们对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大蒜、五味子、五倍子、石榴皮四种中药合剂对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大血藤和蒜蒜和石榴皮、蒜和五味子蒜和大血藤+石榴皮+五味子+五倍子,蒜和五倍子效果最差。结论:蒜和这几种中药联合效果不如纯蒜汁在体外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左玲  胡国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99-3000
目的 测定7味中药对解脲脲原体(Uu)临床分离株及乳酸杆菌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柴胡、蛇床子、苦参、黄连、槐花、野菊花、夏枯草对Uu临床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以及体外抑制乳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结果 黄连、夏枯草对Uu较高敏感,MIC90均为7.81 mg/ml;蛇床子、槐花、野菊花中度敏感,MIC90为31.25~62.5 mg/ml;柴胡、苦参不敏感.黄连对乳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8 mm,其它中药均为0 nm.红霉素对Uu敏感率为29.41%,对乳酸杆菌抑菌圈直径为22 mm.结论 7味中药体外对Uu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时乳酸杆菌无影响.红霉素体外对Uu及乳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痤疮丙酸杆菌对中药痤疮饮敏感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痤疮饮对痤疮丙酸杆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自制中药痤疮饮、红霉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性。结果:痤疮饮MIC为8.32~33.28?/ml,红霉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MIC分别为≤0.5μg/ml、2μg/ml、4μg/ml,痤疮饮与3种抗菌素最终浓度相近。结论:中药痤疮饮与红霉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作用相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提取液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究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五味子活性成分,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标准菌株和环丙沙星耐药及敏感的大肠杆菌野株为供试菌,以环丙沙星为对照药物,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供试菌分别培养16,32,48,64 h后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监测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活性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五味子提取液对大肠杆菌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五味子提取液对各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在20.16~30.06 mm,五味子提取液对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0.0156 3~0.062 5 g·mL-1,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在0.312 5~0.062 5 g·mL-1。五味子提取液对所有供试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环丙沙星相比,五味子提取液对环丙沙星耐药菌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极大的优势。环丙沙星与五味子提取液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都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五味子提取液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环丙沙星耐药菌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开发为新型抗菌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杏香兔耳风总酚酸和对照药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003和大肠埃希菌ATCC44102的防耐药变异浓度(MPC)。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杏香兔耳风总酚酸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9 %抑菌浓度(MIC99)、初测MPC(MPCpr)和MPC。结果 杏香兔耳风总酚酸、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MPC和细菌耐药选择指数(MPC/MIC99)分别为0.4,6.0 mg·mL-1;10.8,8.4 mg·mL-1;34.0,1.6。对大肠埃希菌的MIC、MPC和MPC/MIC99分别为12.0,6.0 mg·mL-1;16.8,9.6 mg·mL-1;1.4, 1.7。结论 杏香兔耳风总酚酸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菌株作用强于绿原酸,限制大肠埃希菌耐药突变菌株作用弱于绿原酸。  相似文献   

13.
王玲  管淑玉  卓菊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550-1551
目的 探讨到手香水提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肠炎球菌、沙门氏菌、产气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用琼脂扩散法(滤纸片法和挖沟法)测定抑菌活性;用液体试管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用琼脂平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到手香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肠炎球菌、沙门氏菌、产气杆菌均有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7.8,62.5,31.2,62.5,62.5,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250,250,1 000,250,250 mg/ml.结论 到手香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作为抗菌资源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13种中药水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体外抗菌活性,寻找抗菌力强的药物。方法:采用固体连续稀释法测定各药物对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抗菌力强的药物,测定其最小杀菌浓度(MBC),判定抑菌效果。结果:所试药物对PA的抗菌活性有所不同,其中白芍、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夏枯草、余甘子、红藤、黄芩等中药的抗菌作用较强,余甘子、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红藤、黄芩对PA具有杀菌作用。结论:113种中药水煎剂对PA的抗菌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经对比筛选,余甘子、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红藤、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连、五倍子醇提物对罗非鱼源性链球菌抑制活性。方法:采用BHI(脑心浸液肉汤)固体培养基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黄连、五倍子醇提物对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五倍子生药质量浓度MIC(3.125 g.L-1)为该实验的低浓度、2倍MIC为中质量浓度(6.25 g.L-1)、3倍MIC为高质量浓度(9.375 g.L-1)。黄连生药质量浓度MIC(13.33 g.L-1)为低浓度、MBC(20.00 g.L-1)为中浓度、2倍MIC(26.67 g.L-1)为高浓度。挑取链球菌单菌落于各组中,搅拌后,于37℃20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于0.5,1.5,2.5,3.5,4.5,5.5,6.5,7.5,8.5 h取样,计算菌落数,并绘制体外杀菌曲线,观察低、中、高浓度下黄连和五倍子醇提物链球菌的动态杀菌过程。结果:五倍子醇提物低浓度和中浓度、高浓度分别在2.5,0.5 h出现抑菌作用。高、中、低浓度分别在6.5,8.5,8.5 h达到杀菌效果。黄连醇提物各浓度在0.5 h出现抑菌作用。高、中,低浓度分别在2.5,4.5,4.5 h达到杀菌效果。结论:黄连和五倍子均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杀菌作用,特别是黄连,使无乳链球菌无正常生长周期,直接进入衰竭期,达到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方法:使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绿原酸、异烟肼对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和金色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金银花对金色分支杆菌的MIC为0.83mg·mL^-1,MBC为1.75mg·mL^-1,对H37Rv的MIC、MBC均为0.18mg·mL^-1;绿原酸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0.18mg·mL^-1;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10.5μg·mL^-1,异烟肼配伍金银花使用,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为5.25μg·mL^-1。结论:金银花有抗结核活性。同异烟肼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异烟肼的MIC和MBC。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为研究中药对抗生素增效的作用机制和筛选活性成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复方、中药复方加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分别加入培养基中,同时制作未加药物的空白培养基作为空白组和阴性组,以及单纯加入替加环素的培养基作为阳性组,分别接种肺炎链球菌后37 ℃培养过夜,空白组不接种细菌,每12 h取出计数,计算活菌数;同时使用连续稀释法检测其各自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且用纸片法检测抑菌圈。结果:1)中药复方组12 h时发现细菌逐渐生长,直至培养120 h后细菌浓度才逐渐下降,直至培养180 h时细菌浓度保持不变,头孢唑林组培养12 h时细菌数逐渐减少,到60 h时细菌减少的趋势停止,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组培养12 h时细菌数逐渐减少,并在培养144 h时各组细菌均无生长迹象,替加环素药物干预后细菌数急剧下降,但是直到观察结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阴性组细菌随着培养时间的逐渐延长呈现缓慢生长趋势,空白组无细菌生长。2)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肺炎链球菌(MIC=1.25 mg/mL,MBC=2.5 mg/mL);头孢唑林对肺炎链球菌(MIC=0.625 mg/mL,MBC=1.25 mg/mL);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对肺炎链球菌(MIC=0.312 mg/mL,MBC=1.25 mg/m,);替加环素对肺炎链球菌(MIC=0.156 mg/mL,MBC=1.25 mg/mL)。3)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抑菌环直径和阳性对照组相近,其次是头孢唑林组,中药单独使用的抑菌环直径小于头孢唑林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对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效应均增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的抗茵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FIC=0.59)。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具有更明显的抗菌效应,可能与它激活耐药细菌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取25种黔地中药材,研究其70%乙醇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中药粗粉用70%乙醇回流提取,通过纸锭琼脂扩散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圈,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25种黔产中药材醇提物中,有15种中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连、夏枯草、大黄、鱼腥草、金钱草等5种中药材对两种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较为突出,抑菌圈d≥20 mm;对两种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7.82~31.25 mg/mL之间;对两种病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范围在15.625~62.50 mg/mL之间。结论:首次筛选出的5种抗菌活性较强的黔产中药材,可为抗耐药性的中药抑菌剂和抑菌日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0种中草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0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大黄、黄柏、丁香、姜黄4种中草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黄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5、12.50mg/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枫杨抗菌单体5-羟基-2-乙氧基-1,4-萘醌体外抗菌谱和活性强度。方法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谱;以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作为对照,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该物质对常规菌株具有较为广泛的抗菌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2.5μg.ml-1,MBC为50.0μg.ml-1)、大肠杆菌(MIC为6.25μg.ml-1,MBC为25.0μg.ml-1)、姜瘟菌(MIC为3.125μg.ml-1,MBC为6.25μg.ml-1)、蜡状芽孢杆菌(MIC为6.25μg.ml-1,MBC为25.0μg.ml-1)、白色念球菌(MIC为3.125μg.ml-1;MBC为12.5μg.ml-1)、沙门氏菌(MIC为25μg.ml-1;MBC为100.0μg.ml-1)有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该物质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度近似于左氧氟沙星,而远强于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