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分析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90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90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41.6%,以再体验、麻木和高警觉症状为主。控制犯罪血管分布、病情知晓程度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主观支持在依恋回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22.95%。依恋焦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社会支持在依恋回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起到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构建基于依恋回避的干预策略,提高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及内在机制,为制定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6所高校共62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SPSS 20.0和Mplus 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成人依恋、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北京高校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网络依赖及2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依赖量表(CIAS-R)和成人依恋量表(ECR),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5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维度评分分别为(3.40±0.82),(3.77±0.85)分;正常网络使用者353人,占64.5%;网络依赖者158人,占28.9%;网络成瘾者36人,占6.6%;男大学生依恋回避、时间管理以及网络依赖总分分别为(3.30±0.81),(8.46±2.52),(43.03±8.73)分,女大学生分别为(3.48±0.81),(7.71±2.14),(41.63±7.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依赖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不容忽视;依恋焦虑对网络依赖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学生成人依恋及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和关系问卷(RQ)中文版,按照方便取样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654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安全型、轻视型、倾注型和害怕型4种依恋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36.9%、23.5%、22.8%、16.8%;高中生的安全型、倾注型人数比例(66.1%)明显高于初中生(52.9%),而初中生的轻视型、害怕型依恋类型人数比例(47.2%)明显高于高中生(33.9%);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依恋类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成人依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初、高中男生的回避得分分别为(3.54±0.75)、(3.54±0.69)分,均明显高于女生的(3.35±0.81)、(3.00±0.85)分;中学生社会适应内容特质、预测控制、心理调节和动力支持各维度得分,安全型、轻视型依恋中学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倾注型和害怕型依恋中学生;焦虑和回避得分和中学生社会适应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28~-0.250).结论 中学生的成人依恋安全型依恋人数比例最高,成人依恋和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2008,(10):51-51
很有关人际关系和爱情的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型成人对爱情和人际关系很满意,他们也倾向于寻找一个具有同样安全依恋潜质的恋人。他们认同友谊、情爱,觉得人际关系中应该包含更多的爱、义务和信任。和他人相处得好、微笑、拥抱、努力信任他,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情感课程。安全依恋型成人很喜欢和朋友待在一起,喜欢在适当的时候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能宽容地接受伙伴和伴侣的缺点,毫不保留地支持他们;这些特性和发现.使得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成为恋爱的绝佳人选,比焦虑矛盾型的人更自由、更舒展,也比回避型的人更温暖、更亲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的依恋类型、应对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以及应对方式量表对51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的依恋类型分布情况:安全型59.9%、轻视型19.0%、倾注型14.6%、害怕型6.4%。4种依恋类型的孕妇"针对问题积极应对"和"否认与心理解脱"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情感求助与宣泄"得分上,安全型(2.67±0.35)和倾注型(2.69±0.35)得分显著高于轻视型(2.56±0.35)和害怕型(2.45±0.28)(F3.479=5.975,P<0.01)。在"回避问题转移注意"得分上,安全型(2.06±0.46)显著低于害怕型(2.29±0.55)(F3.479=2.63,P<0.05)。依恋回避与"针对问题积极应对"(γ=-0.193,P<0.01)和"情感求助与宣泄"(γ=-0.213,P<0.01)呈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及依恋焦虑与"否认与心理解脱"、"回避问题转移注意"均呈显著正相关(γ=0.207~0.304,P<0.01)。结论: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孕妇进行围产保健宣传时应尽量帮助孕妇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并重点针对消极应对方式进行宣教,使孕妇尽量减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从而顺利地度过妊娠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特征。方法 2017—2018年,收集就诊于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48例,以性别、年龄、学历匹配正常人群47例进行对照研究,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II)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34.58±7.47)vs(40.25±7.16)]、客观支持评分[(7.54±2.34)vs(8.85±2.89)]、主观支持评分[(20.02±4.44)vs(23.30±4.52)]、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6.00±2.02)vs(7.79±2.05)]、家庭亲密度评分[(54.35±10.87) vs (63.91±15.55)]、适应性评分[(35.75±10.27)vs (42.38±13.37)]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3.78、-2.43、-3.57、-4.28、-3.47、-2.71,P值分别为0.000、0.017、0.001、0.000、0.001、0.008);两组在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沟通评分[(2.69±0.57) vs (2.11±0.36),(t=5.95,P=0.004)]、情感介入评分[(2.60±0.36) vs (2.24±0.49),(t=4.13,P=0.032)]、家庭总的功能评分[(2.80±0.56)vs( 2.07±0.43),(t=7.14,P=0.00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是躯体形式障碍的危险因素(R=0.91,P<0.01)。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沟通、情感介入方面表现较差,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影响最显著的为情感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9.
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区分理智与情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内心和人际2个层面[1-2]。成人依恋是个体与目前同伴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3]。自我分化与依恋的共通之处在于两者均揭示了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融合的程度,但自我分化强调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既能独立自主又能保持亲密的能力,而依恋则更强调个体在压力下获得依恋对象的支持,并发展其自立自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孕妇的依恋类型与焦虑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的依恋类型、焦虑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以及状态-特质量表(STAI),对776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孕妇的依恋类型分布情况是:安全型(64.57%)、轻视型(17.25%)、倾注型(14.44%)、害怕型(3.74%);②在状态焦虑得分上,安全型孕妇(34.81±8.41)分,轻视型孕妇(39.49±9.35)分,倾注型孕妇(40.87±8.51)分,害怕型孕妇(44.39±9.26)分,安全型孕妇得分显著低于其他4种类型孕妇。在特质焦虑得分上,安全型显著低于轻视型、倾注型和害怕型。③依恋回避与状态焦虑(r=0.409,P<0.01)及特质焦虑(r=0.383,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④依恋焦虑与状态焦虑(r=0.223,P<0.01)及特质焦虑(r=0.306,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安全型孕妇焦虑水平最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Perfectionism and obsessionality are core features of eating disorders (ED), yet the nature of their relation remains unknow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se traits may enhance our ability to identify relevant behavioral endophenotypes for ED. METHOD: Six-hundred seven individuals with anorexia and bulimia nervos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Foundation Genetic Study were assessed for perfectionism,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RESULTS: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cross ED subtypes in the prevalence of OCPD and OCD, nor wit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CD and OCPD. Perfectionism scores were highest in individuals with OCPD whe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CD. CONCLUSION: Perfectionism appears to be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symptoms rather than OCD. The pairing of perfectionism with OCPD may be a relevant core behavioral feature underlying vulnerability to 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关系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68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36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研究。 【结果】 两组父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母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孤独症患儿父亲在依恋焦虑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8,P>0.05),在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两组父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在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两组母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焦虑=0.667;t回避=0.968,P>0.05)。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自尊水平在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以及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对245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自尊水平在家庭功能、屈服及面对应对方式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家庭功能与回避应对方式不存在中介效用,家庭功能对应对方式中屈服、面对应对方式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304(-0.397~-0.211)和0.561(0.377~0.744);通过自尊水平对其屈服、面对应对方式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65(-0.227~-0.113)和0.079(0.028~0.144),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64.82%和12.34%。结论 家庭功能既可直接增益个体的应对方式,又能通过提升患者自尊水平的方式间接增益应对方式。因此家庭功能及自尊水平同样需给予足够重视,否则家庭功能难以将功效发挥极致。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current article describes the case of a 13-year-old girl with body dysplasia, anorexia nervosa,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METHOD: She was give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the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atology and exogenous growth hormone to increase her height. RESULTS: She experienced an adequate weight and height increase and remission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atology, and reestablished adequate social and academic functioning. CONCLUSION: After a follow-up of almost 2 years, she had had her menarche, continued her positive eating habits, and had not relapsed into OC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陕西澄城、白水两贫困县各4所小学4~6年级841名学生,用苏林雁编制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程灶火编制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小学生焦虑障碍164人(19.5%)不同经济状况儿童在躯体化/惊恐和学校恐怖两个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6,3.252,P均<0.05);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在学校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5,2.667,P均<0.05)。2)父亲版教养方式中,男童在接纳-拒绝、民主-独裁、尊重-羞辱、宽容-放纵、激励-惩罚和温情-粗暴维度得分上均低于女童(P<0.05或<0.01)。母亲版教养方式中,女童在激励-惩罚得分上高于男童(P<0.01)。3)相关分析发现,焦虑因子与教养方式呈正相关的有:分离性焦虑与管教-控制、社交恐怖与激励-惩罚,广泛性焦虑和社交恐怖与民主-独裁,躯体化/惊恐与期望-苛求;焦虑因子与教养方式呈负相关的有:躯体化/惊恐和社交恐怖与宽容-放纵和尊重-羞辱、广泛性焦虑和社交恐怖与管教-控制、学校恐怖与宽容-放纵等。结论 贫困县4~6年级学生存在焦虑障碍,同时也存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导致儿童产生焦虑的外部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与依恋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依恋模式为安全型占59.3%,沉溺型占18.3%,漠视型占13.1%,恐惧型占9.3%.HIV/AIDS相关知识与安全型得分呈正相关,与沉溺型、漠视型呈负相关.调查对象接纳感染者的态度与安全型呈正相关,与沉溺型、恐惧型呈负相关;对高危行为的反对程度与安全型呈正相关,与漠视型、恐惧型呈负相关;对感染的影响担心程度与沉溺型呈正相关,与漠视型呈负相关,与恐惧型呈正相关;对感染风险意识与安全型呈负相关,与恐惧型呈正相关.结论依恋模式对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分别接受父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的共5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并应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HAMD、HAMA和TESS量表评估和比较这两种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8周治疗,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疗效相近(P〉0.05),氟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组。结论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对强迫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氟西汀具有给药方便、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尚巍  郭蕾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8,(23):4408-4411
目的 描述ICU患者家属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对内蒙古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7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患者家属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阳性率为33.33%,得分均分为(37.80(5.38)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3个症状中回避/麻木症状最为常见,其次为警觉性增高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004,95%CI:1.185~7.610)、睡眠障碍严重(OR=2.045,95%CI:1.521~2.750)、疾病不确定感高(OR=1.285,95%CI:1.185 ~1.394)是ICU患者家属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对女性家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努力为家属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实行弹性探视制度,加强与家属的交流和沟通,为家属提供全面、准确的患者的信息,以降低ICU患者家属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