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马连珍主任医师,经过40余载研究,认为阳虚寒凝,脉络瘀阻是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型,并研制出定痛救心胶囊,研究显示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等作用,符合现代医学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为该方用于冠心病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的中医证型类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6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中医证型类型及舌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患者证型以气虚血瘀证(27.6%)出现频率最多,舌象以淡红舌(21.2%)、红舌(21.2%)、薄白苔(78.2%)、舌下络脉淡紫色(27.6%)为主;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患者证型以气虚血瘀证(17.5%)居多,舌象以暗红舌(27.8%)、薄白苔(78.2%)、舌下络脉青紫(26.3%)为多见;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证型以阳虚水泛夹痰瘀互阻证(17.6%)为多,舌象以暗红舌(25.7%)、白苔稍厚(35.3%)、舌下络脉青紫(40.4%)最为常见。结论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型呈现由以气虚血瘀证为主逐渐向以阳虚水泛夹痰瘀互阻证为主转化的趋势,舌色由淡红逐渐向暗红转变,苔质由薄苔逐渐向稍厚苔转变,舌下络脉颜色由淡紫向青紫转变,提示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患者血瘀程度逐渐加重,舌象逐渐趋于异常或体现出气虚血瘀、虚实夹杂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采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其心功能的降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初步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共收集合格文献57篇,214条记录;出现频率前9位的证型依次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瘀血痹阻、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肾虚寒凝、风寒湿痹、痰瘀痹阻证。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证型,为开展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1):47-52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究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8月1日的全部期刊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在数据规范化的前提下提取膝骨关节炎证型、证素、文献的地域分布、证型参考标准常见的引用文献等信息并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利用频数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 027篇,所纳入文献的地域分布以华东(23.53%)、华中(19.93%)、华南(19.24%)为主,膝骨关节炎证型参考标准常见的引用文献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7.09%)、《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0.27%)、《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4.58%)、《膝痹病诊疗方案》(3.58%)、《KOA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2.25%)、《中医内科学》(2.25%),膝骨关节炎常见证型为肝肾亏虚(17.65%)、瘀血痹阻(12.40%)、风寒湿痹(11.76%)、寒湿痹阻、阳虚寒凝、肝肾亏虚筋脉瘀阻、气滞血瘀证;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湿、寒、血瘀、阴虚、风、阳虚、热、气滞、精亏、痰、气虚、血虚;最常见的证素结合形式是二、三证素结合。结论: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符合目前主流对膝骨关节炎的病理病机认识,通过对膝骨关节炎的证素辨证可以概括疾病的主要病机特点,由繁化简,更有助于对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探求其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为中医心力衰竭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105例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进行心功能分级。以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血清B型利钠肽(BNP)浓度,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B型利钠肽有显著性差异(P〈0.01)。(2)慢性心力衰竭的7个证型组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亏〉心肾阳虚〉心肺气虚、痰饮阻肺〉阳虚水泛〉阴竭阳脱证。(3)NYHA心功能分级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B型利钠肽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参考指标。(2)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间的B型利钠肽及NYHA心功能分级有显著差异,可作为辩证的参考。(3)提示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的心功能损害程度不同,按心肺气虚→气阴两亏、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鹤膝风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143例鹤膝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病种、C反应蛋白(CRP)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蕴结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不足型、阳虚寒凝型四型。分析不同病种、年龄、病程及CRP水平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143例患者热毒蕴结型63例、痰瘀互结型38例、肝肾不足型36例、阳虚寒凝型6例。不同年龄、病程、病种及CRP水平各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鹤膝风常见证型为热毒蕴结型,其中医证型分布与发病年龄、病种、病程及CRP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中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心力衰竭、中医、喘证、心悸、水肿”作为检索词检索2002~2007年文献,筛选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心力衰竭的有关文献。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分为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综述三类。从证型出现频率、病例数两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按出现频率统计,分析其证候情况。结果临床与理论研究共15篇文献中出现证候名称11个,其中虚证7个,实证2个,虚实夹杂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前5个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痰饮阻肺。基本方治疗的文献共24篇,心力衰竭的专方主要是真武汤、生脉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等。以方测证,心力衰竭临床常见证型是以心肾阳虚、心脉瘀阻、水湿停留为主,气阴两虚者次之。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附子、葶苈子、人参、茯苓、红花、桂枝、白术、川芎。显示治疗心力衰竭时常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作用的药物,主要针对气虚血瘀、阳虚之证。结论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为多,但文献资料的临床研究方法存在欠规范之处,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的规范化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83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侯分布回顾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及证侯要素分布规律,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83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和心衰证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的中医证型分布大致为痰瘀互阻417例(49.7%),气虚血瘀190例(22.65%),气阴两亏121例(14.42%);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为血瘀者613例(73.06%),痰浊者437例(52.09%),气虚者358例(42.67%),阴虚者144例(17.16%),水湿者13例(1.55%),阳虚者6例(0.72%)。结论心衰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阳虚,甚或阴虚为主,标实主要是瘀血、水饮、痰浊,最终可致气虚与阴虚、阳虚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对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较多,阳虚寒凝型较少。通过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88.1%;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5或P0.01),心绞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硝酸甘油用量减少(P0.05或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0%。结论应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对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冠心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痰瘀病理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临床证型分布规律及痰瘀病理实质。方法 :运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观察中医证型分布 ,通过对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 ,阐明其相关性。结果 :痰凝心脉、痰瘀痹阻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型 ,血脂的异常是痰凝心脉的物质基础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是痰瘀痹阻的物质基础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存在于冠心病的各证型 ,且由非痰非瘀到痰凝心脉到痰瘀痹阻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 :痰凝、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 ,IR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死相当于中医的“真心痛”.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痰浊化生、寒邪侵袭、血脉凝滞,心脉不通,心之脉络拘急或瘀阻所致.其急性期证型可分为:瘀毒阻络、气阴两虚证、阳虚欲脱.缓解期证型可分为:痰浊痹阻、气虚血瘀、阴寒凝滞、阴血虚、阳气虚证.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心肌梗死,疗效较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8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中医证候规律,并初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8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UA患者,采用因子分析对其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在提取的5个公因子中,F1为心肾阴虚,F2为心脾两虚,F3为痰瘀互阻,F4为气虚血瘀,F5为阳虚寒凝。其中以F4气虚血瘀所占比例最大,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诊断条件。结论:气虚血瘀是UA的核心病机。因子分析能够帮助进行中医证候的分类研究和初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脑钠肽(BNP)及心脏超声指标(LVEF、CO、CI)的关系,为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54例,按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5型,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CO、CI)。结果各中医证型组中,LVEF、CO、CI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呈依次降低趋势,BNP呈依次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功能分级阶次升高。结论 LVEF、CO、CI、BNP均可间接反应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程度及预后,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各项参考指标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脑钠肽(BNP)及心脏超声指标(LVEF、CO、CI)的关系,为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54例,按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5型,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CO、CI).结果 各中医证型组中,LVEF、CO、CI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呈依次降低趋势,BNP呈依次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功能分级阶次升高.结论 LVEF、CO、CI、BNP均可间接反应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程度及预后,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各项参考指标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常见中医证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专家调查表》,征求了全国7个省(市)21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及中医药院校的27位长期从事中医脑病及神经内科临床研究及科研工作专家的意见。结果专家对本次研究的积极系数较高,本次研究按重要性排序来看,排序靠前的证型为肝肾亏虚痰瘀热毒阻络、阳虚痰瘀阻络、阴虚痰瘀热毒阻络、气虚痰瘀阻络等,从证型分布来看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虚、阴虚、阳虚、肾虚;标实为痰浊、瘀血、毒邪。结论通过本次专家问卷调查,为今后进一步规范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医证型分类及下一步中医药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9年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0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证候分布:阳虚血瘀证32例(15.8%)、气虚血瘀证28例(13.9%)、气滞血瘀证28例(13.9%)、痰瘀交阻证24例(11.9%)。兼证中:血瘀证及其兼证(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合计占88例(43.6%)、阳虚及其各兼证组(阳虚寒凝证+阳虚痰瘀证+阳虚血瘀证)合计占62例(30.8%)>气虚及其兼证组(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证)合计50例(24.8%)。[结论]血瘀阳虚证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88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中医证型信息,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及MAP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88例心衰患者中男148例,女140例,平均年龄(75.24±11.29)岁,其中心肺气虚证4例,气阴两亏证73例,心肾阳虚证10例,气虚血瘀证139例,阳虚水泛证12例,痰饮阻肺证50例。影响因素方面,男性与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心衰呈正相关(P=0.045、P=0.047,OR值分别为1.786、9.77),而与气阴两亏型心衰呈负相关(P=0.023,OR=0.489);冠心病与气虚血瘀型心衰呈正相关(P0.001,OR=8.244),与气阴两亏型、痰饮阻肺型心衰呈负相关(P=0.027、P0.001,OR值分别为0.489、0.2);高血压与心衰气阴两亏型心衰呈负相关(P=0.018,OR=0.44),与痰饮阻肺型心衰呈正相关(P=0.013,OR=4.261);扩张性心肌病与心肾阳虚型心衰呈正相关(P=0.023,OR=14.179),BUN与阳虚水泛型心衰呈正相关(P=0.036,OR=5.043)。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偏多。男性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气虚血瘀型和阳虚水泛型,女性可能更易表现为气阴两亏型,合并冠心病的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气虚血瘀型,合并高血压的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痰饮阻肺型,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心肾阳虚型,血BUN升高的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阳虚水泛型心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血脑钠素(BNP)及心脏超声指标(EF、FS、E/A)的关系,提供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辨证参考指标。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5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五型,采用12导联同步HOLTER检测系统检查,测定HRV时域指标(24h MeanR-R、SDNN、SDANN、SDANNI、rMSDD、PNN50)、同时检测血脑钠素及超声心动图指标(EF、FS、E/A)。结果各中医证型组中,HRV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阳虚水泛组、心阳虚脱组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组比较,BNP有升高趋势、EF、FS、E/A有降低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脑钠素、心功能指标均可间接反应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程度及预后,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发作期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心痛,以其阳虚痰瘀互结为患,笔者以《巴仙丹》加减治疗118例,效果满意,并随机设立括萎薤白半夏汤治疗52例为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在本组病例均符合1979年全国冠心病会议修订标准,中医辩证属阳虚痰瘀痹阻为主要病机者,其辩证标准如下。主证:胸痛或胸闷、气短乏力,心悸,舌质紫暗或淡紫,脉弦细或结代,次证:有窒息感,自汗、头晕,浮肿。凡具备主证另次证二项者即可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