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日记结合护理随访干预对头颈癌放疗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头颈癌放疗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出院护理及门诊随访,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增加患者康复日记结合护理随访干预。干预方案由干预小组护士于患者出院前3d给予日记记录指导,并在出院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实施电话随访。采用自制"头颈癌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问卷"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康复日记结合护理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头颈癌放疗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提高脑瘫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庭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5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干预组患儿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庭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Peds QL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eds QL总分上升,干预组分数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庭康复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家庭康复完成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76例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有:家长认为多动症不需治疗,长大会好(26%);家长认为治疗效果不佳(24%);因患儿学习问题中断治疗(16%)等。经护理干预措施,本组61例患儿能回院继续治疗,返回治疗率达80%,并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加强对患儿家长的沟通与宣教,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进行随访并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60例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患儿及其家长。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的理论培训, 研究组患儿家长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家长进行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方案, 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ABC)量表和卡氏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两组患儿进行孤独症情况评估。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儿ABC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患儿ABC量表总分和躯体运动、语言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患儿CAR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患儿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人员指导下的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相关症状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口腔正畸患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儿98例,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依从性调查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儿童口腔健康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COHIP)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调查问卷4方面评分与总分、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4维度评分与总分、COHIP量表除学校环境以外的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牙龈炎、托槽脱落、口腔溃疡、龋齿、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口腔正畸的患儿采取循证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患儿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口腔健康水平,巩固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240例门诊患儿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研究组)12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20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还进行治疗、预防、保健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的临床表现、治疗依从性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10 d后,研究组憋喘缓解、憋喘消失、喘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体温降至正常的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10 d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病人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阴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病人完成随访,对照组42例病人完成随访;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短表7(PFIQ-7)和障碍问卷-短表20(PFDI-2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病人的盆底肌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为弱化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32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密切观察病情,重视行为弱化治疗的护理,加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护理,切实做好家庭干预指导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应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患儿进行评价,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根据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判断疗效: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90.6%.结论 行为弱化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护理,既安全有效,又可减少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缓解与控制抽动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空巢脑出血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8例空巢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病人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延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干预1个月、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Barthel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病人相比,研究组干预1个月后治疗依从性、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空巢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评定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肌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创伤后截瘫患者按病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1、3、6个月,研究组在生存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康复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依从性也优于干预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的创伤后截瘫患者开展个案管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提升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互联网+随访管理系统促进区域性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常规术后康复+随访管理系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40例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联合互联网+随访管理系统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分(HHS)和自我管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比较干预3个月结束时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3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时,两组HHS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时,两组ESCA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结束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随访管理系统可促进区域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自助教育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1日~2023年1月31日就诊的72例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治疗+心理自助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并统计患者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识、日常生活管理知识、盆底肌肉训练知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I-QOL中社交活动受限、心理影响、限制性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SUI患者在盆底康复治疗期间实施心理自助教育的效果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的精神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12个月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及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DSS、ADL、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为97.78%,对照组为87.78%;护理干预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为98.89%,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中,运用个案管理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精神病量表评分,提高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并提高患者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162例弱视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79例。研究组采用弱视训练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弱视综合治疗,比较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得分[(3.45±2.24)分]高于对照组[(2.71±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干预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7%和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弱视训练的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相关指标和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关技能掌握率、哮喘知识掌握率、医嘱遵循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分及症状评分、情感功能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等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命质量,可行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本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连续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和手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在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复诊随访等方面依从性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好,手活动能力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和手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78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功能性运动练习,并比较不同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肌力分级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以及肌力分级更高(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练习基础上加强早期患侧肢体锻炼有助于改善其上侧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管理模式在肝移植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移植术的92例患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外随访管理, 观察组实施远程康复随访管理模式, 随访管理期均为半年。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康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肝移植受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确诊为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出院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