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恶病质是在恶性肿瘤进程中出现的以食欲减退、乏力、体质量减轻、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王道坤教授认为,肿瘤恶病质患者形神虚乏,元气不足,其遵循李杲“脾胃元气论”的认识,治疗时注重补益脾胃,促脾胃健运,以复患者元气,临床运用敦煌大补脾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该文总结王道坤教授对于肿瘤恶病质的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验案分析,阐释史正纲以脾胃为重点治疗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经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为主要病因,但患儿存在“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且本病治疗周期漫长,故应重视脾胃在本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脾常不足”与“脾健贵在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脾常不足”当谓脾胃常不足,其生理内涵是指小儿时期其脾胃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相对于成人而言,还处于不完善、不成熟状态,但就小儿自身来讲,其脾胃的结构与功能是与小儿的机体状态相适应的。“脾常不足”的病理意义在于小儿时期脾胃的代偿调节机能不足,代偿储备差,因而易出现代偿状态而发生脾胃病。针对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治疗脾胃病当以“脾健贵在运”为指导思想、运用“运脾法”为治疗大法,使脾  相似文献   

4.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脾胃病症,以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为特征。张新建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小儿"脾常不足"的体质特点及小儿饮食结构失衡有关,提出治疗本病多从调理脾胃入手,倡导应用运脾开胃法,并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主张将其分为脾失健运型、湿困脾胃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辨证论治,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溃疡病验案3则黑龙江中医学院马玉书(150040)黑龙江省绥棱县上集医院马玉田(152235)笔者崇当代名医董建华教授治疗脾胃疾病之立论独具、用药匠心,以取董老所立“通降论”:“胃宜通降,脾宜升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的学术理论为指导,自拟溃疡病通用...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兴趣活动内容局限及行为方式刻板重复为主要临床表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李宜瑞教授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产伤导致的多脏器损伤,脏腑损伤以心脾肾亏损为主,常兼心火偏盛,肝阳偏亢及痰瘀闭窍。本病症状繁多,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执简驭繁,临床上辨证分型分为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脾肾亏虚,痰浊蒙窍、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心肝火旺,痰热内扰4个证型。治疗上重视健脾思想,常常结合心理疏导及生活调摄,往往取效显著,附上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8.
介绍温伟波教授治疗津液病的学术经验。温教授认为津液病不外乎津液不足及津液运行障碍两个方面,消渴、肥胖、汗证等津液运行障碍所致津液病的发生发展与脾关系最为密切,多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禀赋不足,脾气虚弱,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久化热而成,提出了补益脾气,清热化湿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9.
项红  崔钰莹  朱禹潼  赵亮  关溪  白长川  尚东 《中医杂志》2023,(15):1612-1615
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脾失健运,水湿痰饮停留体内,日久形成“脂浊”,是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主要病因。脾失健运影响气机升降,为脂浊致病的关键环节。临床从“脂浊”论治高脂血症胰腺炎,注重调节影响脾胃功能失调的因素以及水湿痰饮致脂浊这一重要环节,对高脂血症胰腺炎的认识和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婷  任学通 《西部中医药》2007,20(12):14-15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肠虫证,强调“虫当化之”,以乌梅丸化裁,并随症灵活加减,疗效显著。在治疗时尤其重视健运脾胃,认为脾健则虫不易生。  相似文献   

11.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病,是腺样体在炎症反复刺激下出现病理性增大,以鼻塞、打鼾、张口呼吸为主要临床表现,久则形成“腺样体面容”,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认知能力、心理行为异常等,中医将其归属于“鼻窒、鼾眠”等范畴。目前西医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易反复,潜在风险多,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越发突出。李伟伟教授认为儿童肺脾不足是本病内在病因,气虚痰热是其主要病机,故本病病性属虚实夹杂,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热证。对于腺样体肥大患儿在治疗上一则补益肺脾之气,二则清热化痰,宣通鼻窍,三则固护中焦脾胃,消食导滞,以恢复脾胃健运之职。临床运用玉温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全方一则补益肺脾,益气固表;二则清热化痰,疏利气机;三则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文章总结了李伟伟教授经验,并分享案例一则,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病,病情反复难治,李宜瑞教授从事该病防治近四十年。对该病防治见解独到:总结出临床宜分为感染期和非感染期论治,辨证分型需立足肺脾,总结出化、清、健、消、养五大治法,强调顾护脾胃,创立"复感宁方",对岭南地区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3.
郑贤辉  张孝文  王佳丽  蓝玉  沈健 《新中医》2021,53(11):71-74
总结程家正教授运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程家正教授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外感内伤均易致泄泻,鉴于脾虚湿盛为其病机要旨,治以健运脾胃、化湿止泻为大法,辅以益气养阴、散寒导滞、温阳涩肠,临床应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多获良效,后附典型病案以供印证。  相似文献   

14.
王道全教授将小儿厌食主要病因病机总结为脾不健运、胃不受纳。认为小儿先天不足,后天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致使脾胃不和,胃不思纳。临床治疗宜分4型辨治:脾胃气虚型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胃阴不足型治以益气养阴,健脾消滞;乳食积滞型治以消食化积,理气调中;脾胃湿热型治以清热化湿,消积增食。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享雷鸣教授治疗老年失眠症验案两则,并阐述其论治经验及用药特点。雷鸣教授认为,老年失眠症发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且病机虚实夹杂,大致分为“脾胃失运,肝气郁结”“神魂不安,肝脾同病”“气机逆乱,神魂失养”,其中肝郁脾虚贯穿疾病始终;在治疗方面,从肝脾论治,土虚木乘以健运脾胃为主,佐以柔肝,木旺乘土以柔肝滋阴为主,辅以实脾;应注重调摄养生,调畅气机,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脾胃关系失调是其发病关键,“胃强脾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根据《伤寒论》原文及相关方剂分析,认为胃强脾弱本质为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将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与中医证候一一对应,系统分析其发病病因、症状特点,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及疾病进展均与机体胃强脾弱紧切对应。从胃强脾弱理论论治该病,认为造成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繁多,“脾常不足”为其根本原因,同时伴随各种原因造成胃热偏盛,最终造成脾胃不和。故以“和法”调和脾胃当为其主要治疗目的,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补益脾胃同时清泻胃热,进而调理全身脏腑气机,达到治愈目的,目前在临床及实验研究领域均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小儿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临床上又以脾虚痰聚多见。张新建教授认为本证的发生多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体质特点和小儿饮食失衡有关,病因多责之于风和痰,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液生痰;脾虚肝旺,木亢生风,进而提出运用运脾化痰祛风的治法治疗脾虚痰聚证小儿多发性抽搐症。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水谷,若脾胃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水谷清浊不分,遂混杂而下,发为泄泻。然脏腑相连,五脏相关,导致泄泻的主要因素是脾失健运,而肝失疏泄、肾失温煦也是影响脾运致发泄泻的常见原因。治疗上以健脾为治泄之首务,脾健则湿除泻止;以疏肝为运脾之手段,肝畅促脾健运湿;以温肾为健脾之羽翼,火旺利脾气运化;  相似文献   

19.
脾虚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主要由于脾胃虚损,运化失赏,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以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肤失养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故我们以脾气虚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中医学“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探讨了脾气虚,脾失健运易受邪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崔公让教授运用芳香药物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崔教授认为,脾为湿困、升降失调,致使脾胃受纳、运化、升降等功能失调,治疗时应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即“脾喜燥恶湿,胃喜温恶寒,脾喜升胃主降”等,辨证治疗。崔教授根据“芳香偏入脾”理论,治疗脾胃病时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芳香理气药、芳香温中药,以达到健脾燥湿、行气解郁、温经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