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ICP-MS测定野菊花和土壤样品中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Pearson相关、通径分析分析经纬度、海拔对野菊花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野菊花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生长地经纬度、海拔以及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野菊花对Cd元素具有较高富集性;野菊花对5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具有协同作用;海拔直接作用于野菊花中Pb,Cd含量的积累并且为正效应;纬度直接正效应作用于野菊花中Hg,Cu含量的积累;经度对Cd含量的影响是经度直接作用的负效应。地理因素对野菊花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积累效应是不同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性。野菊花药材对不同重金属种类具有不同的吸收富集特性,在控制野菊花重金属含量及药材质量时要充分考虑地理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地理区域开展收购行为;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或采取一定的农业措施减少野菊花药材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在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的同时,加强对重金属有效形态的研究,关注药材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6)
目的:探讨施肥对栽培红芪不同生长时期红芪中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红芪地上和地下部分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施肥能够提高红芪地上部分多糖和地下部分总黄酮的含量,增加红芪地下部分在生长中后期的多糖积累。施肥处理组较不施肥处理组产量提高1 430 kg/hm2。结论:施肥能够提高红芪药材在收获期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N、P、K肥用量及配比对野菊药用部位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利用N肥(尿素,H_2NCONH_2)、P肥(过磷酸钙,CaP_2H_4O_8)、K(氯化钾,KCl)不同水平及其配比设计正交试验,在采收期观察测量野菊花部位性状,同时使用HPLC测量干燥后野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14个组合间野菊头状花序数、头状花序直径、管状花直径、单株产量、总黄酮含量及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矿质元素的肥效不同。适当的增大N肥浓度、K肥浓度与降低P肥浓度有利于野菊花的生长发育、提高干花产量;低浓度的N、P、K配施对野菊花总黄酮与蒙花苷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各处理下的野菊花蒙花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综合比较发现营养液浓度在N-P-K15∶0.1∶3时为野菊花序生长最优N、P、K配比,总黄酮含量与蒙花苷含量在未施肥处理下最高。  相似文献   

4.
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的生态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苏文华  陆洁  张光飞  王崇云 《中草药》2001,32(12):1119-1121
目的:为研究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在个体器官间,个体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种群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了云南邱北,昆明等8个地区,大理苍山不同海拔条件下生长和栽培的短葶飞蓬植株体内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生长的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不同,同一地区,总黄酮含量有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植株地上部分茎,叶和花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地下部分根的,生长在同一生境的短葶飞蓬不同个体总黄酮含量也有差异。结论:短葶飞蓬体内总黄酮含量的高低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20,(2)
目的:探索钙(Ca)对镉(Cd)污染下延胡索生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部位Cd的吸收积累规律。方法:采用土培盆栽试验,设低Cd(1 mg/kg,Cd_1)、高Cd(20 mg/kg,Cd_2)2个施用水平和低Ca(50 mg/kg,Ca_1)、中Ca(100 mg/kg,Ca_2)、高Ca(200 mg/kg,Ca_3)3个施用水平,模拟分析不同浓度外源Ca处理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中延胡索幼苗生物量及延胡索Cd含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浓度Ca不同浓度Cd处理水平下,延胡索生长前期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量均为高Cd最低(Cd_2Ca_1Cd_1Ca_1,Cd_2Ca_2Cd_1Ca_2,Cd_2Ca_3Cd_1Ca_3),且低于对照;相同浓度Cd不同浓度Ca处理时,延胡索生长前期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量均为中Ca最高(Cd_1Ca_2Cd_1Ca_3Cd_1Ca_1,Cd_2Ca_2Cd_2Ca_3Cd_2Ca_1),且Cd_1Ca_2地下部分干物质量高于所有处理。延胡索各部位Cd的积累量在不同Ca-Cd组合背景下,地下部分呈现随时间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地上部分相反,出现增加的趋势;采收时地上与地下部分Cd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d_2Ca_3Cd_2Ca_1Cd_2Ca_2Cd_1Ca_3Cd_1Ca_1Cd_1Ca_2对照。结论:延胡索规范化种植中应在保证其块茎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Cd土壤,同时施用适宜浓度的Ca可缓解Cd的毒害。  相似文献   

6.
土壤-三七系统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我国三七种植区域土壤和植株中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重金属在土壤与三七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三七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及转运规律,为研究三七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30个不同三七产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三七植株不同部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所调查的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不容忽视,与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15608-1995)对照分析,所调查的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表现为汞>砷>镉>铬,土壤样品铅元素无超标现象。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对应的三七植株样本重金属元素超标程度依次表现为砷>铅>铬>镉,植株样品汞元素无超标现象。5种重金属在三七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都表现为地下部含量高于地上部含量,且地下部重金属元素多集中在根条,其次是剪口;三七植株不同部位重金属的累积特征总体表现为根条>剪口>块根>叶>茎。从三七植株各部位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的BCF值分析来看,所有样品的BCF均<1,说明三七并非属于重金属富集植物。从土壤-三七系统间的运转和相关分析来看,三七剪口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砷和铬含量显著相关,三七根条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镉元素也表现为显著相关,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分析运转系数表明:铅、砷、铬3种重金属不容易从地下部分运转到地上部分,而镉和汞2种重金属从剪口运转到茎相对容易;5种重金属在三七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相对较强,三七茎部的重金属很容易转运到叶部。结论:三七不属于重金属富集作物,尤其对土壤中的汞具有较强的耐性。调查区域三七种植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对应的三七植株样本也存在砷、铅、铬、镉重金属超标问题。由于作物内部存在重金属吸收运转的特殊规律,三七重金属累积量各部位之间也有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说明三七体内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仍然是土壤。因此,控制种植地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减少栽培过程中外源有害物质对土壤的二次污染是研究解决三七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为丹参规范化栽培中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丹参植株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有效成分丹参酮、丹酚酸B和矿质元素积累进行研究.结果:土壤严重干旱和水分过多将严重影响丹参植株生长发育,并也影响其药材产量和品质(外观和内在)的形成.轻度干旱则可显著提高丹参地上及地下的生物量,促进根部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4种丹参酮组分以及丹酚酸B的合成与积累,并也增强植株对磷、钾、钙、镁、锰、锌、铜和铁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结论:丹参苗期田间土壤水分以55%~60%为宜,生产上建议丹参种植实行起垄栽培并做好田间排灌,以保持适当土壤水分含量,提高药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黔产艾纳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使中药材艾纳香的种植栽培科学化,以贵州省罗甸艾纳香种植基地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艾纳香对土壤重金属吸收富集特征.方法 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限定值为标准,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 重金属已存在超标现象.结论 艾纳香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整体呈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对Cu的富集能力>对Pb的富集能力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艾纳香植株对重金属元素吸收过程中,Cd和Cu这两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宝兴淫羊藿不同物候期淫羊藿甙及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宝兴淫羊藿Epimedium davidi的根茎、茎、叶中总黄酮及淫羊藿甙含量在花前期、花期、果期及倒苗前期四个不同物候期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植株各部位中总黄酮及淫羊藿甙的含量除花前期中根茎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叶外,均为叶>根茎>茎;各物候期成分含量高低顺序为花期≥果期>花前期>倒苗前期。提示淫羊藿的药材生产,从合理利用、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发,以利用地上部分为好,以花期至果期(5~6月)采收质佳。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2)
目的:采用ICP-MS测定11份川芎种质药材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不同种质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特性,为筛选低镉富集的川芎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了四川川芎苓种主产区11份川芎种质资源,在彭州、眉山川芎基地开展栽培试验,次年5月前后采收样品,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不同种质药材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SPSS 21.0和SIMCA-P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质药材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大小为CuPbCdHg,Cd、Pb、Hg的含量与土壤背景值呈正相关关系,Cu含量反之。22份样品中Hg、Pb、Cu含量基本符合标准,19份样品Cd含量超标,仅3份样品(编号ZZ-4、ZZ-5、ZZ-8)在眉山产出药材合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样品4种重金属差异主要体现在Cd、Hg、Pb含量方面。不同川芎种质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CuHgPb,Cd、Cu的富集系数均大于0.5,富集能力较强,其中ZZ-1、ZZ-2、ZZ-11种质具Cd高富集特性,ZZ-8、ZZ-9种质具Cu低富集特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d富集能力与种植基地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Hg、Pb富集能力与种植基地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u富集能力与种植基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川芎对Cd富集能力最强,Cu次之,Pb、Hg较弱。川芎具有高Cd富集特性,土壤Cd背景值和川芎高富集特性是导致川芎药材Cd普遍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3种松果菊的无机元素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3种松果菊药材、栽培基地土壤的无机元素和药材的氨基酸含量分析,为松果菊质量评价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松果菊和栽培基地土壤的无机元素含量,并计算松果菊对无机元素的富集系数;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松果菊的氨基酸含量。结果测定了3种松果菊药材中15种无机元素,其中微量元素Mn、Fe、Zn、Sr含量较高(>10μg/g);富集系数分析显示,松果菊对Sr、P、K、Ca有富集作用。测定了3种松果菊药材的16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其中狭叶松果菊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3种松果菊药材均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氨基酸,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银柴胡药材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明确干旱胁迫对银柴胡药材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土壤饱和含水量的90%~100%、80%~90%、60%~70%、40%~50%和20%~30%5个水平栽培银柴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银柴胡药材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银柴胡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逐渐升高,40%~50%和20%~30%处理与充分供水处理差异显著,分别提高了15.34%和20.54%;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总皂苷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0%~90%、60%~70%、40%~50%和20%~30%处理分别较充分供水处理提高了38.08%、34.26%、60.08%和15.8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干旱胁迫显著提高银柴胡药材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当土壤含水量为40%~50%时,银柴胡药材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均较高,40%~50%供水条件下有利于银柴胡药材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类成分在药用植物粗毛淫羊藿不同部位的代谢分布趋势及其与不同生境的相关性,为其栽培管理与药材采收提供实践指导。方法:对4种生境24个样方中的成年植株采样,分为叶、茎、根、根茎4个部位,用HPLC,UV分别测定各样品的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SPSS 17.0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淫羊藿苷在叶、根的含量远高于在茎(地上茎、地下茎)中的含量,黄酮类成分在叶含量高于其他器官,其他器官含量则无差别;不同生境对淫羊藿苷在植株不同部位的积累有一定影响,而黄酮类在不同生境下植株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淫羊藿苷在植株中的含量分布具有较明显的部位、生境选择性;黄酮类在植株各部位中的代谢与积累则表现较均匀,且受环境影响不大。从淫羊藿苷、黄酮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比例、不同生境下的生长策略综合考虑,采挖粗毛淫羊藿地上部分,既可保证药材的质量合格,也利于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肿节风不同药用部位及野生与栽培品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钢力  姚令文  翟为民  林瑞超 《中草药》2006,37(7):1092-1095
目的研究肿节风地上药用部位与全株的差异、野生与栽培品的差异。方法收集了3个常用产地的药材(含野生及栽培品)全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地上、地下、全草及野生与栽培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选定的检测方法下所呈现的指纹图谱中,地上与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的组成相似,但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差别;来自同一产地的野生与其栽培品的指纹图谱相差不大。结论由于地下部分在全株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均不到10%),相比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指纹图谱与全草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三七植物体中重金属残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光泉  刘云芝  张文斌  王勇 《中成药》2006,28(12):1796-1798
目的:通过对砷、汞、铅、镉等4种重金属元素在三七植物体各部位中的残留量分析及与其栽培土壤中相应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了解其在三七植物体中的残留特征。方法:选择土壤地质背景值中砷、汞、铅、镉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10个点,采集其三年生三七植株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在对三七植株进行分离处理后,对其各个部位及其栽培土壤样品进行4种重金属残留量的检测。结果:据检测结果分析,4种重金属元素在三七植物体各部位中残留量大小除镉在中柱内分布较高外,其余呈现为在茎叶、毛根、表皮中较高,剪口次之,皮层、中柱内较少的特点;其次,三七对镉还表现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结论:三七对镉表现有一定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对砷、汞、铅则主要表现为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引种紫锥菊药材的最佳干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晒干、阴干、烘干的方法对紫锥菊药材进行干燥,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紫锥菊植株内菊苣酸和总多酚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苣酸含量影响最大的为叶;地上部位中菊苣酸和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均为:晒干>阴干>烘干;根部以阴干法菊苣酸含量最高。结论:为有效成分最大提取量与成本最低化,建议药材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别干燥处理,并且地上部分采用晒干法,地下部分采用阴干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野菊花中无机元素的特征,从元素组学的角度为野菊花药材建立无机元素的特征图谱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硼(B),钠(Na),镁(Mg),磷(P),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锶(Sr),硒(Se),钡(Ba)和铅(Pb)共14种元素的含量,应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产地野菊花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元素谱排列,表现为上下起伏的波浪状分布,不同产地的野菊花中各元素的绝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元素间存在相关性;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437%,第一、二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0.09%,故所对应的P,K,Ca,Mn,Fe,Cu,Sr,B,Na和Se是野菊花的特征元素。结论:野菊花中元素含量呈现特征性上下起伏的波动折线元素谱,各产地野菊花中元素的绝对含量呈现显著差异,云南昆明和湖南株洲野菊花中元素含量较其他产地高。  相似文献   

18.
夏枯草内在品质及生长特性对铅、铜、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处理水平的铅(Pb)、铜(Cu)、镉(Cd)3种重金属单一胁迫对夏枯草内在品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主要指导原则,设定不同浓度水平处理夏枯草植株,测定相关指标,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接近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时,夏枯草生长正常,减产幅度在正常范围内,果穗重金属含量也在<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限值内,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增加熊果酸的积累;栽培夏枯草土壤中的重金属Pb,Cu,Cd临界值分别可以确定为400,100,1.0 mg·kg~(-1).结论:低浓度胁迫对夏枯草毒害作用较低,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增加熊果酸的积累,高浓度水平对夏枯草的毒害作用明显,3种重金属胁迫使植株各部位相应重金属含量增加的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栽培掌叶大黄药材不同部位中游离蒽醌、总蒽醌及结合蒽醌的含量,为其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gela Venusil XBP-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结果栽培掌叶大黄不同部位均含有5种蒽醌类衍生物且含量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根、根茎、须根、叶片、种子中,在须根和根中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须根中游离蒽醌总量高于其他部位,游离蒽醌总量地下部分远高于地上部分;结合蒽醌总量则叶片中最高,结合蒽醌总量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蒽醌总量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相差不大,地下部分略高于地上部分。结论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其无机元素分布特征,为评价市场上流通的甘松全草统是否科学、合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湿法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元素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维统计分析确定甘松地上部分特征元素为Pb,Se,As,Si,Mo,Co,Ni,Cd,Cr,Tl,Na,Sn;对地上部分样品能够较好地聚类;海拔在3 400~3 500 m时,甘松地上部分各无机元素含量大都达到峰值(对植物生长有益元素)。结论:基于甘松地上部分无机元素的角度考虑,3 400~3 500 m为甘松最适宜生长海拔高度,同时土壤作为关键因素;对于甘松药材入药部位甘松根及根茎、甘松全草及甘松地上部分这三者是否可以互为替代、甘松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