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胶原复合梯度磷酸三钙(Col/TCP)修复髁突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在实验动物的右侧髁突前斜面形成3 mm × 4 mm的全层缺损后,植入复合材料;左侧仅造成同样的缺损.分别于术后4、6、8、12和24周各处死6只实验动物,对缺损区的新生软骨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4周后复合材料即可诱导关节软骨的修复;12周时缺损区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且与关节下骨结合紧密;24周后再生软骨未见明显褪变;对照组缺损区由纤维组织充填,未见软骨形成.实验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对照组为阴性;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见典型软骨细胞出现,对照组为纤维组织.结论 Col/TCP可以修复髁突软骨缺损,形成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 mm×3 mm×5 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Co膜。术后1、2、4、6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拔出实验)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骨成熟时间早,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以期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愈合的早期。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骨质缺损临床常见,目前主要通过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人工骨移植等方式进行修复.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不足。应用骨组织工程修复骨质缺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就目前β-磷酸三钙、胶原及其复合物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认为β-磷酸三钙/胶原复合物是一种很有希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岑光涛  马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4):226-228,T020
采用截根术切除病灶,以金属种植体经髓腔插入固定至根尖,将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及其与骨形成蛋白的复合材料分别植入骨缺损内,对保留的牙根进行根管塑化,共治疗34例磨牙重症牙周病,全组病例均有一个根或两个根有严重的垂直型、角型或混合型骨吸收,牙周组织破坏至牙根分歧甚至根尖,其余牙根的牙周组织基本正常。观察结果表明,有31例在术后2年左右咀嚼功能已基本恢复;复合材料或单组分TPC均有修复牙周骨缺损的能力,前者  相似文献   

5.
胶原/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胶原(Collagen,简称Co)/纳米磷酸三钙(Nano-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N-TCP)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Co/N-TCP植入骨缺损区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 家兔24只,颅骨制成直径8.0mm圆形穿通型缺损,左侧植入Co/N-TCP复合人工骨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作为对照组;于2,4,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行肉眼,组织学方法观察。结果 两组材料除早期(2周内)轻微炎性2细胞浸润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未见异物巨细胞反应,4-8周骨新生活跃,有骨岛形成,12周时可见骨性连接。结论 Co/N-TCP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引导活性,能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是一种颇有潜力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牙周骨组织缺损修复的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可用于牙周骨组织缺损修复的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效果。生物材料的复合应用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骨内植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拔牙后牙槽嵴生理性萎缩难以维护理想的义齿固位形态。采用羟基磷灰石根状种植体值入增高牙槽嵴或无牙颌牙槽骨骨膜下植入生物材料增高牙槽嵴,其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作者选择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颗粒材料,经动物实验表明,可引导形成新骨。并运用于临床拔牙后立即植入牙槽窝,经平均72.4周的临床观察,局部牙槽嵴丰满,无明显牙槽骨萎缩吸收现象,比对照组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分别增加2.812mm和1.645mm,两组间存在二  相似文献   

8.
纳米β-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纳米β-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N-TCP/Co)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长耳白家兔6只,在双侧下颌骨制备1.2cm×2.5cm缺损区,将自制N-TCP/Co复合体材料植入兔一侧下颌骨缺损区,另一侧设置为空白对照,3个月后摄X线片并处死实验动物,以肉眼观察、石蜡切片及硬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情况。结果3个月后家兔实验侧X线片可见骨缺损区无明显透射影像,无明显边界,对照侧透射影像明显,边界清楚;大体观察可见实验侧骨创基本愈合,新生骨组织充满手术区,对照侧软组织充满缺损区;石蜡切片可见实验侧有大量成骨细胞;硬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染色可见网状新生骨基质沉积。结论自制的N-TCP/Co复合体可有效成骨,重建修复家兔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大鼠头盖骨骨缺损能力。方法:选用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自体骨组(n=12)、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组(n=12)与空白组(n=4)。自体骨组和材料组于术后4、6、8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4只;空白组大鼠在8周全部处死。分别进行mirco-CT扫描分析,HE、TRAP和ALP染色,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效果。结果:8周时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物和自体骨的骨体积分数分别为(69.7±3.95)%和(42.475±4.38)%(P<0.05);随着时间延长,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逐渐被吸收,同时骨缺损亦逐渐修复;自体骨缺损部在6周后出现大量破骨细胞,大面积移植骨与新生骨被吸收,而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骨缺损中较少发现破骨细胞。结论: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具有较好骨缺损修复能力,且材料易于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胶原(Collagen,简称Co)/纳米磷酸三钙(Nano-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N-TCP)复合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布、刺激引导成骨细胞聚集、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家兔24只,颅骨制成直径8.0mm圆形洞穿缺损,左侧植入Co/N-TCP复合人工骨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作为对照组;于2、4、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FGF-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GF-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成骨细胞、新生骨细胞大量TGF-β阳性表达,细胞间质及纤维组织中散在的TGF-β阳性反应;近骨床区各期内两组间TGF-β阳性表达程度无明显差异,远骨床区Co/N-TCP组TCP-β阳性表达高于Co/TCP组。结论:Co/N-TCP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骨缺损区可有效刺激引导TGF-β表达,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行研发的2种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牙槽骨临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8只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制备10mm×8mm箱状骨缺损,分别植入多孔β-磷酸三钙/胶原与β-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2种支架材料,分别在4、6、8、12周时各处死2只。采用肉眼观察,锥形束CT与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效果与材料降解情况。结果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在各时间点成骨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在12周时,完全修复骨缺损。结论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可以快速、有效修复兔下颌牙槽骨临界骨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自体骨移植组),空白对照组。在犬尖牙颊侧区根中1/3处制备牙周骨缺损模型,根据分组,自体骨移植后,实验1组和2组采用LIPUS处理20 min·d-1,超声强度为30 mW·cm-2,实验1、3组植入Bio-Gide胶原膜。在LIPUS处理6、8周后处死Beagle犬,对各组尖牙牙周骨缺损区进行Micro-CT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各组牙周骨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Micro-CT检测分析表明,各组6周与8周时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的骨组织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1组新生骨量最多。结论LIPUS具有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潜能,LIPUS与GBR结合可能更有利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胶原 (Collagen ,Co) /纳米磷酸三钙 (Nano -TricalciumPhosphate ,N -TCP)复合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区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TGF -β)的定量分布、刺激引导成骨细胞聚集、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 :家兔 2 4只 ,颅骨制成直径 8.0mm圆形穿通型缺损 ,左侧植入Co/N -TCP复合人工骨为实验组 ,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为对照组 ;于 2、4、8、12周后处死动物取材 ,TGF -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用HPIAS -10 0 0图文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结果 :TGF -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表达显示 :近骨床区各期内两组间TGF -β阳性表达程度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 ,远骨床区纳米材料组TGF -β阳性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非纳米Co/TCP组 ( p <0 .0 5或 p <0 .0 1)。 结论 :Co/N -TCP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骨缺损区可有效刺激引导TGF -β表达 ,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14.
Cutright 等认为在封闭环境中磷酸三钙陶瓷可被吸收并由骨组织取代,以后又有人设想在开放环境,即骨内缺损处亦会发生以上情况。然而,以上观点时至今日尚未得到组织学研究的证实。Maryland 大学牙医学院对此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临床研究,目的是确定磷酸三钙在人体骨内缺损治疗中的功效,方法是在缺损区植入磷酸三钙一年后进行探查,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细胞移植及其与支架材料的联合应用仍是牙周骨组织工程的主要策略之一.牙周骨组织中,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组织的硬度及空间结构有明显差异,支架材料的不同机械性能对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也具有不同诱导作用.研究显示,支架材料的基质硬度和拓扑结构等机械刺激因素参与调控包括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等在内的种子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对人牙周韧带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在壳聚糖-磷酸三钙(chitosan/tricalcium phosphate,CTCP)支架材料上附着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一定体积的CTCP支架材料置96孔培养板内,取第5代hPDLC接种在材料表面。实验组加入含PDGF-BB的DMEM培养液,使得PDGF-BB终浓度分别为1ng/mL、10ng/mL和100ng/mL;对照组仅加入DMEM培养液。孵育24h及72h后分别对材料上的细胞计数;72h后对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PDGF-BB组培养24h后均可促进hPDLC在CTCP支架材料上的附着,呈浓度依赖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ng/mL为最有效浓度;同时培养72h后各浓度PDGF-BB组均能促进hPDLC在CTCP支架材料上的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PDGF-BB组较对照组hPDLC在材料上附着数量增加,伸展更充分。结论:hPDLC在CTCP支架材料上的附着和增殖可被PDGF-BB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枕骨缺损区覆盖Bio-Gide膜作为对比(第4组).术后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磷酸钙陶瓷的化学成份、结晶相、结构形态等材料学因素与降解的关系。方法:掺杂磷酸钙陶瓷(β-TCPA、β-TCPs)植入兔颌骨人工缺损区后观察X线片,横截面面积测量、光镜、电镜及能谱分析的变化。结果:24周时β-TCPA吸收率为22%,β-TCPs为28%和β-TCP为40%。4周时在下颌骨和种植体之间有新骨形成,在12-24周时新骨形成更明显,未发现炎症反应,界面的Ca、P和S的相对含量随时间而变化。结论:β-TPCA和β-TCPs在组织中的降解速度较β-TCP慢,但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骨缺损的修复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李筱媛  葛少华 《口腔医学》2018,35(9):834-838
大多数组织工程方法都试图通过将干细胞与生物相容性材料和生物活性因子结合来改善损伤后的再生效果。骨组织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将支架材料植入骨组织损伤部位,增强细胞的成骨活性,提高骨组织生长的能力,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然而,植入材料可能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决定着骨组织再生的效果。该文就支架材料引起的组织免疫反应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制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仿生鱼胶原复合膜,探讨其作为引导牙周/骨组织再生(GTR/GBR)膜的生物学潜能。方法 制备一种新型仿生静电纺鱼胶原/生物玻璃/壳聚糖(Col/BG/CS)复合纳米纤维膜,分别研究复合膜的结构、性能、抗菌性及其诱导人牙周膜韧带细胞(HPDLCs)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复合膜具有仿生结构和一定的力学强度。相比单纯的鱼胶原膜,复合膜对变形链球菌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效果。复合膜被证明能明显促进HPDLCs的粘附、增殖成骨分化以及RUNX-2,OPN蛋白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首次开发一种具有主动诱导牙周组织再生能力并兼有一定抗菌性的多功能仿生鱼Col/BG/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为其作为GTR/GBR膜的应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