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老年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高,其引起的疼痛持久、严重以及顽固,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本文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振山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3):104-104
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虽然可因年龄不同而发病率也有所差异.但儿童罕见。国内外学者大多数报道中.病例均为中年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好发病。然而.近年来我们也陆续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现病例。近年来.我院疼痛门诊的麻醉科医师已较多涉入临床镇痛治疗,尤其是部分难治性疱疹疼痛,往往由专科医师转入麻醉科疼痛门诊治疗。现将我院疼痛门诊医生从事此方面工作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永建 《四川医学》2002,23(6):622-623
我院从 1993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疼痛门诊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腹壁带状疱疹后疼痛 76例。镇痛疗效确切 ,操作简便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4 2例 ,女性 34例 ,年龄 2 8~ 72岁。疼痛时间 2周至 2年 ,疼痛程度按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法 Numeric rating scale(N R S) 0无痛~ 10剧痛划分 ,10分 36例 ,9~ 8分 38例 ,6~ 7分 2例。1.2 治疗方法 :用药 :2 %利多卡因 5 ml,强的松龙2 5 mg,Vit B1 10 0 mg,注射用水 2 m l,共 10 ml,每阻滞点2~ 3m l,如需阻滞的肋间神经较多 ,防止局麻药过量 ,利多卡因的浓…  相似文献   

4.
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薇涛  王春晓 《广东医学》2008,29(11):1912-1914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等药物在急性期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效果,以期更好的控制带状疱疹痛,减少带状疱疹后疼痛(PHN)的发生。方法 选择患有急性带状疱疹伴疼痛患者21例,治疗前VAS评分为7~9分,年龄52~73岁,男14例,女7例,接受椎旁神经阻滞0.2%利多卡因复合得宝松0.3 ml,弥可保0.5 mg共12 ml,每个节段注射2~4 ml;药物治疗口服阿昔洛韦、曲马多缓释片、阿米替林;配合心理支持疗法,主要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VAS评分,1周评估1次,随访12周,了解患者睡眠情况,统计显效、有效、无效情况。结果 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9±1.0,逐步降低至治疗4周后的2.2±0.7;疼痛控制,显效为17例,有效为4例。所有患者夜间睡眠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口服药物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口干和便秘,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 采用得宝松椎旁神经阻滞,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以及心理支持治疗复合方案,在对21例严重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患者治疗上获得满意的疗效,提示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时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更好和更完善的治疗效果,并可能减少PHN的发生率。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 急性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疼痛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中西药混合液封闭治疗带状疱疹87例,止痛疗效确切,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 ,尤以老年人多见 ,经一般治疗后 ,约 30 %的病人可移行于疱疹后神经痛 (PHN) ,主要特征为皮损和疼痛 ,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神经阻滞治疗对其有特效 ,不仅能有效消除疼痛 ,加速疱疹结痂 ,缩短疗程 ,而且对减少PHN的发生有显著作用。我院疼痛门诊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共收治 37例带状疱疹PHN患者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7例患者 ,男 2 6例 ,女 1 1例。年龄 2 4~ 81岁 ,其中 60岁以上 2 7例 ,占 73%。出疹前疼痛 4例 ,出疹时疼痛 2 8例 ,PHN 5例。 5例PHN病史 3个月…  相似文献   

7.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性疼痛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对86例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疼痛、心理、用药和皮肤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86例患者皮损痊愈,显效70例(81.4%),有效15例(15.1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周后出院。1例病情重伴发糖尿病效果不显。结论合理有效的治疗配合恰当的综合护理,可以减轻神经痛,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神经痛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我院治痛门诊近4年来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3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治疗方法 根据脊神经分布,以病变部位相应的脊神经进行阻滞。用5号长针头在棘突旁开约1.5cm处垂直进针,抵到横突后即注药,上肢及颈面部带状疱疹可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1%利多卡因10~20ml,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1.
地塞米松加吗啡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刚  吴孝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34-143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临床疼痛诊疗中较为常见的疾患,神经阻滞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作者在2001年4月--2007年6月应用吗啡复合液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观察了此期间随诊资料完善的60例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慧萍 《农垦医学》2006,28(4):276-278
目的:讨论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提供带状疱疹误诊病例及分析,为带状疱疹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病变部位在胸、腰段者,选择相对应神经分布的椎间隙,行硬膜外腔阻滞,向头端置管3。4era固定。首量注入:1.5%利多卡因6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500ug+三氮唑核苷100mg接镇痛泵。镇痛液配方:0.75%布比卡因15ml+吗啡10mg+三氮唑核苷100mg+维生素B121.5mg+地塞米松15mg+生理盐水至50ml。在首次注药l小时后开始以4ml/h的速度泵药,共使用镇痛液100ml,两天后拔除镇痛泵。同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三氮唑核苷注射液200mg+生理盐水10ml混和后涂创面,一日三次。病变部位在肩、上肢和颈部者,采用局部神经阻滞:2%利多卡因15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12500ug十三氮唑核苷200mg,局部创面处理同前。结果:22例患者中,全部病例治疗后刨面干燥,创面皮肤色素沉着,无疼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愈率100%。结论:采用神经阻滞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本组全部病例治愈,临床效果良好。避免了因误诊引起的医疗纠纷,值得基层医院借鉴。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疼痛是一种非常顽固和难治性神经痛,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我们观察及追踪随访了37例带状疱疹患者神经阻滞治疗的时间与发生带状疱疹后疼痛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神经阻滞加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经阻滞加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马宁李树人李彦平带状疱疹是门诊常见病,它引起的疼痛通常是困扰病人的主要问题。神经阻滞法做为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应用神经阻滞加阿昔洛韦治疗22例胸腹间带...  相似文献   

15.
240例带状疱疹及并发疼痛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疼痛门诊于1996年至今已收治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疼痛病人例240人次,本文总结早期诊断治疗、后遗疼痛的治疗及心理治疗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疼痛常是患者求诊的主要原因。传统方法内科和皮肤科普遍采用全身抗病毒和免疫辅助治疗,中医则采用中草药、针灸、理疗等方法,但其病程治疗都较长,对于疼痛的早期疗效不明显。我们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外用拔火罐,辅以神灯照射的综合方法治疗32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带状疱疹并发疼痛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1~12月已收治带状疱疹及并发疼痛25例进行治疗。结果:痊愈23例,后遗神经痛2例,均为发病7天后就诊。结论:带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余四海 《中原医刊》2005,32(20):28-29
目的研究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HA-550,简称SL)照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病人分为SL照射联合神经阻滞组及单纯神经阻滞组,统计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为6~8d,单纯神经阻滞组为11~2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照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可明显缩短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9.
李鹍 《中外医疗》2013,32(15):86-86,88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02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早期带状疱疹患者45例,采用神经阻滞法配合临床常规治疗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观察患者的带状疱疹愈合情况,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45例患者行神经阻滞后,带状疱疹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治疗缩短(P<0.05);VA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超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期间内无一例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神经阻滞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具有促进愈合、减少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对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对治疗带状疱疹 (HZ) 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的效果, 探寻影响PHN发生的因素.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未经任何治疗的急性期HZ患者80例.随机分配到病例组 (神经阻滞+常规内科治疗) 40例, 和对照组 (常规内科治疗) 40例.对比2组带状疱症后神经痛发生率, 分析年龄、性别、疱疹部位、前驱性疼痛、初始疼痛程度、结痂时间、和治疗1周时的疼痛缓解率等, 与PHN发生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病例组有4例 (10.0%) 发生PHN, 较对照组19例 (47.5%) 显著降低 (P<0.001) .病例组住院天数减少 (7.43±1.80) d vs (12.90±2.36) d, P<0.001, 结痂时间缩短 (6.33±0.86) d vs (7.15±0.66) d, P<0.001.高龄 (OR:13.03, 95%CI:2.7362.34) 、发病起始的VAS评分 (OR:8.24, 95%CI:1.6241.96) 和结痂时间延长 (OR:17.99, 95%CI:2.14151.43) , 是PHN的危险因素, 显著增加PHN发生率.治疗1周时的VAS缓解率 (OR<0.000, 95%CI:0.0000.001) , 是PHN的保护因素, 与PHN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高龄和发病时疼痛严重的患者, 应注意预防PHN.神经阻滞有助于减少HZ患者住院天数, 缩短结痂时间, 降低PHN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