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推广毫火针这种新的火针代替针具.方法:选取常规三头火针、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单支毫针及3支毫针,记录20名医务人员临床烧针的时间,并归纳毫火针和常规火针的优势特点.结果:单支和3支毫针的烧针时间明显快于4种常规火针(均P<0.01).结论:毫火针在制作工艺、材料、烧针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火针,可替代常规火针作为火针点刺针具.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电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火针联合电针组显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6.
臂丛神经系由颈 5至胸 1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 ,其任何部位受损产生其支配范围内的病变。可出现麻、痛、无力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及自主神经障碍和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的症状。笔者就单纯的因骨折、脱位等外力造成的臂丛神经损伤采用磁圆梅针配毫针治疗 ,收效满意。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5例 ;14~ 4 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4个月。病例选择 :单纯外伤引起的骨折、脱位造成的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2 治疗方法取穴 :夹脊穴、神经压迫部位取穴如 :臂、肩贞、秉风、曲池、外关、合谷、后溪…  相似文献   

7.
水针刀与针刀松解阿是穴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人进行水针刀、针刀治疗,对比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水针刀松解阿是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有无优越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病例,分别给予水针刀、针刀治疗,每隔5天1次,3次为1个疗程.3个月后回访,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各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水针刀疗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刀疗法,治愈率达70%,总有效率达98%,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水针刀疗法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疗效优于针刀对照组.水针刀疗法既能减轻针刀操作时造成的疼痛,又能消除局部炎症,减轻针刀治疗后的炎性渗出,使针刀松解更加安全彻底,病人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电体针与传统针刺对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体针与传统针刺对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对比.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电体针组,每组20例,针刺组采用中医传统配穴原则治疗,电体针组采用神经刺激原则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MT肌力量表、ADL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胫前肌肌力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定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8周开始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定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体针等综合运用对脑卒中后足下垂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究长针疗法的理论以指导临床实践。论述长针疗法所使用针具的命名、操作方法、功效、临床应用、现代研究、典型病例及体会。长针疗法对一些疑难病、顽固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的形成直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顺其势而治的思想提示我们在针灸临床诊治过程中,一是顺生理特性,二是顺病证特性,在顺自然之势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去洞悉和贯通诸多针灸原则与方法,从而达到心领神会,运用自如,以取得针灸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火针齐刺留针与常规针刺合用。对照组仅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除常规针刺外,每3天行火针1次,2次/周,3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对照组常规针刺1周5次,3周时间观察研究。观察治疗前后JOA腰椎功能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各组治疗后下腰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改善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各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火针"齐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常规疗法,是传统针具采用经典刺法针对具体疾病的治疗。火针疗法可同时产生针和灸的双重作用,通过"齐刺"和留针两个办法将火针的功效加倍发挥出来是该法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毫针加锋钩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门诊治疗的女性乳腺增生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用毫针加锋钩针治疗。每3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后评价疗效。 结果连续治疗3次后,治愈12例,占44.4%,好转14例,占51.8%,未愈1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26/27)。2个月后随访,26例有效患者中有1例轻度复发。 结论毫针加锋钩针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针刀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15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小针刀和电针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采用小针刀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50例中治愈120例、显效1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小针刀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疗效短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Hao SF  Zhang TS  Jin CN  Guan F  Li XH  Ji LX 《中国针灸》2010,30(8):692-694
锋钩针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操作方法,通过放血和勾割,起到疏通经络、祛瘀散结、泻热开窍、松解粘连的功效。锋钩针刺法分为点刺、挑刺、刺络3种,其操作手法分为提插法、弹拨法、勾拉法、推刮法、震颤法、按摩法6种。本文对锋钩针疗法的机制及操作手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分别就其操作、适应证、禁忌证做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6.
周丽 《中医临床研究》2014,(33):125-126
目的:探究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小针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88例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5l例患者采用小针刀的治疗,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封闭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8.O%,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o.3%,两组患者具有差异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小针刀的治疗,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缓慢进针手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彬  吴加利  孙铄 《中国针灸》2012,32(9):807-809
探讨缓慢进针手法获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原因.从缓慢进针的基础因素入手,进而分析缓慢进针时的手法要求、“正、压、捻、虚”四步要领、操作关键点以及意义所在.缓慢进针不仅利于在医患两神合一的过程中治神、调神、引气,而且可在天地人三部之间累积针感,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现在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输液治疗,输液以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我科近来采用BD公司的intima-Ⅱ常规套管针用于临床输液病人,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病人乐于接受,同时节省了护理工作时间,现就套管针的使用谈几点感受供护理同仁参考,使用套管针时能注意这几点可以进一步提高留置针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0.
许静  杨茂益  梁翼 《陕西中医》2020,(4):544-546
目的:研究平衡针联合梅花针叩刺减压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180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梅花针叩刺减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平衡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 两组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 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衡针联合梅花针叩刺减压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