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主要探讨BSSRO后退下颌骨术后骨的稳定性,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46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不包括存在偏颌畸形的病例。所有患者于手术前一周(T1)、术后一周(T2)、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3)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硬组织的相对位移。结果:BSSRO后退下颌骨后,使得硬组织Li点平均后退了6.5mm,B点平均后退了7.3mm,Pg点是8.5mm,Me点为9.1mm。各标志点的平均复发率为:Li点复发率为23.1%、B点复发率为24.7%、Pg点复发率为25.9%、Me点复发率为26.4%。结论: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复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受髁状突的影响使得下颌骨在向前复发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的水平复发,而是水平逆时针旋转复发。复发可能与后退量存在相关关系,但需要超过一定的后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与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配合牙槽嵴裂植骨术矫治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的手术设计与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18例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患者,男8例,女10例.年龄16~33岁,平均24.5岁.单侧唇腭裂15例,双侧3例.影像学检查均有继发严重双颌畸形的主要表现.均联合应用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同期行牙槽嵴裂自体髂骨游离移植Ⅰ期手术矫正.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复查头部X线片,所有患者上、下颌骨位置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3年,牙弓外形良好,X线片示无明显骨质吸收,植骨区密度与周围接近.18例均获得满意面容及良好的<牙合>关系. 结论: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与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联合应用,配合牙槽嵴裂植骨术可以Ⅰ期矫治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并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次数,而且还降低了手术费用,是矫治唇腭裂术后严重双颌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节成型术后颞颌关节强直小颌畸形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敬才  荀文兴  张怡  曲晓莉  崔鲁曼  李蓉  肖光裕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400-1402,I0008
目的:总结颞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型术后小颌畸形的临床矫治经验。方法:对1990年1月 ̄2005年12月收治的7例颞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型术后小颌畸形患者,在系统的围手术期准备后,对不同关节成型术的小颌畸形患者,进行了改良和常规口内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及颏水平前徙成形术。结果:7例颞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型术后小颌畸形患者,矫正了小颌畸形,面容获得明显改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结论: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常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及颏水平前徙成形术,是颞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型术后小颌畸形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双颌手术矫治严重的颌面部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颌手术在矫治颌面部畸形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和水平截骨颏成形术,Ⅰ期完成多个颌面部畸形矫治,达到改善容貌和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结果:31例颌面部畸形病例,均按上述方法完成矫治,治疗结果通过开口度、开口型、面形、咬合关系、咀嚼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治疗结果令人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颌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颌面部畸形的方法,应成为矫治颌面部畸形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模拟软件重建偏突颌畸患者的三维头颅模型,研究颏部不对称程度与矢状劈开截骨是否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术之间的联系,得出水平向行颏成形术参考指标.方法 对40例偏突颌畸形患者行回顾性研究.A组20例行单颌矢状劈开截骨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术;B组20例单纯行单颌矢状劈开截骨,根据患者术前的扫描数据,重建三维头颅模型,并确立下颌牙合平面:①测量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相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距并且计算其差值绝对值X.②将双侧颏结节、双侧下颌角点在下颌牙合平面进行投影,两侧颏结节投影点连线为L1,左侧颏结节投影点与左侧下颌角点投影点连线L2,右侧颏结节投影点与右侧下颌角点投影点连线L3,L1与L2成角度为∠α,L1与L3成角为∠β,计算∠α与∠β差值绝对值Y.将数据导入SPSS13.0软件,分析X、Y两者之间的关系;将Y与偏突颌患者单颌矢状劈开截骨是否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手术关联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与Y存在线性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 1.15+0.88X;Y〉(5.39±0.68)°时,偏突颌患者行SSRO术须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手术.结论 偏突颌患者颏结节于下颌牙合平面投影点连线,分别与左右两侧颏结节投影点和下颌角点投影点连线所成夹角的差值绝对值〉(5.39±0.68)°时,行矢状劈开截骨术时须同期行水平向颏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在接受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前后下颌角形态变化的分析,研究BSSRO对患者面形轮廓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BSSRO手术诊疗的...  相似文献   

7.
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软硬组织移位比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术后软硬组织移位的比例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单纯BSSRO水平后退下颌的患者33例,于手术前一周(T1)、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2)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软硬组织移位的比例关系并加以相关分析。结果:软组织Li点和Mes点上的移位比例关系与国外文献报告显著不同,各软组织标志点与硬组织B点和Pg点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结论:BSSRO术后软硬组织移位比例关系在下唇及颏部与国外结果相差较大,存在人种差异。进行软组织侧貌预测时不能照搬别人的结果,要根据人种及侧面外形的不同来分析。另外,在临床进行软组织侧貌预测时,以B点及Pg点的位移改变来分析相应的软组织标志点的变化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口内入路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敏  滕利  归来  庄洪兴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83-1385,I0007
目的:探讨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SRO)和经典SSRO何种术式是矫治下颌前突的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改良SSRO或经典SSRO矫正真性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采用改良术式矫正43例,经典术式矫正52例。结果:经典术式组术后单侧或双侧下唇麻木9例,劈骨时单侧下颌升支意外骨折1例,严重出血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复发3例。改良术式组术后感觉障碍2例,术后复发1例,无颌骨意外骨折、严重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月~7年,所有患者术后面型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术式具有经典术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风险小;增加了下颌体的后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因而是下颌前突尤其是严重前突和伴有偏颌畸形患者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的首选术式,配合正规及时的术前、术后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前后咀嚼肌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1例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年龄相仿的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自由咀嚼状态下的半分钟咀嚼效能、吞咽反射前咀嚼效能。采用OXFORD双通道肌电诱发仪采集两组紧咬位、大张口运动的MML、MMR、TAL、TAR肌电值;计算相应部位的咀嚼肌活动量指数(AcI)。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的半分钟及吞咽反射前咀嚼效能,紧咬位、大张口运动时的MML、MMR、TAL、TAR及AcI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能指标及各功能运动中的MML、MMR、TAL、TAR肌电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各功能运动中AcI指标明显大于术前(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能指标及各功能运动中的MML、MMR、TAL、TAR肌电值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但部分指标仍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术前的咀嚼肌功能弱于健康人群,行BSSRO后咀嚼肌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术后下唇感觉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采用SSRO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12例,女9例;年龄19~27岁,平均22.6岁。于术后4周及24周随访,根据随访结果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周,19例(90.48%)患者因SSRO术后下唇感觉障碍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其中7例(33.33%)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日常生活的平均影响时间占总时间的26.9%,约6.5h/d。术后24周,因术后下唇感觉障碍而致生活质量下降的患者总数下降为12例(63.16%),无影响患者上升至7例(36.84%);平均影响时间降至15.5%,约3.7h/d。结论大部分患者在SSRO术后会产生因下唇感觉功能障碍致生活质量下降。但此种情况在术后逐渐好转,有1/3以上患者可在术后24周恢复至术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5年1月于我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的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单侧或双侧下唇区感觉障碍11例,严重出血1例,劈骨时单侧下颌升支意外骨折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畸形轻度复发4例。结论:下齿槽神经损伤、出血、骨折、感染和复发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可能危及生命。必须根据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或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三维CT影像对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的上颌硬组织进行测量分析,以期为临床Le Fort Ⅰ型截骨术提供指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0例行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的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单纯下颌骨骨折为对照组,进行颅颌面部CT扫描.应用软件Surgicase5.0对颅颌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后,测量腭降动脉和翼板相关结构,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梨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距离实验组平均为(33.74±6.74) mm,对照组平均为(35.67±7.50) 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翼上颌连接的高度,实验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足患者行Le FortⅠ型截骨的安全距离约为32 mm,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骨切开深度;有必要对Le Fort Ⅰ型截骨术患者术前拍摄上颌骨CT及进行相关测量为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共矫治43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43例患者通过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后退下颌骨,联合术后快速正畸3~7个月,基本建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咬合功能。随访6个月~3年,效果稳定。结论:下颌前突畸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不但能够显著地改善颌骨畸形,而且可以快速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4月,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徙+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8~35岁,平均22.6岁。于术前2周内任一时间点及术后6个月行全头颅CT扫描和面部软组织三维面像扫描,采用Artec Studio11.0、CMF Proplan3.0软件建立三维面像模型,分析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区域,测量面部各区域软组织解剖标志点,并比较手术前后差异。结果双颌手术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区域为上颌鼻旁至下颌颏下区域,两侧不超过外眦垂线界限。手术前后比较,水平方向左右侧鼻翼基点以及左右侧颊点发生显著变化(P<0.05)。矢状方向鼻下点、鼻尖点、左右鼻翼基点、上唇缘点显著前移(P<0.05),左右口角点、下唇缘点、颏唇沟中点、颏前点、颏下点显著后退(P<0.05)。垂直方向上唇缘点、双侧口角点、下唇缘点、左右侧颊点、左右侧内眦点显著下降(P<0.05),颏下点显著上抬(P<0.05)。术后鼻小柱显著变短、上唇变长、鼻翼基底变宽(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面部整体变短且更饱满,面部软组织变化范围下颌大于上颌,提示手术设计时需考虑患者术后面型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和经典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在矫治下颌前突方面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月,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正真性下颌前突及下颌前突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患者95例,男34例,女61例。年龄15~44岁,平均21.3岁。单纯下颌前突53例,下颌前突合并偏颌28例,上颌后缩11例,大舌2例,双侧颧骨突出1例。X线头影测量: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ella-nasion-Apoint,SNA)80~83°,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ella-nasion-Bpoint,SNB)80~84°,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point-nasion-Bpoint,ANB)-3~1°。采用改良术式43例,经典术式52例。结果患者术后面型及咬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经典术式组患者术后单侧或双侧下唇区感觉障碍9例,劈骨时单侧下颌升支意外骨折1例,严重出血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畸形轻度复发3例。改良术式组患者术后下唇区感觉障碍2例,畸形轻度复发1例,无颌骨意外骨折、严重出血和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7年,复查X线并进行头影测量:SNA角81~83°,SNB角78~81°,ANB角1~4°。结论改良术式是下颌前突尤其是严重前突和伴有偏颌患者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而对轻度至中度下颌前突患者则既可应用改良术式也可应用经典术式。  相似文献   

16.
下颌矢状劈开术对下颌角横向变化及面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agittal split ramusosteotomy,SSRO)自1957年被Obwegeser首次报道以来,已成为矫治下颌骨畸形最为常用的一种术式[1-2]。研究表明[3-4],双侧SSRO后退下颌后近心骨段的位置会有明显变化,下颌角间宽度(双侧下颌角间的距离)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BSSRO)是正颌手术的一种常用术式,灵活性强,能很好地实现下颌位置的前伸和后退,在治疗下颌各类畸形中应用广泛。BSSRO术后的固定已由非坚固内固定向坚固内固定发展,近年来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固定方式。随着影像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聚焦于不同固定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本文对BSSRO术后固定方式的进展和不同固定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下颌支矢劈后退术后下颌角间宽度(i nt ergoni al wi dt h,IGW)和近心骨段两者变化的规律及其变化对面型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的IGW在术后均增加,其变化与下颌后退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7,P<0.01),而与右升支外展角、升支切线角、后面高并无相关性;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Go至坐标原点的距离显著增加(P<0.01),而∠Ar-Go-Me及升支-Y轴夹角呈显著减小(P<0.01);两侧下颌支下段间宽度明显增宽,由下至上下颌支间宽度的变化值存在递减趋势。结论:近心骨段在冠状面上发生了下颌角外展、髁突内旋的转动,矢状面上发生了自身旋转及整体后移,此变化可能会改变患者的面型。研究近心骨段位置的变化规律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CTA影像测量颌内动脉及其分支下牙槽动脉的位置,避免在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时损伤颌内动脉及下牙槽动脉。方法:随机选择60例(男38例,女22例)正常成年人(平均年龄31岁)的颌面部CTA扫描图像,应用ADW4.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颌内动脉、下牙槽动脉及下颌小舌的三维位置关系。结果:通过测量显示下牙槽动脉起始处距下颌小舌的距离为颌内动脉距下颌小舌的最近距离,该空间距离的平均值为14.83mm。颌内动脉在正中矢状面的投影离下颌平面的最小距离为11.91mm,下颌小舌在正中矢状面的投影离下颌平面的平均距离为2.62mm。结论:①在距下颌小舌12~14mm内剥离下颌骨内侧面软组织,可以降低损伤颌内动脉的可能;②行水平骨劈开时,器械距颌平面的高度至少控制在11mm内,避免直接损伤颌内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CTA影像测量颌内动脉及其分支下牙槽动脉的位置,避免在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 eotomy,BSSRO)时损伤颌内动脉及下牙槽动脉。方法:随机选择60例(男38例,女22例)正常成年人(平均年龄31岁)的颌面部CTA扫描图像,应用ADW4.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颌内动脉、下牙槽动脉及下颌小舌的三维位置关系。结果:通过测量显示下牙槽动脉起始处距下颌小舌的距离为颌内动脉距下颌小舌的最近距离,该空间距离的平均值为14.83mm。颌内动脉在正中矢状面的投影离下颌平面的最小距离为11.91mm,下颌小舌在正中矢状面的投影离下颌平面的平均距离为2.62mm。结论:①在距下颌小舌12~14mm内剥离下颌骨内侧面软组织,可以降低损伤颌内动脉的可能;②行水平骨劈开时,器械距颌平面的高度至少控制在11mm内,避免直接损伤颌内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