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取栓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组(急诊血管内治疗前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数据和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后预后情况。使用术后90 d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90 d mRS评分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主要安全性指标为术后48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再灌注损伤、造影剂渗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循环取栓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25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接受桥接治疗28例,直接血管内治疗97例。入院时,桥接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3.9(11.3~23.2)U...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桥接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1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3例接受桥接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转化性出血分为出血性组(21例)和非出血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房颤、是否合并高脂血症、血小板相关数值、肝肾功能、凝血功能、NIHSS评分等指标,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血组患者年龄>70岁(P=0.027)、血小板计数<185×109个/L(P=0.029)、APTT>30.3 s(P=0.014)、NIHSS评分>18分(P=0.015)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转化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大、血小板计数低、APTT时间延长、NIHSS评分均可能会影响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增加术后转化性出血的发生率,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转化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以机械取栓、支架置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出血转化仍是血管内治疗的灾难性并发症,并与神经功能恶化和较差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出血转化的认识至关重要。现结合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进展,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出血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预测指标及防治策略,为早期预测及防治出血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夹层引起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连续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
闭塞患者,根据血管闭塞病因分为动脉夹层组和非动脉夹层组。血管再通效率指标为穿刺-血管再通
时间和影像学上血管成功再通(mTICI≥2b级),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为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
分),主要安全评价指标为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
结果 共纳入56例,平均年龄58.5±9.7岁,男性42例(75.0%),12例为动脉夹层引起的血管闭塞,
44例为非动脉夹层引起的血管闭塞。两组患者90 d良好预后率(83.3% vs 61.4%,P =0.189)、24 h症
状性颅内出血率(25.0% vs 31.8%,P =0.738)、血管成功再通率(91.7% vs 93.2%,P>0.99)均无统计
学差异,动脉夹层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长于非动脉夹层组(124.5 min vs 83 mi n,P =0.008)。
结论 颈动脉夹层引起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夹层引起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连续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 闭塞患者,根据血管闭塞病因分为动脉夹层组和非动脉夹层组。血管再通效率指标为穿刺-血管再通 时间和影像学上血管成功再通(mTICI≥2b级),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为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 分),主要安全评价指标为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 结果 共纳入56例,平均年龄58.5±9.7岁,男性42例(75.0%),12例为动脉夹层引起的血管闭塞, 44例为非动脉夹层引起的血管闭塞。两组患者90 d良好预后率(83.3% vs 61.4%,P =0.189)、24 h症 状性颅内出血率(25.0% vs 31.8%,P =0.738)、血管成功再通率(91.7% vs 93.2%,P>0.99)均无统计 学差异,动脉夹层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长于非动脉夹层组(124.5 min vs 83 mi n,P =0.008)。 结论 颈动脉夹层引起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对称皮层血管征(asymmetrical cortical vessel sign,ACVS)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015—2018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资料。研究的临床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发病至治疗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以及血液学和神经影像学结果。ACVS定义为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中,一侧半球出现较另一侧半球更多或更大的低信号的血管影像。结果共纳入145例患者,平均年龄62.5岁(29~89岁),其中男96例(66.2%)。35例(24.1%)在MRI的SWI成像上表现为ACVS。43例(42.2%)出现出血转化。18例(41.9%)出血转化患者存在ACVS,17例(16.7%)非出血转化患者存在ACVS(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房颤、血小板计数、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和ACVS与出血转化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小板计数(OR=0.998,95%CI=0.978~0.999,P=0.025),NIHSS(OR=1.096,95%CI=1.007~1.192,P=0.034),房颤(OR=4.682,95%CI=1.920~11.418,P=0.001)和ACVS (OR=2.960,95%CI=1.208~7.250,P=0.018)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存在显著关系。结论不对称皮层血管征能预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侧支循环状态对3个月的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基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再通后重症监护的登记研究(registration study for critical car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fter recanalization,RESCUE-RE)数据库,根据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协会/介入放射学协会制定的基于DSA的侧支分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成功再通的AIS患者分为侧支不良(0~1级)和侧支良好(2~4级)两组。无效再通定义为血管内治疗术后成功再通(mTICI分级≥2b级),但患者术后90d功能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比较侧支不良组和侧支良好组基线特点和预后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支状态对无效再通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48例EVT后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其中侧支不良组323例(4...  相似文献   

8.
出血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溶栓治疗导致继发性出血转化风险明显 增加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目前认为血脑屏障的破坏在出血转化的发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近来研究显示,急性期的灌注影像检查对于出血转化高风险人群检出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其 他优势。本文针对灌注成像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出血转化者70例,其余为无出血转化者70例,分析2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饮酒史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差异,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心房颤动病史、高血压病史的例数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而非出血转化组中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出血转化组(P<0.05),2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糖尿病病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高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总胆固醇(TC)是防止出血转化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脑梗死预后不良相关,也是溶栓等疗法使用不足的重要原因。为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提高再灌注等循证疗法的使用率,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当前国内外公认的出血转化定义、分类分型、诊断和处理原则。出血转化处理总原则与自发性脑出血类似,但其特殊性问题值得注意,例如,不同药物所致出血的处理及拮抗剂使用,抗栓疗法的停药与重启使用时间等问题。同时也应认识到,很多问题缺乏研究证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霞  佟旭  张斌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12):1209-121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因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导致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途径血管内治疗,随访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NIHSS及mRS评分。结果共纳入4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4例(60%),平均年龄70±4岁(60~80岁)。治疗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位数:18%vs 86%,P0.01),患者在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在40例患者中,有1例(2.5%)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及脑疝,另1例(2.5%)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于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类型和预后以及可能的机制,并讨论了溶栓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以及出血性转化的干预措施,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不同亚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出血转化患者的恰当处 理提供依据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EMbase(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中 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ical Medical Database,CBM)(1978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维 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1989年1月1日至2014年7 月1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980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全 面收集出血转化与脑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共1 601篇。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使用 Newcastle-Ottawa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50 18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发生出血转化者4 492例,梗死后出血转化 发生率8.9%。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高。3篇文献对无症状出血转化的预后进行了比较,其中1篇 文献指出无症状出血转化将使患者最终预后变差,另外2篇文献均指出无症状出血转化不会对患者 长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3篇文献对梗死后出血转化进行了影像分型,指出血肿形成(parenchymal hematoma,PH)2型(PH-2)预后较差,PH-1存有争议。其中1篇文献对远隔部位血肿形成(remote parenchymal hematoma,PHr)的相关预后展开分析,指出PHr预后较差,PH中有PHr则预后更差。 结论 出血转化不同亚型对患者的最终结局会造成不同影响,无症状出血转化可能影响患者长期 预后,但具体预后与其影像分型有关,如为PH-2型则预后较差。影像分型PH-2会影响患者最终预后。 PHr亦会影响患者最终预后,但关于PHr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伴大核心梗死的前循环串联病变急性期同期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伴大核心梗死的前循环串联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手术要点及术中不同处理方式、围手术期的管理及手术结果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61~71岁,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起始段闭塞合并远端C7段闭塞1例,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4例。5例患者均采用取栓支架半释放保护(solitaire stent-retriever half-release protection,Sharp)技术先处理远端病变、后处理近端病变。2例患者MCA再通后即刻行同侧ICA支架置入;2例患者MCA再通后予以较长时间观察,等待颅内灌注得到一定恢复后再予以ICA支架置入;1例患者MCA再通后仅行颈动脉球囊扩张治疗。5例患者的闭塞血管均成功再通,且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远端血栓事件。患者从发病到再通时间为637.2±172.2(451~814)min,再通至颈ICA支架置入时间为152.5±92.2(59~270)min。2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灌注损伤导致死亡,其余3例患者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均为3分)。结论 伴大核心梗死的前循环串联病变进行急性血管内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为降低术后的高灌注损伤风险,予以适当的“再灌注预适应”时间再同期处理颅外病变可能降低术后的高灌注损伤风险,但最佳的预适应时间仍需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使用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急性前循环
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早期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比较两种方
法得出的自动调节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且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影像、临床信息。
术后48 h内使用TCD联合无创动脉压,连续采集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flow velocity,FV)
和逐搏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使用TFA计算FV和ABP信号的极低频(0.02~0.07 Hz)、
低频(0.07~0.20 Hz)、高频(0.20~0.50 Hz)的相位差和增益;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血
流速度指数(mean flow velocity index,Mx)。根据患者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和预
后不良(mRS>2分),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CA参数的差异,并用多因素分析评估不同方法计算的CA
参数对患者90d预后的影响。另外,分析CA参数与术后7 d NIHSS评分相对术前的改善(ΔNIHSS)、90 d
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90 d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34例。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
Mx较高[0.40(0.18~0.50)vs 0.26(0.05~0.36),P =0.012],但两组各频段相位差和增益的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Mx与术后7 d的ΔNIHSS、90 d 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
均为正相关性(r 值分别为0.299、0.382、0.561和0.286,P值分别为0.031、0.005、<0.001和0.040),
极低频相位差与术前梗死体积、90 d 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282、-0.276,P值分别
为0.043、0.04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Mx值是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 132.69,95%CI
5.71~3081.96,P =0.002)。
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早期CA功能相对保留与预后良好相关。相比于相位
差和增益,Mx与90 d临床结局有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使用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早期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自动调节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且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影像、临床信息。术后48 h内使用TCD联合无创动脉压,连续采集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flow velocity,FV)和逐搏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使用TFA计算FV和ABP信号的极低频(0.02~0.07 Hz)、低频(0.07~0.20 Hz)、高频(0.20~0.50 Hz)的相位差和增益;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血流速度指数(mean flow velocity index,Mx)。根据患者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和预后不良(mRS>2分),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CA参数的差异,并用多因素分析评估不同方法计算的CA参数对患者90d预后的影响。另外,分析CA参数与术后7 d NIHSS评分相对术前的改善(ΔNIHSS)、90 d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90 d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34例。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Mx较高[0.40(0.18~0.50)vs 0.26(0.05~0.36),P =0.012],但两组各频段相位差和增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x与术后7 d的ΔNIHSS、90 d 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均为正相关性(r 值分别为0.299、0.382、0.561和0.286,P值分别为0.031、0.005、<0.001和0.040),极低频相位差与术前梗死体积、90 d 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282、-0.276,P值分别为0.043、0.04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Mx值是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 132.69,95%CI5.71~3081.96,P =0.002)。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早期CA功能相对保留与预后良好相关。相比于相位差和增益,Mx与90 d临床结局有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