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短波辐射对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分泌白介素-12(IL-12)及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1的影响,从而探讨短波辐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HBV转基因小鼠20只,将其随机分为短波组和空白对照组,另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短波组小鼠给予短波辐射。各组小鼠分别于实验进行10d后取其脾脏分离树突状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DC分泌IL-12以及在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1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短波组DC分泌IL-12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短波辐射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IL-10(P〈0.01),并同时提高IFN-1水平(P〈0.01)。结论 短波辐射能显著上调HBV转基因小鼠DC功能,对HBV所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组均以灌胃给药,2次/d,连续21 d,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液,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蛇药治疗.给药第15天起,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予以环磷酰胺30 mg/kg皮下注射,连续7d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比较4组间DCs表型、DCs功能和细胞因子白介素12(IL-12)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DCs的表面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Ⅱ、CD11c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分泌IL-12均显著增强.结论:季德胜蛇药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4.
当归多糖对小鼠粒单系细胞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研究当归多糖对小鼠粒单系统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归多糖对正常或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小鼠的CFU-GM增殖均显示刺激作用;对骨髓粒单系造血有明显促进;并能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当归多糖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作用于造血诱导微环境等,从而促进多能造血于细胞和粗单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发挥“补血”功效。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形态、数量及免疫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的体外培养中加入或不加入黄芪多糖,动态观察树突状细形态、数量的变化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学活性的不同;结果:DC的数量在200ug/m l黄芪注射液干预浓度内各黄芪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数量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而在300ug/m l的黄芪组中,可见到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及其余各黄芪组为低。对照组及各黄芪组在细胞形态方面,除300ug/m l浓度时镜下观察到从d4开始细胞减少,后期部分死亡,其余未见显著差异。在对于各组DC免疫表型的检测中,我们发现在黄芪多糖200ug/m l浓度内,对CD1a、HLA-DR、CD80、CD86、CD40的表达,有黄芪多糖干预的实验组均高于等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黄芪多糖干预的DC的吸光度(OD值)均高于未经黄芪多糖干预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随着黄芪多糖剂量递增,OD值也呈递增趋势;结论:在体外诱导培养DC时用黄芪多糖进行干预还可以促进DC的成熟及对T细胞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6.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和DC 2.4形态与功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DC2.4形态与功能。方法:无菌制备C57BC/6小鼠骨髓细胞,通过半粘附法获得DC前体,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协同诱导下培育。用脂多糖(LP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DC2.4和第7天后小鼠骨髓来源DC48h,检测细胞因子IL-12浓度及细胞表面标志CD11c,CD80,CD86,MHCⅡ。结果:DC2.4和小鼠骨髓来源DC形态呈星形、梭形和多角形;DC2.4为不成熟DC,但在LPS和TNF-α刺激下,细胞表面标志物阳性率及IL-12浓度明显增加。结论:小鼠骨髓来源所得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符合DC;用LPS和TNF-α刺激DC2.4可以使DC向成熟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猪苓多糖对HBV转基因小鼠HBsA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在抗病毒免疫调节剂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BV转基因小鼠腹腔注射猪苓多糖0.25mg/只,隔日一次,连续治疗20天,用ELISA的方法检测小鼠血清HBsAg,N orthern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HBVmRNA。结果:用药组小鼠血甭HBsAg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中的HBVmRNA明显减少,结论:猪苓多糖对HBV转基因小鼠中HBsAg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HBV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目前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而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捕获抗原,经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巨噬细胞(M¢),B细胞等. 相似文献
9.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但因数量极微限制了它的应用。目的:建立小鼠骨髓DC体外大量扩增方法。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基础医学部中心实验室;C57BL/6(H-2k^b)小鼠,BALB/c(H-2k^d)小鼠各6只。干预:用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白细胞介素4(IL-4)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子,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扩增的DC形态学特征典型,具有强烈的激活T细胞增殖能力,表达IaKb,CD11c,CD80,CD86,ICAM-1分子以及分泌IL-12,IL-6,TNF-α和IL-1β水平增强。结论:该法在体外扩增的大量的DC细胞,具很强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
当归多糖对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SP)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ASP(250,500。1000mg/kg)灌肠用药21d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采用试剂盒、生物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L-2、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性,NO含量。外周血T淋巴亚群变化,及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ASP灌肠给药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CMDI及MPO活性,下调明显上升的IL-2,TNF-α活性及NO含量。显著上调降低的TGF—β活性,改善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ASP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ASP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局部及全身免疫紊乱有一定调节改善作用。缓解结肠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芪多糖(APS)对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APS洞节免疫的作用.方法 从初诊未治及缓解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分选pDC,分别加入0、50、100、200 mg/L的APS共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pDC的IFN-α、IL-6、TNF-α分泌水平,5 d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扫描电镜下观察DC的超微结构.结果 APS可显著提高CML缓解期患者pDC IFN-α、IL-6、TNF-α分泌水平[100 mg/L APS处理24 h与未加药组相比分别为(613±44)对(478±33)、(180±41)对(99±22)、(210±37)对(166±29)ng/L]及初诊未治患者pDC IL-6、TNF-α分泌水平[100 mg/LAPS处理24 h,与未加药组相比分别为(38±7)对(21±5)和(84±20)对(66±19)ng/L],并呈APS浓度依赖性(P<0.05);APS可促进CML患者pDC向DC分化和成熟,并呈APS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APS能够增强CML患者pDC的功能,并促进其向DC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lDC)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疗效。方法:用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TolDC,光镜观察形态特点,流式检测细胞膜CD80、CD86水平。将TolDC腹腔注射给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观察症状并检测小鼠的血小板水平及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结果: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毛刺少、突起短,CD80、CD86水平低,符合TolDC的特点。TolDC治疗组小鼠血小板水平较模型组高(P<0.05),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TolDC能避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血小板下降,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减少,为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的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免疫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RT-PCR和流式检测细胞表型以及S1P受体(S1PR s)的表达;加入S1P处理tDC,检测其对tDC表型、细胞因子表达以及信号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tDC高表达DC标志CD209、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成熟标志CD83;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低于未成熟DC,而抑炎性细胞因子、Fas-L和IDOmRNA的表达均高于iDC;tDC表达S1P的受体,S1P与受体相互作用后可引起信号蛋白ERK的磷酸化,上调tDC抑炎性细胞因子以及Fas-L mRNA的表达,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tDC表达S1P受体1、2、5,S1P信号活化后可上调抑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而其表型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变化,有利于tDC免疫耐受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当归多糖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短暂缺血性脑损伤后,当归多糖对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体重180±15g,随机分为当归多糖治疗组(治疗组)25只,缺血对照组(对照组)25只,假手术组10只,制作右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MCAO)模型,缺血2h后,恢复灌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生成素-1和-2在缺血损伤再灌注后6h,12h,1d,3d,7d的变化。结果:3组Ang-1均持续中等强度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ng-2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除6h亚组外,治疗组其他亚组梗死灶周围Ang-2蛋白表达水平比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Ang-2蛋白表达极弱。结论:大鼠短暂缺血性脑损伤后,当归多糖能显著促进Ang-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当归多糖与川芎嗪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分子量<5ku)与川芎嗪配伍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当归多糖、川芎嗪、当归多糖-川芎嗪配伍制剂,并设立对照组.观察造模术后4h、24h、7d三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的血流量、微血管密度.结果:治疗组行为学评分值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其中当-川配伍组差异最具显著性(P<0.05).LSCM见脑组织中微血管呈绿色荧光充盈,治疗组脑血流量和微血管密度计数较对照组均有增高,当-川配伍组差异最具显著性(P<0.05).结论:当归多糖、川芎嗪、当-川配伍治疗对于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生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当-川配伍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18.
黄芪多糖对力竭小鼠保护作用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研究表明,力竭运动可导致人或动物体内许多脏器中的自由基堆积[1,2],并将最终使组织细胞受到损伤[3,4]。中国传统中药材中存在许多有效成分可以清除机体产生的氧自由基[5],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多糖类提取物就是其中之一[6]。黄芪多糖(Astraglaus polysaccharide,APS)是 相似文献
19.
The bi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endritic cel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id 《Transfusion medicine (Oxford, England)》1998,8(2):77-86
Dendritic cells (DC) have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induc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o antigen by naive T cells. As '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they are specialized to take up, process and present soluble antigens in complexes with either class I or class II MHC molecules. They are present in only trace numbers in most tissues and in a relatively immature state but, in the presence of inflammatory signals, they rapidly take up foreign antigens and undergo maturation into pote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that migrate to 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where they initiate an immune response. It is now possible to expand populations of DC in vitro both from primitive haemopoietic progenitors as well as from more matur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This has shed light on many developmental aspects of DC biology and furthered our knowledge of the mechanisms of 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pathway of DC differentiation and that some DC may actually induce immunological unresponsiveness —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olerance to self-antigens. For clinicians the most exciting prospect is of their use as cellular adjuvants to generate beneficial responses to antigens of low immunogenicity such as tumour antigens. This review outlines aspects of human DC development and the way in which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biology may lead to promising clin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