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血是肝气活动的物质基础,肝气是肝脏升发疏泄的一种正常功能,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相似文献   

2.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 ,肝脏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一方面表现在调节情志 ,另一方面表现在调畅气机以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也忌过亢。如木气生发的冲和条达之象。肝脏的所谓“刚脏”之性 ,主要表现在肝气方面。若肝气太过 ,则使人急躁易怒。肝气不足则易于惊怕胆怯。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 ,本属阴脏 ,肝体不足则肝用有余 ,若肝失条达则气机郁滞 ,气郁太过则化火 ,肝阴不足 ,阳必元盛 ,阳亢则易化风。所谓用阳 ,概括为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 ;所谓的肝气虚 ,即是胆气不足 ;所谓的肝…  相似文献   

3.
谢乐  康双琴 《陕西中医》2002,23(11):1052-1052
从生理上讲女子有经、孕、产、乳的特点 ,故机体长期处于“气有余、血不足”的失衡状态。肝体阴而用阳 ,体阴者 ,主藏血 ,用阳者主疏泄。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 ,肝气郁结 ,易出现乳胀、乳痛等症。肝气的疏泄与情志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机调畅 ,血运畅通 ;情志舒畅 ;若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则心情抑郁 ,多愁善感或烦躁易怒。肝气郁滞 ,易克乘脾土 ,引起脾的功能失调。《血证论》云 :“木之性主乎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 ,故肝不能疏泄水谷 ,荡湿中满之证 ,在所难免。”木郁克土 ,脾虚运化失职 ,水液内停 ,溢…  相似文献   

4.
论肝气证治     
“气”是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所谓“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疏泄是肝气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肝气疏泄是具有调了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疏通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分泌、水谷的消化,血流的通畅等,都与肝气疏泄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但肝气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肝贮藏的血液作为物质基础以供养。所以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气为阳,血为阴,故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物特点。若肝疏失调,即可表现神志、消化、气血等功能性的病证。如疏泄不及则肝气不用,可见神志抑郁证;如疏泄太过,便肝气有余,可出现肝气亢奋…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肝在五行六气中属木,主风,为十二经络中足厥阴之脉,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藏血。肝以阴血为体,具有调节一身气血的功能。肝藏一身之血,阴血充足则肝体得养,具备正常的体阴之性;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肝气条达则一身气机疏畅而五脏之气协调。  相似文献   

6.
王亚  李春婷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51-1152
慢性胃炎患者如因肝气升发无力,肝气下陷于胃,致使胃气不利,当以温养肝木,养肝血、助其升发之品以治之,如桂枝汤合酸枣仁汤等加减;如因肝气升发太过,当以平肝气降肝逆为主,佐以和胃之品,方以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为宜。如因肝经气机郁滞,肝气郁而化火,应以清泄肝火为主,可选左金丸、龙胆泻肝丸等方加减;如因肝寒太过,肝气疏泄不及,则以温肝暖胃为主,可选吴茱萸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加减;肝阴肝体失养,治疗应以养肝阴、补肝血为主,可选芍药甘草汤、一贯煎、四物汤等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7.
答:兹将治肝护脾之粗浅认识和体会,试述于下,供同道参考。1 肝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关系肝与脾之间,属于相克关系。肝木克土,乃克中有用,具有相辅相成之意,构成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之协调关系。脾为中土,能生万物而属阴,其体淖泽,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必藉肝木之条达活泼、升散疏泄之性,方不致脾气阴凝板滞,而使纳食得以正常运化,升降之机,方能正常发挥。但是,脾土又能滋养肝木。人体饮食入胃后,由脾气将水谷精微“散精于肝”,滋充其体,刚柔相济,肝用不亢,而完成其生理功能。肝与脾在病理方面,主要是指木气克土太过而言,即木乘土也。木气亢盛,疏泄太过,则可乘土,可见肝气横逆、犯胃、乘脾等病理现象;若木之不及,失于疏泄、条达,亦可影响脾胃而发病,如肝气郁结,疏泄无能,可见闷闷不乐,意志消沉,脘胁痞满不舒,纳呆食滞等木不疏土的表现。可见肝气、肝郁,均可致肝病及脾之证。此其一。其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阴者,阴血也,由脾胃生化而成;阳者,肝气、肝阳也,由肝失疏泄,或阴虚阳亢所现。说明肝木必赖脾土以滋养,脾土亦赖肝气  相似文献   

8.
肝与皮肤病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藏血,肝血宜充盈,肝气喜条达,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脏发生病理变化时,肝气易郁,肝血(阴)易虚,肝阳易亢,常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诸科,故有“肝为万病之贼”之说。本文仅对某些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肝、脾、肾等脏腑及风、火、痰、瘀、虚等,内伤七情,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肝气循经上逆巅顶,经络闭阻不通,不通则痛;脾胃虚弱,生化之源缺乏,或久病失血,暗耗阴血,肝血亏虚,窍络失养,不荣则痛;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肝气郁滞、肝火上扰、肝阳上亢、肝血亏虚、肝寒犯胃均可致偏头疼,故从肝人手,顺应肝条达之性,疏肝、清肝、平肝、暖肝、养肝等辨治。久病必瘀、久病入络,选用蜈蚣、全蝎、僵蚕、水蛭、土鳖虫等虫类搜风逐瘀通络入肝经之品,如叶天士谓“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  相似文献   

10.
临证绪余     
肝失疏泄当分“太过”、“不及”“肝失疏泄”是肝的病理表现之一,其远因当与“肝不藏血”联系起来看。肝为刚脏,赖血以养,血不足则肝失条达而影响疏泄功能,观逍遥散之用归、芍,就可理解疏肝理气与养血柔肝之协同关系。盖不仅血不足能使气有余,而气有余又可进一步使血更不足,并且会出现“气有余,便是火”之可能。明确了这一病理机制,则在诊治肝失疏泄所致的或胀或痛等病证时,就可对香燥行气药,知所审慎了。因为香燥药用得不当  相似文献   

11.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泻要方。肝脏疏泄不及又分为肝气(阳)虚和肝血(阴)虚,治疗肝气(阳)虚应以温补肝...  相似文献   

12.
论肝气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气”是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所谓“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者,人之根本也”。就肝气而论,疏泄是肝气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肝气疏泄具有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疏通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水谷的消化、血流的通畅等,都与肝气疏泄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但肝气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肝贮藏的血液作为物质基础以供养。所以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气为阳,血为阴,故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若肝疏失调,即可表现神志、消化、气血等功能性的病证。如疏泄不及则肝气  相似文献   

13.
《内经》云:“肝欲散,……用……酸泻之”。《金匮》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尤在泾亦云:“肝之病补用酸者,肝不足,则益之以其本味也,……补用酸者,所以益其体”。指出酸味药能敛肝阴而补肝体。夫肝以血为体,若肝血虚,则肝体失充,故肝木疏泄无权而生郁。笔者用酸敛补肝法治肝郁(以下简称敛肝理郁),即取酸甘化阴药,滋养肝之阴血,充体柔肝而敛肝气,以复其条达之性。若肝阴亏耗,恣其肝阳偏旺,其  相似文献   

14.
胃,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主疏泄藏血,一主纳化而多气多血,肝之性喜升,而恶降,胃以通降为顺,五行之理,木能疏土,肝气条达,中土疏利,亦即肝气的疏泄升发,有利于胃气之和降下行.<灵枢·平人绝谷>说:胃肠"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言五脏则肝在其中,而胃肠气机又以胃气的下行为主导,"胃肠流通,气机畅茂",因此,胃气之息息下行,有助于肝气疏发布散,肝藏血为刚脏,以阴为体,胃纳谷属燥土,喜滋润濡养,又为水谷之海,气血化源,"食气入胃,散精于肝",化源充盛,胃津胃液满盈,则肝阴肝血充足,对肝胃气机的协调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名方"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琇的<柳洲医话>,堪称滋阴疏肝的良方妙药.由生地黄、麦门冬、北沙参、川楝子、枸杞子、当归组成,具有疏肝调气,养肝血之效.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壮水之主以滋肝木;配枸杞子以益肝阴、养肝体,使肝气条达,以防横逆为害;臣以沙参、麦冬既能滋脾胃之阴,又滋水之上源,肺胃津旺,金气清肃下行,自能制木,共奏培土荣木、养金抑木之功效;佐以当归身柔肝;川楝子既能疏泄肝气,又能顺肝木条达之性,且制诸药滋腻碍胃之弊.  相似文献   

16.
"补肝"涵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玲 《光明中医》2001,16(1):8-10
虚则补之,补以治虚。补是治疗虚证的大法,但是在五脏治法之中,唯补肝法其涵义多端,不可不辨。1 畅其用曰补疏畅条达肝气为补,这是补肝最早的涵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畅达则气机和调,抑遏则为病。能使肝气条达舒畅则无病。疏畅肝气中用味辛之品,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首先提出了辛味补肝。对此,张介宾释曰:“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之味”。所以说畅其用为补。此处的补泻是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本身之喜恶而言。因此,畅其用…  相似文献   

17.
“厥阴主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 ,即言厥阴有受纳阴气以归于内的功能。肝为厥阴之脏 ,故主阖、主藏血 ,又内寄相火 ,主疏泄、主升发。肝主阖、主藏血与肝主疏泄、主升发的功能 ,相互为用 ,协调统一 ,即动静和谐 ,开阖有度 ,亦即“阴平阳秘” ,肝脏功能方能正常。如肝主阖、主藏血功能不及 ,则肝主疏泄、升发必太过而致气火上窜横逆或肝风内动 ;如肝主疏泄 ,升发功能不及或太过 ,则肝主阖、主藏血亦必为之失常而见气滞血瘀或出血等证。故临床中每在疏肝气 ,补肝气 ,清肝火 ,熄肝风的同时 ,应用酸敛柔肝 ,以复肝主阖、主藏血之职。1 …  相似文献   

18.
1.肝为风木之脏,既能储藏有形之血,以血为体,又能疏泄无形之气,以气为用。2.肝血虚可表现为面黄唇淡,爪甲不华,目眩,脱发,手足麻木,筋惕肉,消瘦,舌质淡,脉细等。  相似文献   

19.
治肝八法     
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与藏血。肝之生理特点,主动、主升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多为不足。临床病证有虚有实。治法因证而异,临床常用的计有八法。一、疏肝气——适用于肝气郁结证。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  相似文献   

20.
邱啸  魏凤琴 《中医药导报》2020,26(4):119-122
探讨张珍玉从肝论治湿邪为病学术观点的立论基础及临证经验;张珍玉主张外湿致病可伤肝,内湿致病不离肝,以气为中介,肝主调达,畅达脏腑气机以祛内湿,"肝主候外",健卫气以治外湿。通过养肝血调肝气复人体气机之常以祛湿,其中调肝气祛湿,有疏肝祛湿法与舒肝祛湿法之别,疏肝为肝气疏泄太过而设,舒肝为肝气疏泄不及而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