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总结了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例意外跌倒的临床资料,就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在入院时的评估,有预见性地并及时地识别、评价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因素,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跌倒危险因素,提供个体化干预措施,能降低跌倒发生率,对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应用于整形住院患者后,对降低跌倒的发生及提高患者安全性的效果。方法对106例有高危跌倒因素的住院患者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预防跌倒,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06例跌倒高危患者通过一系列的跌倒预防措施,未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应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36例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结果:通过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减少并防范了院内跌倒、坠床发生,保证了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达到了安全目标。结论:经过入院评估高危患者、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安全管理等护理干预,制订出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及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评估表在血液科患者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1045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入院评估及健康宣教;将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1126例设为观察组,应用跌倒危险评估表,根据跌倒评估等级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跌倒意外的发生,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自身安全。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跌倒防范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降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跌倒防范知识知晓率提高(P0.05)。结论:应用跌倒危险评估表能够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设计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单,经过临床应用,2010年无1例跌倒事件发生。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单有利于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预防跌倒发生的防范意识,及对住院患者安全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164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做好人院评估,提供安全、方便的住院环境,加强健康宣教及病房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跌倒后要及时、妥善处理等措施。结果:164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3例,占1.83%,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患者均无严重功能损伤及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针对跌倒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住院患者意外跌倒防范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芳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26-1028
目的通过评估患者跌倒的危险程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300例患者中存在的58名高危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及护理干预,无意外跌倒发生。结论重视人文关怀,落实安全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跌倒防范的知晓率,加强护理管理及跌倒风险防范的流程监控,可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82例确诊为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跌倒、坠床以及心理认知的评估,针对性提出预见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包括高危坠床/跌倒的防范及告知、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及用药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8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护知识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对脑血管继发体位低血压患者,及时评估危险,采取安全护理对策,能有效防止意外发生,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对2010年1~ 8月本院收治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167例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出院前调查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对护士防跌倒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患者对护士防跌倒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8% 。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跌倒,能有效预防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外科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美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22-1324
目的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落实跌倒/坠床防范措施,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 2008年开始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评分〉4分者,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比较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结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的实施和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风病人防跌倒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该院神经科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15例中风住院病人跌倒案例。结果:中风病人跌倒原因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跌倒地点、陪护情况、服药、安全教育接受程度等。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安全教育,改善病区环境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中风病人跌倒。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养老院中护士与护理员对老人跌倒各种因素认识程度,从管理的角度增加相关人员知识的培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养老院中护士和护理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在跌倒的相关因素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在疾病因素、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危害因素方面,护士和护理员认知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护士、护理员对老人年跌倒相关因素均有一定认识;护理员较护士对老年人跌倒相关知识少,对老年人跌倒的疾病因素、护理因素、环境因素、危害因素等方面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预防老年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探讨适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跌倒的方法,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及预防患者跌倒的安全教育,制订专科特点评估表格。在评估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并进行三级质量控制。结果提高了护士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规范了防范态度及预防护理行为(P0.01或P0.05);降低了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度(P0.05)。结论实施预防措施可以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房开展风险评估管理后,护士对患者情况的掌握及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老年科某病房60岁以上的56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以2009年1—12月该区60岁以上的55名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管理,主要包括: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法、用药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护士每周评估患者否具有摔伤、噎食、压疮的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于研究前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掌握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护士对对照组患者情况掌握的总得分为(77.36±1.26)分,对研究组患者情况掌握的总得分为(85.60±3.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0,P〈0.01);对照组意外风险发生45例,对照组发生1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7,P〈0.05)。结论开展网险牙篙管硼有利于护士对于患者病情掌握和意外风险的防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发生的安全问题及患者自身影响安全的因素,帮助护理人员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制定临床安全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尺度式问卷调查,调查台州市6所医院113名临床高年资护理人员对常见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及患者自身影响安全因素的评价,并对患者安全问题的常见程度及患者自身影响安全因素的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析评判。结果患者住院期间位居前6位的安全问题为静脉输液渗出、跌倒、压疮、用药失误、院内感染和烫伤,患者自身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导致其危险程度排序的前3位依次为压疮、用药失误及跌倒。结论各级医院应认识并重视常见安全问题,注重安全防护;重视患者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患者参与自身安全管理;构建安全文化,提升安全护理整体水平,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人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笔者支医时的乡镇医院2011年收治的2567例住院病人作为安全管理对象,采用病人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病人安全管理运用于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实践中,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全科护理》2013,11(4):293-294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老年病人意外跌倒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照组2 056例老年病人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2 246例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意外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36,P<0.05)。[结论]对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意外跌倒危险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病人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研制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方法: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拟定量表条目池,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对条目进行评定形成预测量表,选取217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筛选预测量表条目并检验其信度、效度,进一步完善量表。结果:该量表由5个维度、27个条目构成。各维度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677~0.805,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799,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857~0.933,量表总体重测信度系数为0.938。各维度的内容效度为0.78~0.95,量表总体内容效度为0.90。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为正式量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效的跌倒安全管理方法,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方法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成立预防跌倒管理小组,进行专业化培训,制定规范的护理流程,对护理过程实施三级质量监控。结果培训后护士的跌倒预防知识合格率为92.16%,显著高于培训前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681,P〈0.01);培训后患者及家属的跌倒预防知识合格率为85.73%,显著高于培训前的6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791,P〈0.01);实施前馈控制后1348例患者无一例跌倒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满意率由原来的96.2%提高到99.6%。结论前馈控制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安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