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伍应用对全身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比剂量600mg:1mg);B组(配比剂量500mg:1mg);C组(配比剂量400mg:1mg);D组(配比剂量300mg:1mg)。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按照每组要求给予不同配比剂量,根据双频谱指数(BIS)值调节输注速度,维持BIS值在46~50范围内。并维持血压在基础值±20%范围内。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苏醒时间、拔管时间A、C、D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且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B组次之,A组与D组较差。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400mg:1mg剂量配比时,持续输注维持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最快、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剂量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级~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比剂量500mg∶1mg);B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比剂量400mg∶1mg);C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比剂量300mg∶1mg)。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2mg/kg。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按照每组要求给予不同配比剂量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根据双频谱指数(BIS)值调节输注速度,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并维持血压在基础值±20%范围内。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苏醒时间、拔管时间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且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A组次之,C组较差。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当丙泊酚与瑞芬太尼400∶1剂量配比时,持续输注维持,苏醒最快、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术后苏醒质量,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镇痛药的使用。方法选择80例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20min静注芬太尼0.05~0.1mg。B组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不用镇痛药。结果A组的VAS评分与躁动评分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醉麻手术结束前要充分镇痛,保持苏醒期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患者的围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T组(TIVA组,n=30):麻醉诱导时,静注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 mg/kg,术中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8~12μg/(kg.h),丙泊酚4~6 mg/(kg.h)维持麻醉;S组(SEV组,n=30):麻醉诱导时,将8%的七氟醚与6L/min的氧气进行诱导,术中5%的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监测其SBp、DBp、MAP、HR、SpO2、BIS值。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期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PONV)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一般状况基本相同。术后苏醒期T组患者拔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T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及恶心呕吐现象明显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简便、可行、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4-12岁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与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A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持续输注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时B组患儿HR、MAP均高于A组(P〈0.01);A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在躁动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1)。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诱导均静脉给予氯胺酮2 mg/kg,对照组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4 mg/(kg·h)和丙泊酚4 mg/(kg·h);观察组泵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复合丙泊酚4 mg/(kg·h).术中监测ECG,BP,HR,SpO2、呼吸频率,并记录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BP,SpO2平稳,但观察组HR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而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前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很好地满足小儿短小手术非气管内插管全麻的需要.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②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儿,给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微泵持续榆注维持麻醉。连续监测HR、BP并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及停药后患儿呼吸、意识恢复的时间,术终至拔管时间。③结果各时点B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30分钟时的HR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减慢(P〈0.05)。④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不同泵注方法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以咪唑安定0.03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2mg/kg诱导。A,B组采用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麻醉维持,A组在手术结束时同时停用芬太尼和丙泊酚。B组在手术结束前5-10min停用丙泊酚采用单纯瑞芬太尼0.1-0.2ug/kg/min泵注(根据血压、心率调整)C组采用吸入安氟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结果B组病人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A,C组(△^P〈0.05),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比较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采用手术结束前5—10min停用丙泊酚,单纯泵注瑞芬太尼可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9.
鲁明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64-1066
目的:为观察一种新型的u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的作用,以及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和F两组,F组为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快速诱导后,R组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入维持麻醉,F组以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毕苏醒拔管时间。同时记录并比较术中体动反应及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并观测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肌僵现象的发生结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快,但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但可通过控制速率及剂量来控制。仍可发生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钟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41-2042
目的:比较低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n=30)和低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n=30)。两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均先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负荷量,K组术中用氯胺酮100mg+丙泊酚200mg混合液1ml/(kg·h)持续输注,R组术中用瑞芬太尼0.05μg/(kg·min)和丙泊酚200μg/(kg·min)持续输注。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大小及患儿反应调整给药速度。记录围麻醉期心率和呼吸变化、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术中心率、呼吸较平稳,苏醒时间短,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结论:低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麻醉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小儿短小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腹部手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 TCI 为基础的全凭静脉麻醉,全程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探讨其对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DEX1)?实验组2(DEX2)?对照组(Control)3组?DEX1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5 μg/kg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25 μg· kg-1· 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DEX2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5 μg/kg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5 μg· kg-1· 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Control组同法输注生理盐水?右旋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完成后开始丙泊酚 TCI 输注麻醉诱导,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胺?瑞芬太尼 TCI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丙泊酚麻醉诱导及围术期各观察点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 值,术中丙泊酚用量,复苏期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血流动力学数据等?【结果】 在麻醉诱导中Narcotrend 值 达到D2 时,DEX 1 组和 DEX 2 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Control组(P < 0.05)?全程丙泊酚用量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围手术期各观察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DEX 1 和 DEX 2 组均明显小于Control组(P < 0.05)?麻醉复苏期停止输注丙泊酚到拔出气管导管时间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停止瑞芬太尼输注到拔出气管导管时间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睁眼时间DEX 1?DEX 2组均较control明显延长(P < 0.05)?麻醉复苏期血压?心率变化实验组较对照组稳定,DEX 2组尤为明显?【结论】 成人腹部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全程复合较大剂量(0.5 μg·kg-1·h-1)右旋美托咪定可减少麻醉诱导和术中各观察点丙泊酚的需要量,术中可节省丙泊酚约25%;右旋美托咪定对麻醉复苏期气管拔管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剂量相关性延长睁眼时间,复苏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90例来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SBP、DBP、HR及MAP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90 mmHg比重和插管反应率观察组患者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康复时间(17±5.6、19±8.2)min均少于对照组(22±7.2、23±4.6)min,观察组在减少插管应激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术后拔管以及恢复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年龄18~64岁,以芬太尼2μg/kg或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静脉诱导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异丙酚4mg/(kg·h)(P4)组、异丙酚6mg/(kg·h)(P6)组、异丙酚8mg/(kg·h)(P8)组和异丙酚4mg/(kg·h)+瑞芬太尼5μg/(kg·h)(R)组,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循环、呼吸(MAP、DBP、SBP、HR、ECG、RR和SPO2)改变及盲探气管插管的第1次成功率;记录插管过程中知晓发生率和后鼻孔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各组循环稳定,但P8、R组插管时循环变化较小,R组插管时部分患者HR较慢;各组呼吸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但P8、R组最明显,R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吸氧后各组SPO2均能维持正常;P8、R组盲探气管插管的第1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更安全、可靠,诱导后异丙酚维持量以8mg/(kg·h)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胆囊腹腔镜手术的1 12例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静脉复合麻醉组和靶控静脉麻醉组各56例.观察两组麻醉恢复时间,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靶控麻醉组患者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恢复自主呼吸、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均明显低于静脉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比静脉复合麻醉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 80例 ,随机等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 (静吸组 )和全凭静脉麻醉组 (全静脉组 )。两组均以咪唑安定 0 .2mg·kg-1 、异丙酚 2mg·kg-1 和维库溴铵 0 .1mg·kg-1 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静吸组用安氟醚吸入 ,全静脉组将异丙酚 8mg·kg-1 ·h-1 和芬太尼 4 μg·kg-1 ·h-1 混合抽入 5 0ml注射器中 ,用微量泵注入 ,设定速率为 4 0ml·h-1 。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 1 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SBP、DBP、HR和SpO2 及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 1 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5 ) ,而全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全静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 ,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无空气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术中情况及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五官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丙泊酚与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组(R)组.观察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全程监测麻醉深度指数(CSI).结果 ①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自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诱导平稳,苏醒快,质量高.但瑞芬太尼停药时间不宜过早,否则可能因切口疼痛导致苏醒过程不顺利;应用其他阿片类止痛药应紧密衔接.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宫颈锥切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较佳维持方式.方法:将60例宫颈锥切术患者按维持方式不同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RP组)及丙泊酚组(P组).观察3组患者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评估患者、术者满意度,记录给药总量、睁眼时间、术中交流时间.结果:3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和RP、P组相比,R组手术后期呼吸循环抑制轻,体动反应少,丙泊酚用量少,睁眼时间快,可与患者交流,术者满意度高.结论:联合瑞芬太尼1.5 μg·kg-1、丙泊酚1.5 mg·kg-1诱导后,单纯以瑞芬太尼约0.05 μg·kg-1·min-1推注维持,能有效抑制术中疼痛和体动,患者手术后期呼吸循环抑制轻,术者可与患者交流,安全性高,是较好的维持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震伤后不同时段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非插管静脉全麻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地震致伤手术患者,Ia和1b组各15例为伤后12h内接受麻醉,Ⅱa和Ⅱb组各15例为伤后48—72h接受麻醉。Ia和IIa组均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合剂,Ib和Ⅱb组均为丙泊酚一氯胺酮舍荆。观察记录4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记录停药至苏醒的时间,苏醒质量及麻醉效果(由术者评价)。结果4组术中镇痛均完善,Ia和Ⅱa组患者安静,分泌物少,停药后5—10min苏醒;MAP、HR在T1、他、13时点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a组下降之幅度明显〉Ia组(P〈0.05)。Ib和Ⅱb组患者基本安静,分泌物较多,停药后10—30rain苏醒;MAP、HR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4组RR、Sp02无明显变化,苏醒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静脉全麻给药恒速且用量少、镇静、镇痛完善,对循环的影响于地震前段轻微,伤后较长时间则前者影响较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控性强、苏醒快且彻底,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循环更稳定,两者应用于地震伤后患者的麻醉应区分伤后时段性,加强呼吸、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术中应用氟比洛芬是否可以减少静脉麻醉导致的呼吸抑制的发生。【方法】选择射频治疗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K组和N组,每组各30例,其中K组术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50mg,N组术前15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两组均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微量泵维持麻醉。使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记录出现术中体动、呼吸暂停的例数。【结果】瑞芬太尼用量K组[(0.22±0.03)mg]显著少于N组[(0.51±0.07)mg,P〈0.01]。术中体动K组(2例)少于N组(7例),呼吸暂停N组(12例)显著大于K组(2例)。【结论】氟比洛芬可以减少肝癌射频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